【文化籽】一滴水的光影旅程 伍韶勁的現代大禹治水故事
【文化籽 周末藝遊】跟着新媒體藝術家伍韶勁來到深水埗鬧市的大坑東遊樂場,他不是要帶我們遊花園,而是走到球場一個陰暗角落的一道閘門,那扇門徐徐打開,一條迂迴的隧道就在眼前,通往球場底下的迷宮。
沿着陰暗的隧道前進,伍韶勁說:「夏天根本不可能進來,雨季期間我們現在走的地方都是 滿滿的水。」現在適逢旱季,伍韶勁看準機會,來到這個隱世地下迷宮,呼風喚雨。地道的盡頭,就是大坑東遊樂場正下方的蓄洪池。有四個球場大、9.5米深的儲水庫,總容量為10萬立方米,並由無數的石屎柱躉支撐。還未看到伍韶勁在廊柱之間的佈陣,在場人士已看到「嘩嘩」聲,這個地下宮殿,根本就是拍任何動作大片的場景。究竟10萬立方米是怎樣的概念?伍韶勁指着其中的兩條柱說:「去葵青劇院看演出,只是兩條柱的距離,可容納800人,這裏要大幾十倍。」
蓄洪池令旺角不再水浸 向無名英雄致敬
今年天鴿襲港之前,已鮮有聽聞香港市區內出現大規模水災。但記性好或夠老的話,仍會記得90年代以前,每逢豪雨季節,上環海味街有鮑魚在電車路上游水,旺角彌敦道有垃圾桶漂出馬路的情景。但在過去十多年間,這些場面幾乎已絕迹香港。伍韶勁說:「其實有很多人在背後建設這個地方令大家生活好過一點。令旺角不再水浸,全靠這個儲水庫,把雨季時從獅子山上流下來的雨水收集,到雨季過後才排出大海。這麼偉大的建設,竟然沒人知道,我希望這次展覽,可以讓大家經歷一滴水的旅程,也藉此向默默守護着我城的無名英雄致敬。」話音還未落,地下迷宮的照明熄滅,徐徐亮起暗藍色的射燈,象徵波濤起伏的輕紗悠然揚起。在幽玄的光影下,伍韶勁說,水,其實曾三度來訪這裏。
「第一次是1954年,大坑東木屋區發生大火,幾乎把所有東西都摧毀了,唯一剩下的是一條水坑,就是現在池頂的輸水道;第二次是90年代的旺角水浸,當時因為有西九龍填海工程,水好難排到那麼遠,彌敦道因而水浸,於是渠務署有了這個蓄洪池的構想,把雨水儲起來,雨季過後才排洪;第三次就是今次,我們讓觀眾能夠體會人與水,甚至是人與自然如何共存的可能性。」
光、影、水、電這些自然現象,是伍韶勁近年來探索和創作的題材。今年初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期間的戶外作品《二十五分鐘後》,他把電車改裝成流動黑房,讓觀眾在光影中傾聽劉以鬯的《對倒》。不久前的「光.影.香港夜」藝術節,他在中環遮打花園用電光幻影譜奏出《關於海的歌》,細訴周末在花園內偷得浮生的海外家傭離鄉別井的故事。而今次「賽馬會藝壇新勢力」藝術節的《大禹之後》,他希望觀眾看到的不只是變幻莫測的水,而是水滴反映的世界。
特定場域進行創作 一滴水珠看世界
「世界上不同民族都有相關的洪水傳說和治水歷程,《聖經》中有挪亞方舟,華夏有大禹治水,不同的宗教經典甚至是原始圖騰,也鮮明地勾畫出天災的影響。去年我到澳洲阿德萊德參加一個藝術節,那邊很接近沙漠,非常乾旱,許多河流湖泊都乾涸了,當時場內好幾個作品都是回應水和氣候這個議題。在氣候變化下,全球人類都不能置身事外。我想做一個回應展,澳洲南部的問題是乾旱,香港則相反,雨季是水浸,那我們又如何面對大自然呢?」回港後,他Google搜索「地底」、「水」和「香港」,逐個試,看看出現了甚麼,最後發現了這個被人遺忘的地下水庫。如之前的作品,這次的創作也在特定的場域內進行。伍韶勁解釋,「藝術是幫助觀眾去了解一個地方的橋樑。其實看展覽時我們不只是看藝術品,而是去看一個地方,看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這就如佛教典籍中『如人指月』的故事,有聖人指月,但普通人只會看到手指而不是月亮。我希望這個作品讓大家看到的不只是水,而是更宏闊的自然。」
《大禹之後》
展覽日期:2018年1月6日至1月31日,逢星期二至星期日(每半小時一節導賞團,須預先報名)
地點:深水埗大坑東遊樂場內的大坑東蓄洪池
報名及查詢:http://www.afterthedeluge.com/
採訪:鄒頌華
攝影:潘志恆(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施明慧
原文載於2017年12月23日《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