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想像:實驗性的「街道資訊牌」
有兩個關於城市的問題,這些年來,我思考得非常多,在書裡有寫,也常常跟朋友傾:
第一是,街道上可以有怎樣的「資訊牌」,讓散步的人有更好的體驗?
第二是,如果可以做一款app,讓人散步時有更多想像,會是怎樣的app?
關於問題一,幾年前香港開始引入倫敦教人找路、鼓勵人行遠一點的那套視覺系統,當時覺得很有趣,也寫了不少。我的狂想是,未來「教路的牌」和「純歷史資訊」反而沒那麼重要,可以有其他觸發「都市想像」的訊息,例如那個城市地點啟發過什麼電影、文學、音樂等。
關於問題二,我的狂想也是比較關於「都市想像」的,我想如果有pokemon go那種augmented reality的功能,一個app可以偶發地標記出眼前容易錯過的有趣事物就好了。
關於這兩種設計的想法,我講幾日幾夜都講不完,這些想像都不易實踐出來,但香港近年開始有了比較實驗性的「街道資訊牌」,我覺得是朝向「想像力」方向設計,而且是有趣的。
我最近花了點時間去試用這個叫作City in Time @cityintime.hk的計劃,它有一系列的指示牌和柱,開始在比較多市區的地點會遇得到,它最顯眼是那紅白色像時鐘般的圓形圖案。
這個資訊牌會邀請你用City in Time的app去scan那圖案,scan之後,手機屏幕上會顯示同一地點的「歷史模樣」,但它的美學不是見慣見熟那種,一方面不是靜態的歷史圖片,而是360度的動畫空間,另一方面,那動畫空間不純粹是由歷史影像組成,它經過藝術家的美學處理,每個地點都有不同風格的animations。
這種動畫和跟現實的比對,讓創作者多了空間去回答「街道資訊可以是怎樣」的問題,對我來說,是好的新方向,讓街道資訊更走向關於「都市想像」的那一面。
在其中一些地點,除了展示特定年代城市風景的動畫,也會有個bonus,可看到有什麼電影曾在該空間取景,而且會播出一小段在那地方發生的電影情節。在皇后像廣場,會有1987年林嶺東導演《龍虎風雲》,周潤發在廣場出場的一幕。
City in Time計劃的「柱和牌」,到現時為止,在全香港30多個位置可遇得到,集中在中環、油尖旺、鯉魚門等,大家有興趣的話,都可在路過時去尋找它們,用它們的app去試scan和試用,看你覺得那體驗怎樣、和由此生出什麼想法。
因為我平常非常喜歡在皇后像廣場和遮打花園之間的一帶逗留和漫步,有事沒事都會去坐下,所以這次也特意選了那一帶去試用和理解City in Time計劃。我scan了這一帶的四個地點,它們各有不同風格和關於不同年代的動畫,都在這個post讓大家看到。
很期待有機會再更深入跟大家交流和討論「街道資訊的想像」這個課題。
City in Time @cityintime.hk 計劃的詳細內容和位置,可在計劃的網頁找得到: https://www.cityintime.hk/
(我也把連結放在comment和bio)
我去了的四個地點,和動畫展示的年代:
皇后像廣場:約1960年
德輔道中:約1870年
遮打花園:約1940年
遮打道:約1925年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