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一個西柏林人的瑞士旅行相簿(2)
相簿第一集請見此
補充一點上集的漏網之魚。上集有一頁貼了法蘭克福市區景點的手繪黑白明信片,後來才發現背後是有內容的。收件人是住在Berlin-Tegel區的R. Schmidt (R. 史密茲)。 Schmidt在德國是很常見的姓。辨識這種年代久遠的民間手寫體有困難,或許哪個高人路過心情好幫忙辯讀一下。
來個郵票和戳印的特寫。一張紀念交通機動化75周年的郵票。郵票旁邊的戳印也反映了些政治訊息。上面寫著 zuschlagfreie Beförderung innerhalb der Bundesrepublik und im Berlin-Verkehr (在聯邦共和國和柏林之內的運送免附加費用),聯邦共和國指的是1949-1990德國統一前的西德,西德與西柏林境內的郵件往來不需額外付費。那麼境外要附加什麼費用?
東西德分裂期間,人與物品跨境都要付各種費用。從過路費到簽證費,人與物品的通關檢查都要龐大的成本。東西德分裂後各自成立郵政和通信機構,各自為政,彼此也沒有法定協約。郵件通訊往來管制的鬆緊,和雙方政治關係的緊張程度呈高度相關。這樣互相防堵、戒備又累又貴,1972年東西德政府才簽訂邊境協定,簡化雙方的邊境檢查手續,郵政電信往來的限制也稍微放寬,這個協定也象徵東西德關係不再如先前那般緊張。政治滲透到民生各角落,連一個戳章也顯露當年的政治與歷史軌跡。
我在上一篇說到有幾張照片被撕掉,後來想想,這對相簿主人有點不尊重。仔細看了一下,照片不是被撕掉,是「取下」。給大家看一下照片拿掉後的部位特寫(見下圖),相簿主人先做好邊框,手剪紙片,邊角再黏上膠膜(感覺這道工序對平常人有難度),最後再把照片、明信片、機票鑲上去。我家也有差不多年代或更早的老相簿,都是直接黏貼上去。現在常見那種已做好塑膠分類格的相簿是很後來才出現的。而現在根本不需實體相簿了,全都收在電腦文件夾。
整本相簿都照如此工法製作,每個距離也很細心測量,好讓照片鑲得紮實取下又容易,實在讚嘆德式工藝的嚴謹已經貫徹到百姓日常。相簿主人之所以如此厚工,在於細心與對未來的長遠思考。她想必考慮到物件背後也藏有值得紀念的訊息,讓每個紙品具有拆卸的活動性。特別去查了塑膠模、膠帶的歷史,當時已在市面上流通了,但要是沒親眼見到,還不知道品質那麼好,六十年後,照片被我取下再裝回去,邊角的塑料未斷裂也未鬆開,那個膠水、塑料的品質也太堅實 。
接著,繼續旅程吧。
相簿主人大老遠從西柏林大飛來瑞士,目的地很冷門,是個名叫Schwanden 的小山村,至今人口也只有約兩千五百人,比一般台灣鄉下的人口還少。附近較大的城是位於北邊的格拉魯斯(Glarus),人口也只有四萬多,比台灣最小的城市台東市還少。查了中文資料,這個地方還不是台灣觀光客的熱門遊歐景點。Schwanden南邊的山區,在幾百年前是獵人的獵徑。從西柏林這種城市跑到山村度假很可以理解,當年西柏林宛如政治與地理的孤島,而且境內沒有山,只有小坡,以台灣人的眼光連山丘都算不上。能在山區健行、觀賞山脈地景,對西柏林人而言是很稀罕的事。
Schwanden 自古以來就是個健行勝地,和周邊村莊連成一個豐富的健行路線網絡。翻開貼在相簿裡的導覽(見下圖),裡面提供了三種健行方式和建議路線:一是需要高山嚮導的路線,二是休閒散步路線,三是全日遊路線。這種在導覽手冊上列出幾條建議路線的作法,在台灣東部近十年來才比較常見,但也大多侷限在市區內觀光,而在瑞士的山村至少六十年前就出現了。順便查了導覽旁的三家飯店,至今都不存在了 (或者改名)。
翻頁後就是三張實景照。或許有些人會發現我照片常拍歪。主要是因為不想太折騰老相簿,為了拍正照片而用力凹書,或拿重物壓平再拍,深怕紙的摺痕深了就出現裂痕。
左右頁分別來個近照
相簿右頁(上圖)是張黑白明信片,取下來翻面是有內容的(見下圖)。法蘭克福那張明信片收件人只寫了R. Schmidt。這次寫了收件人的全名,原來叫里察‧史密茲 (Richard Schmidt),新一代德國人已很少用這個名字。著名瑞士兒童小說《阿爾卑斯山的少女》女主角叫海蒂(Heidi),在新世代也很罕用了。德國和台灣一樣,取名呈現世代差異,可從名字約略判斷年齡層。
看有誰善於辨讀手寫字的,裡面應該透漏很多訊息。實在很好奇,不然就等自己有空再來慢慢看了。
用關鍵字google現在Schwanden的景觀,出現這些景致。網路有各種不同分類的建議路線,例如根據不同體能建議的健行路線,這個是比較輕鬆的路線,還有以時間做區分的路線建議(最右邊Std.是"小時"的意思),或者將自然景觀、自然度(低人為侵入)分等級的建議路線。不同的路線和玩法帶動許多導覽地圖、手冊的出版。其實資料查到這個地步,心內非常感慨。60年前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還能保持完好讓後代子孫一樣能享有,又能創造生生不息的觀光經濟效益。其實人在觀光時是帶著責任的,每個人都無權剝奪下一代的自然資源,無權讓美景與珍貴的物種在我們這一代終結。世代共享一片美景,是多麼美好的事,地方精神與傳統價值才能透過自然景觀的恆久而得以保存。
關於這點,事實擺在眼前,台灣真的該檢討。許多鄉鎮都逃不開一樣的惡性循環模式,一被觀光入侵,就等著景觀破壞殆盡,了不起熱門個十年,等觀光客膩了,想換別種口味,那些過氣的鄉鎮就留下一群失業、投資失利的人,還有被破壞的景觀。觀光進入農村到底是金雞母降臨,還是俄羅斯輪盤的不幸咀咒?
碎念完了,繼續翻下頁。相簿主人貼上酒的標籤。看似他們造訪了當地的酒莊,品嘗當地的酒。查了一下資料,這個酒莊也不存在了(或者易主改名)。
下一頁貼了兩張纜車票,外加可愛的手繪插圖。一張成人票要價3.50瑞士法郎。好奇這個價格現在可以買多少冰淇淋,或換算成幾分偏鄉學童營養午餐(PTT鄉民最愛的價格換算單位)。兩張票證明是兩人同行。上一篇提到有幾張照片被取下,再次推測可能是當時的旅伴(同時也是拍照人)被拉黑了。緣分來了擋也擋不住,緣分沒了,拉也拉不住 (後代人又是旁觀者是在多嘴啥阿)。
下頁又是一張明信片,收件人一樣是里察‧史密茲。原來旅遊途中陸續寫明信片給親友,不是現代人才有的行為,這行為已有歷史,甚至是國際性的傳統(?)。很好奇里察跟相簿主人是什麼關係,字裡行間應該可判斷出來。
接下來是啤酒杯墊。第一次看到這個時我笑了,原來A走餐廳杯墊當紀念的不是只有台灣觀光客,60年前的西柏林人也幹過這種事。XD
Brauerei Erlen 曾是瑞士的大啤酒廠,1827年創立,1981年走入歷史。這個杯墊,就像那些郵票郵戳,又見證了一個曾經的過往。
整理這一集最大的感觸是,人和人造物都只是過客,真正能永存的是大自然。把自然破壞殆盡,人與他們的產業也不會存活得比較久。大自然即使被搞得面目全非,仍會繼續蟄伏,某時某刻,當人成了枯骨,人造物成了廢墟,大自然便再次重生。
相簿主人遊完Schwanden和沿路的山村後,移動到鄰近城市Glarus,今天先分享到這。先預告下集,相簿主人即將搭火車前往法語區城市洛桑 (Lausanne)。大家下回有空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