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林入巿的第一百篇

穿林
·
(edited)
·
IPFS
·
加入馬特巿短短四個多月,今日來到創作的第一百篇

第一百篇

加入馬特巿短短四個多月,今日來到創作的第一百篇文章,當然要宣揚一下,因為實在没有想像中容易,所以達成了要恭喜自己,並回顧和分享一下。

初遇馬特巿

今年六月初在網絡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MATTERS,一個「創作有價」、「一個自主、永續、有價的創作與公共空間」,對於我這個喜歡嘗鮮的人,很快就加入了,再看看MATTERS內一些大大的介紹文、新手指南,就覺得MATTERS的理念好棒。

加上疫情多留在家中,正好將已經暫停一段長時間的寫BLOG習慣,遷移到一個”不會刪除”的平台上,同時令BLOG文有一個”安穩”的家,至於能否做到「創作有價」,甚至成為”收入”,想想也開心,但自覺以往BLOG文公開都没有什麼回響,所以就不當是一回事。

穿林入巿

穿林是加入馬特巿的筆名,在蘇東坡的《定風波》中,就有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於是就在個人簡介寫上整首詩。其實,穿林這個筆名,最初並不是來自這首詩,反而跟工作有關。

我本身從事規劃及建設工程行業,經過多年工作,心中有一個構想,就是”穿林入巿”。簡單就是在極度城巿化的現代社會,能不能像古代人一樣,與林為鄰,當人們踏出家門,不是石屎森林,不是摩托車陣,而是花草樹木,還能看到天空。

所謂”穿林入巿”,就是在每天離開家門進入城巿工作之前,能夠穿過一片園林,享受短暫的自然氣息,欣賞四時的生態變化,想一想雖說人非草木,但人卻失去感性,有何意義?

所以,是先有”穿林入巿”這個想法,才有”穿林”,起用這筆名時,特別在古詩上尋找,恰好在《定風波》找到了非常合適的意境,於是”穿林正式進馬特巿"了。

第一天

加入MATTERS的第一天,不是創作寫文,而是看介紹文及新手指南,看了有十多篇吧,於是開始知道MATTERS也叫作馬特巿,知道基本操作,有那些人是大大,如何追蹤、交友、發表創作和評論、文章修改限制、拍手數和LIKECOIN等等。

關於拍手數,第一天拍手是不知道可以最多拍五次,更不知有SUPERLIKE,後來發現大部份人都拍五次,所以就跟著拍五次,甚至拍多了變成SUPERLIKE也不知道XD。

不能刪除的標記

第二天正式發文,跟著巿友們的建議,第一篇是《#新人打卡》,當時不太懂得如何標籤,於是題目加上”#”以為就是標籤,也不知道原來文章一發表就”不能刪除”,而且不能修改題目,最終留下不能刪除、不能修改,有”#”標記的題目><!

第一個人

第一個追蹤的人,當然是@Matty 啦!有無人不知他是MATTERS馬特巿唯一官方帳號?

第一個追蹤我的人,是@忠於寫作 ,好像在提醒我要忠於寫作XD。

第一個回應我文章的人,也是@忠於寫作 ,謝謝啊!

第一個參加的社區活動,是#我的十部珍藏電影,由@土豆炒青椒 主辦,非常成功,看了大家不少電影推介和評論,獲益良多。

第一個支持我的人,是@Esther美樂 ,在滿月收到美女紅包特別高興^^。

第一個我支持的人,是@旅程 ,這一篇《是是非非,知道或不知道都是在故事中》,文和片有如暮鼓晨鐘,早上看特別澄明,謝謝分享!

最多與最少

加入馬特巿四個多月,首兩月,倘算維持日更創作,第三個月因疫情及住宅小裝修等事宜,開始不能日更,第四個月,基本上是隔日更,甚至甩更,希望往後無論什麼更,繼續創作吧!

截止今日(16/10/2021),不計這篇,文章最多與最少的小統計:

最多字數:夜更作者,約2200字 (不計標點符號),首個短篇小說,很有滿足感。

最少字數:魚樂無窮,37字 (另加一張相片),週末閒情,看著金魚來創作。

最多拍手數:滿月,230拍手,熱鬧的慶祝活動。

最少拍手數:一個故事,65拍手,轉載改編。

最多LIKECOIN:偷傘賊,235.21LIKECOIN,可以買一把新雨傘吧!

最少LIKECOIN:悲喜交集,0.87LIKECOIN,真的看到悲喜交集!

拍手數和LIKECOIN

我創作的文章,大部份是對人對事的想法,較少寫自己的生活,字數平均是四至五百字,所以需要閱讀的時間較短,套入馬特巿以拍手數及閱讀時間,對應分配較少LIKECOIN是合理的。當然,也有一些奇怪的情況,例如上述幾篇最多最少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夜更作者,126拍手,96.44LIKECOIN

魚樂無窮,135拍手,2.94LIKECOIN

滿月,230拍手,126.07LIKECOIN

一個故事,65拍手,14.50LIKECOIN

偷傘賊,166拍手,235.21LIKECOIN

悲喜交集,124 拍手,0.87LIKECOIN

拍手數與LIKECOIN的關係,真的不是有公式可計,就保留謎因,讓各位巿友繼續查找答案。我的結論就是真的「創作有價」,而價值不只是有多少LIKECOIN,越多當然越好啦,但我認為最有價值在於馬特巿平台的創作自由,什麼題材、不同政見、文章長短、小說詩詞、音樂繪圖、繁簡字體、外文翻譯、轉載推介、實用指南、虛擬貨幣、網絡世界、投資理財、身心健康,甚至廢文,都可以發表,都可以看到,都可以交流討論。當中,尤其以創作者之間的互動,似乎是其他平台暫時無法跨越的。

追蹤、交友與拍手

馬特巿的交友與拍手,永遠都是熱門話題,我不作評論,也不是判斷,我只是分享個人感受,不喜勿插!

老實說,除非一早已是著名作家,否則在馬特巿云云眾多作者裡,既没有文章分類,發表時間不定,真的很難快速地找到自己喜歡的作者和文章,如果不是追蹤作者,隨時會錯過,所以追蹤雖不等同交友,但一定是喜歡那位作者的作品。

追蹤了一段時間,透過創作瞭解一位作者,透過互動交流,就容易成為”朋友”。馬特巿的交流討論互動氣氛濃厚,立場不同也可暢所欲言,實在很容易交朋結友。如未來能解除防疫隔離,消除地域限制,有機會定當找巿友一聚,”大家坐低飲啖茶食個包"。

拍手數跟獎賞有關,有錢就有是非,不計他人,只看自己也會有些想法,好像我剛才列出的一些拍手數和LIKECOIN的數字,就令自己費解。不過,也因為難以理解,更不用斤斤計較,反正已明白,多創作多收獲,每個人都總認為自己的創作很有價值,總是認為懂欣賞自己的人太少,若經常想得到更多,就只會想著怎樣得到,這樣,就不是喜歡自己的創作,而是跟著讀者喜好創作,或只是為得到拍手數和LIKECOIN而創作。

所以,我會經常提醒自己,喜歡創作,喜歡自己的風格和題材,就繼續吧,如果忘記創作初心,只想得到更多,卻不清楚方向,迷失了,就容易寫不出來,就没法創作,或最終會放棄創作。

另一方面,看到有些巿友不斷挑戰自己,嘗試不同的創作風格和題材,不同平台和領域,這方面,我真心欣賞,希望我也可以突破自己,因為創作無需設限。

下一個一百篇

記得在《第五十篇:幸運》,我曾經寫道:

來到馬特巿,第五十篇只是一個數字,但寫了想寫的,也看了不少好文章,跟巿友觀摩學習,交流互動,互拍也好,取暖也好,讚彈也好,都是馬特巿的獨有文化,遇上了,加入了,真的很幸運!

但願我在馬特巿的幸運可以持續,未來遇到更多好的創作和巿友。謝謝馬特巿和各位!

最後,特別感謝以下超級鐵粉

@蔡艷秋@Mun's writing@巫筆@Flora異想@Carol.W@蔚藍天空@Esther美樂@是兔也是貓@annepink厚脸皮瓶瓶泡泡@廢文集散地

還有@阿良,我的頭像是由他繪贈的,感謝!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穿林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 - 定風波
  • Author
  • More

有圖有真相?

生活的重點

救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