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修心七要|修心七義|勝義菩提心

子非魚
·
·
IPFS
·
修心七義|勝義菩提心

📘學習範疇

修心七要|修心七義|勝義菩提心


📖文獻筆記

一、修勝義菩提心

(二)、修正行

思諸法如夢 觀心性無生 對治亦自解 道體住賴耶

本頌正文中所講「諸法如夢」,就是說一切爲我們所執取的境,如色、聲、香、味、觸、外器世間的山河大地、內在的有情眾生等,所現一切景象有如夜晚的夢境一般,沒有差別。實際上是因爲我們的心識迷惑了,才顯現出外在的器世間以及內在的有情眾生,其實除了心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法。對於這些實際上是我們所捏造虛構的器世間、有情眾生,我們都應將它斷除。應知一切法都是我們迷惑的心識所展現的,它只是一種顯現而已,並無實性。對於一切外在的境都應如此瞭解、深信,然後安定下來,內觀自己的心性。

當如此修時,我們可能會認爲自己的心是真實的、是存在的。這時就要觀明知心及無生。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將心任持在明知的體性中,然後觀察自己的心,去找出心是從何而生?如何生?當我們這樣去找時,根本找不到,因此「生」是空的。

我們用什麼方法觀察分析呢?我們可以這樣觀察:是不是從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生起?或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生起?或從虛空中生起?到底它生起之處在哪裡?眼識生起時,我們就觀察眼識到底是從眼識的境——色所生起呢?或是從眼根生起?抑或是從境、根之中生起?如此觀察、如此尋找,根本找不到生起的方法,所以我們說「生」是空的。

再來,講「生、住、滅」中的「住」,這住也是空的。心到底住在何處?住在上半身還是住在下半身?住在身外還是住在身內?是住在皮膚上還是在肉上?住在骨頭上還是在骨髓上?現在我們這個心到底住在何處?是住在這個手腳身體以外呢?或是在屋子?或山、水?或其他眾生身上?心到底住在什麼地方?我們去找、去慢慢的觀察,然後保持在自心的心性中。如此去找,根本找不到心的住處,所以「生、住、滅」中間的住是空的。

心的滅也是空的。一開始就找不到「生」,中間的「住」也找不到,自然就沒有「滅」,所以說最後的「滅」也是空的。這就像一開始根本就沒生小孩,一個不會生育的女人的孩子死亡了,這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此觀察生、住、滅,然後再清楚看看「心」,它的顏色是白?是紅、黃?是圓形的?是長方形的?還是橢圓的?當我們如此去找時,就清清楚楚的知道,「心」根本沒有任何顏色,沒有任何形狀。「心」住在身外或是住在身內?它不在身內也不在身外,根本找不到它的住處,所以我們心識的體性根本是無實的。知道後,我們就在無念中禪定,然後保持在明智的體性中。

如此住定時,也就是說安住在自己的面目上時,就會認為自己的身心是空的、是一無所有的,也就是對治實有的,對治到一切都是無的,這種念頭會產生。接著本頌就說:「對治亦自滅」或稱:「對治自地解脫」。用思惟自己身心是空的,來對治身心是實有的執著。接著再看看「身心是空的」這個對治法的體性,這個對治法也是沒有自性的,然後離一切戲論,將我們的心安住在離一切戲論中。

要如何安住在如此的境界中?本頌說:「道體住含藏」,這就是說要離七識。我們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在這六識上又加上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就是一直執著著「我、我、我」,執「我」的這個識,就稱爲第七意識。這七識的戲論要全部遠離,並且了然自心的本性是無的,是沒有任何顏色、沒有任何形狀,沒有生、沒有住也沒有滅。心不執著一切,住在清清楚楚的無念中,這就是本頌中「住含藏」或「住賴耶」的意思。

總而言之,心是清明、無念的安住,是清清楚楚的,就像完全沒有風吹動的燈燭一般,在這樣的境界中,能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如此觀察自己的心性,然後保持在心性中。


(三)、修結行

中間修幻夫

在本頌中說:「座與座間修幻夫」,當我們在禪定時生起怎樣的覺受,下座後也要隨著這樣的覺受。換句話說,下座後的行、住、坐、臥一切威儀中,也應觀自他眾生以及外在山河大地的一切景象有如幻相般,它雖然清清楚楚的顯現,但體性卻是無實的。下座後的一切行爲,要能夠具有這樣的正念和正知,要知道一切只是顯現,體性是無實的。不管在禪定或是後得的情境中,心都是善的,要知道一切都是如夢如幻的,具有這樣的正念跟正知,這個是最勝的修行。以上是修勝義菩提心的方法。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子非魚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