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鹽寮淨土
📘閱讀書名
鹽寮淨土:簡樸生活記(典藏版)
📖閱讀筆記
如廁沐浴
我來鹽寮之前,這裡住了一位鄰居老孟,是個自然主義者,自己搭建茅屋,故意沒有廁所,大小便均回歸自然,夏天全家大小就在泉水洗澡,這樣生活了七、八年。當時這裡人口稀少,訪客不多,留住下來的更少,沒有廁所可能是原因之一吧。
我來鹽寮初期,曾住過他的無廁茅屋一段時間,每天清早就需野外求生,解決大小,溪旁樹叢,海邊沙灘,既刺激,又有趣,過的真是原始生活。人跡稀少的地方可以如此,大地還能吸收得了;人口稠密時就沒有那麼方便,大自然也無法消化太多的糞便。所以我開始就要蓋廚房和廁所,為的是將來會有很多人到這裡來體驗生活的。
文明的選擇
很多人以為回歸自然就是過原始生活、反對文明、退步、落伍的。其實不然,回歸自然不是回到原始,也不是盲目的拒絕文明,而是經過選擇,在適度的接受文明的產物下,過自然、簡樸、環保的生活。
快樂的簡樸生活
簡樸,就是簡單、簡化、樸實、純樸。它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沒有一定的方式與標準,它是一個生活的方向,趨向愈來愈簡單,愈來愈樸素,只要你能做到,一個總統可以很簡樸,但不一定要跟一個農夫一樣;一個都市上班族的簡樸也不必像一個鄉下人的生活,每個人各依不同的身分地位,定出自己的標準,達到自己能接受的程度。
簡樸生活是一種降低慾望,放棄方便的生活,人都有慾望,只要你願意降低一點慾望,放慢一點追求慾望的腳步,就是簡樸,在現代文明的生活裡,有很多科技產品,社會制度使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方便,只要付鈔票,只要一按鈕,什麼東西就能伸手可得;用完的東西只要隨手一扔,就有人替你善後、收拾、處理,如果你願意降低一點購買的慾望,東西用久一點;如果你願意放棄一些隨手扔的方便,自己多動一下手,這就是簡樸。
簡樸生活是在可能範圍內走向你的最低需求,人的最低需求就是維持生命與安全,超過這些的就屬於慾望,但是在文明社會裡配合個人的身分也有些客觀的最低需求,可也沒有一定的標準,只憑自己反省後的決定。一位總統是一國的元首,有一些配合其身分的需求,只要他擁有的東西不超過這些需求,就能合乎簡樸;需求能再降低,就更簡樸了。就如一個總統在不上班的時間或在非辦公的場合,穿一件夾克,吃一碗小攤子麵,就給人簡樸的印象。
簡樸生活也是盡量不去使用你能力所及的擁有與享受。如果你有七張打球的優待證,你只享受六張,一張送人,你已有一點點簡樸精神;如果你七張都不要,那就的確是簡樸了!一個大老闆有錢可以買一部賓士六〇〇,如果他願意降低一些,只買一部五〇〇,就有了簡樸精神。如果你的收入足夠吃一客五百元的大餐,而你改吃二百元的小吃,你也有簡樸精神了。
總之,有簡樸精神的生活就是節制一點,降低一點,放棄一點,以這種態度來生活,而不是回到從前原始的生活,落後的生活;也不是反對科技文明的生活;更不是貧苦缺乏無奈的生活,這一切都是出於心甘情願的。在這原則下,你會發現,過簡樸生活,雖然節制降低,放棄了很多,但你會因捨而得。得到的是健康、快樂、自由,不會因此吃得太多而生病,不會因擔心失去而憂慮煩惱,不會受慾望的束縛;而且因捨去而多出來的能力與資源可以拿來幫助別人,社會就會多一份溫馨,多一份愛,人不向無限慾望的方向發展,而能節制,我們生活生存的環境就不會繼續被汙染破壞得如此慘不忍睹。
鹽寮是不問世事逃避現實嗎?——答玉珍
我想大多數來過鹽寮的人,住過幾天之後,都不會有這種想法。表面看,或者只是過路的人,容易有這種印象。鹽寮淨土依山傍海,遠離塵囂,是一個出世的環境,但是這裡關心的卻是今日社會最嚴重最難醫治的病症——慾望、貪婪、爭逐、忙碌……並且找尋解決的方法,是一種入世的工作。鹽寮開放給「任何」懷有善意來的人,對有懷疑態度、好奇、觀光、遊客也沒有太拒絕,這不是不問世事、隱居的人願意做的。
鹽寮藉著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提倡一種簡樸生活的精神和態度,讓來的人經過幾天體驗、反省、深思之後,能體會到這種精神,帶回到本來的日常生活中去,培養出一種同樣的生活態度,建立一種新的,或者說與都市人不一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進而影響周遭的人。如果在都市一段日子之後,精神漸漸低落下去,又故態復萌,鹽寮隨時準備歡迎他們回來,加油也好、充電也好,使他們能再提起精神來。
📝閱讀心得
區紀復比老孟晚到鹽寮生活,不過相較於老孟傾向避世,區紀復傾向積極推動環保與簡樸:
我來鹽寮之前,這裡住了一位鄰居老孟,是個自然主義者,自己搭建茅屋,故意沒有廁所,大小便均回歸自然,夏天全家大小就在泉水洗澡,這樣生活了七、八年。當時這裡人口稀少,訪客不多,留住下來的更少,沒有廁所可能是原因之一吧。
不過區紀復與老孟還是需要生活的一些開銷,例如違法接水(付錢給鄰居)、有車可開進市區等。要說最極端的大概是飛根主義(Freegan,反消費主義),其實想的太透徹很容易極端,例如環保想太透徹根除源頭,可能就會傾向「人類自願滅絕運動」,而不論飛根主義或人類自願滅絕運動,其思路可能是清晰、正確且銳利的,一般人無法反駁、但也無法接受。
不過任何想要「推廣理念」的動機都含有反抗的成分,反抗消費、反抗環境汙染等等,但這也代表他們是被推動的、有理由的,而非主動的。主動避世不需要理由、沒有要推動什麼、只是單純享受著,我認為這種狀態才能長久。
但要維持這種狀態,就不能想的太透徹,如果給玩樂找出動機,那玩樂是被推動的、有理由的。動機較佳的使用時機,是在忍受痛苦時尋求與賦予。如果簡樸是為了環保,那當環保議題消失,也沒有簡樸的意義。
不過比起反抗體制,現代極簡主義是反過來利用體制,咖啡廳當客廳、超市當冰箱、便利商店當收貨所、圖書館當書架、陽明山當後花園,把家的概念擴展延伸至整個城市,放棄「持有權」,透過租賃、共享獲得更多「使用權」,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上,新北市真人圖書館就真的可以「借人」:
真人圖書館將人當成書,圖書館除了可以借書外,也可以借人,尤其現代人越來越習慣網絡上的虛擬生活,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越來越疏離。為了鼓勵民眾多閱讀,新北市103年推出人與人交流平台的「真人圖書館」,邀請到各個領域、不同生命經驗的「真人圖書」,和民眾面對面溝通分享,讓閱讀更具臨場感。希望藉由真人圖書館閱讀活動,提供一個沒有壓力的場域,讀者可以充分的與真人書直接對話,彼此坦誠交流,讓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人有機會互相認識,讓新北市真人圖書館成為促進人與人交流的分享平台。
總之,這種新型態的利用體制減少消費是有趣的趨勢,例如超商「循環杯」省去了持有個人環保杯的成本,其實在餐廳用的非免洗碗盤也早是「循環杯」的概念。而共享非個人持有勢必會有些缺點,例如借來的書、餐廳碗盤、YouBike、iRent、Gogoro電池等可能會有污漬破損,不過使用上無礙,不行也能更換,而這套用到人際關係上就耐人尋味了,想想現在左右滑的速食愛情、人脈經營學,「暫時使用不持有,直接替換不磨合」。
表坊《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有個段子:
舜天嘯:過去的人,他講究的就是這個……緣定終生。
王地寶:很好。 繼續。
舜天嘯:現在的人,他講究的是……緣定鐘頭。
王地寶:緣定鐘頭。什麼意思啊?
舜天嘯:就是說一個鐘頭之內就完成了所有的緣分。
王地寶:啊?
舜天嘯:就是說一個鐘頭之內就從戀愛、認識到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