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嚼品味的艱深心靈讀物] 心靈的傷 身體會記住

心羽
·
·
IPFS
·

書名:心靈的傷 身體會記住

作者:貝塞爾‧范德寇 

“要走上復原之路,必須學著說出真相,就算真相疼痛難忍“

“只有更接近過去,才能真正放下過去“

🔖左右腦:

人類的腦有左右之分,分別管理不同領域,而過去創傷的影像會使右腦活化,左腦不活化。

  • 左腦: 理性、邏輯、語文、次序、分析
  • 右腦: 感性、直覺、藝術、視覺、情緒、空間、觸覺

左右腦的理性與感性,到底理性影響感性?還是感性影響理性呢?

我覺得這就有點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了....

然而本書提到的觀點是,情緒決定經驗的價值,是理性的根基.個體經驗是理性腦和情緒平衡後的產物。這兩個系統達到平衡時,我們會覺得舒服自在,但在面臨生存危機時,這兩個系統可能會獨立運作。例如: 邊開車邊聊天,當一部卡車逼近,會先立刻停止說話、踩剎車,以避開傷害,當本能動作躲過車禍後,是否能再接續剛剛的聊天或其他活動,主要取決於威脅過後的心臟反應能多快被平息下來。

本書提到我們可以想像腦內有個計時器,知道凡事皆有其極限,遲早都會結束,這會讓許多的經驗都變得可以接受,否則就會覺得此創傷的狀態將會永遠持續下去的極端經驗,而唯有讓這些腦部結構恢復正常的運作,才能從創傷中復原。真正感受到回在此時此刻,感受到最大的平靜、安全與踏實,我們才能有勇氣回顧過去,讓自己在回顧的過程中,明白當初的受創的時刻經歷已過去,現在只要掌握此時此刻活在當下的自己,放下過去,向前往前走去。

🔖邊緣系統治療:

     ↳感受此時此刻、活在當下、踏實感、自主掌握

解決創傷的壓力,需要重新恢復理性腦與情緒腦的適度平衡,讓自己覺得回應外界與處理生活的方式,都是自己可以掌握,且在自己掌控之下。

在這項治療之下,包含修補錯誤,讓情緒恢復平靜穩定,以及讓身體機能恢復維生的功能,完成這幾項工作後,我們才能照料自己、維繫家人與伴侶關係、保護子女、以及防禦危險的發生。

🔖能動感:

    ↳自信、安全感、掌握身體節奏、感受身體與情緒的連結

在每日的日常中,能掌握身體和身體節奏的程度,例如: 餓了就會進食。

能動感的相反則是: 解離,像是離開身體般,抽離了現實中的自己,我想會有這般抽離自我的感受,應該來自於不安、沒有存在感。

該如何改善解離感呢? 需要重新探索你的身體、你的自我,也可以依靠外力來協助達成,例如:瑜伽。

我們必須意識身體需要什麼,才能好好照料自己,很多心理治療方面,都會提到瑜伽、冥想,我之前參加過瑜伽的課程,讓自己隨著老師的指導之下,感受到自己身心靈的伸展與釋放,享受著自己與自己的靜心時刻,做瑜伽時,需要專注在每一刻的呼吸與自身感受,也會隨之感受到身體各部位的連結,也有助於情緒調節。

如果你跟我一樣,發現瑜伽無法讓自己靜下心來,換個方式也無妨,接觸了重訓後,我更喜歡重訓,讓我感受運動時身體肌肉的緊實感,

另外一項活動是:走路,也是我享受放鬆思考的活動之一,更容易達成,也不用像重訓需要計組數,

其實所有的運動,都會讓自己充滿活力,除了讓自己體態變得更好看,精神與氣色方面也會變得更好,這是我們自己就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方式,一個人就能執行的。

發展能動感的基礎來自於自信,不只是對自我的肯定,也包含相信他人能肯定、理解自己和珍惜我們,這也必須建立在足夠的安全感之上。

人們可以學習控制與改變行為,但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才能去找尋與實踐解決方法.身體會保有往日的記憶,而創傷一直隱藏在裡頭,我們應該要想辦法讓這種狀態徹底撤離,重新整理思緒,找回安全感,並且相信自己有這樣的能力。

學習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如果無法忍受當下的感覺時敞開自己、面對過去,只會加重悲傷,再度受創。

 ✍🏻引用內文 (詳見書籍內容):

💡正念減壓:

由 喬.卡巴金博士於1979年於麻省大學醫學中心創立的。

體悟這個轉變過程的一種方式,就是將正念想像成一個透鏡,這透鏡把你心中零碎又容易起反應的能量收集起來,將之凝聚成一股連貫的能量來源,讓你能夠生活、解決問題和獲得療癒。』

💡全新的理解:

我們也開始了解,那些無法承受的經驗如何影響我們內在最深處的感覺,以及我們跟身體的關係...身體就是我們的最核心。

我們得知創傷不僅是發生在過去某個時間點的事件,也是那段經驗在心智、腦部和身體所留下的印痕,而這個印痕會不斷衝擊人類生物體設法在每一刻活下去的方式。

創傷導致心智和腦部處理知覺的方式發生根本上的重組,不只是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和內容,也改變我們思考能力本身.我們發現,幫助創傷受害者找到文字來描述自己所發生的事,這雖然深具意義,卻通常並不足夠,講述往事的動作未必會改變身體自發的物理及賀爾蒙反應,他們的身體持續處在過度警戒的狀態,預備隨時會遭受攻擊或侵犯.若想使真正的改變發生,身體需要瞭解危險已經過去,需要活在當下的現實中。我們為了理解創傷所做的探索,不但引導我們對心智的構造有不同的思考,也對心智癒合的過程有不同的思考。

 ❣ 小發現:

在這本之後,我看到這本"從創傷到復原“,翻閱後發現其實跟這本內容相似度達70%。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