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_2021年12月

該隱與亞伯 Kane & Abel
Jeffrey Archer
譯者:宋瑛堂
Jeffrey Archer應該晉身為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了!
因為在okapi有追蹤宋瑛堂大前輩的翻譯專欄,曾經介紹過跟原著作者溝通的故事,好奇之下在圖書館預約了這本書,沒想到等了半年多才拿到;續作《世仇的女兒》倒是先入手,還沒閱讀。
先前有寫過自己對《青雲之路》的喜愛,《該隱與亞伯》的敘事手法略有類似,從1906年一路寫到1967年。
在1906年同一天誕生的兩個孩子,一個是銀行世家的天之驕子,另一個是母親死於河邊前生下的私生子。家世跟外表都天差地遠的兩個人,一生之中都在互相爭鬥,看似被憎恨糾纏了一輩子。閱讀中一直很想對書中角色嘶吼:你為什麼不能試著找出真相呢?
聖經中的該隱與亞伯,是亞當和夏娃所生下的兩個兒子。該隱是聖經上第一個謀殺他人的人類。書中怎麼安排該隱(Kane在書中都譯為凱恩)跟亞伯,因為不爆雷就不多寫了。
跟《青雲之路》一樣是真實虛構交織而成的小說,藉由作者對時代背景的生動描繪,對金融商業的瞭若指掌,更是增添了背景的豐富性。途中我還忍不住去搜尋那些飯店、銀行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笑)。
很值得閱讀的作品!
-------------------------

隱字書 Endymion Spring
忙到想寫心得找不出時間,然後就寫出不來了⋯只好草草紀錄。
關鍵字:活版印刷、科幻小說
(也太隨便🤣)
-------------------------

世仇的女兒 The Prodigal Daughter
作者:Jeffrey Archer
譯者:宋瑛堂
該隱與亞伯的延續作品,一樣精彩,一路啃到最後,卻感覺作者好像突然失去對角色的喜愛之情,發了我很喜歡的角色便當,結局瞬間結束,腦中出現「Seriously? 」的感想,心得也不想寫了⋯
-------------------------

喜鵲謀殺案 Magpie Murders
作者:Anthony Horowitz
譯者:趙丕慧
小時候很喜歡看福爾摩斯、亞森羅蘋的推理小說(題外話,以前比較喜歡亞森羅蘋,還很想嫁給他,長大了開始看劇反而愛上Benedict Cumberbatch版的福爾摩斯,亞森羅蘋我看不到三集就完全棄劇了),私心覺得這世界上應該沒有其他的作品可以超越他們,再隨著年紀漸長,閱讀題材的拓展,推理小說不會是我的優先選擇,連「醫學懸疑天后泰絲.格里森」的作品,我都提不起勁來。
但,《喜鵲謀殺案》再次讓我感受到想要不停地閱讀、推測兇手是誰的迫不及待。會一直想要回頭翻閱,覺得自己必定有錯過什麼線索,卻又忍不住追進度,趕快往下看。
《喜鵲謀殺案》不只是一本推理小說,是兩本(大笑)。這本小說,寫的是一位出版社編輯,藉由一本推理小說的書稿破解作家之死的懸疑案。書中的字句間又能感受到作者對其他推理大師的致敬之意,對各種場景的描寫都非常生動,在20年代與現代背景的轉換都非常到位、完整。
看推理小說會遇到的難題大概就是,在蒐證、調查的過程中,因為被殺的這個人實在太討厭了,所以每個在他身邊的人都會有想殺這個人的動機(笑翻),要猜兇手是誰真的很難啊!
好作品值得推薦!在還書前我要二刷!!!
-------------------------

碎片 カケラ
作者:湊佳苗
譯者:王蘊潔
「胖」、「瘦」的界線來自於人類以言語建構出來的約定標準。很多時候,我們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把自己歸類為「胖」,往往是因為按照大眾標準而言,這樣的身材在觀感上會被視為胖,因為接受了這樣的標準與價值觀,我們也就認同了自己「胖」。
這個女孩自殺了,死在一大堆的甜甜圈包圍中。《碎片》從八個人的自述,架構起千羽自殺的背景與原因。
對千羽來說,「胖」並不是負擔,而是代表養母的關懷與愛,但是在她身邊的人,甚至師長,都認為養母這樣對待千羽,其實是在凌虐千羽...。眾人口中描述的千羽有兩種極端的形容,她是「如模特兒般的美少女」,也是「全校最胖的胖妹」;故事就圍繞著與肥胖形影不離的歧視與霸凌發展。看到最後,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身份早扭曲模糊,無法分辨。
肥胖真的是一個詛咒嗎?
-------------------------

上流法則 Rules of Civility
作者:Amor Towles
譯者:謝孟蓉
《上流法則》應該是2021年完整讀完的最後一本書,是個很棒的收尾。
小說的敘說人是Katey,絢爛故事發展的地理位置在紐約,年代起始於1936年邁向1937年的那一夜。從 Katey 的敘述中,我跟著進出了格林威治的爵士酒吧,在華爾街的咖啡館,穿梭於曼哈頓的酒吧,一起經歷著各種創造不同社交機運的場合。
文字中也能窺見角色們的性格,非常精彩的對話,情節卻又十分緊湊。不管是不是所謂的「主角」,每一個人的外表、談吐、甚至是講話的口音,都非常立體生動。
寫到這裡,我一定要為譯者平反!博客來的評論區說,覺得中文版艱澀難懂,還有錯字...。很想叫這些只會開口批評的人仔細看一看,每一個錯字、諧音,都跟原文巧妙的呼應,來自於作者的鋪梗!就連中文文字排版,也是完美復刻英文版的格式,中、英文的差異只有直、橫書。
扯遠了(但我真的很生氣),談回對《上流法則》的喜愛。
我很喜歡 Katey 的性格與生活方式。文字中架構出來的 Katey 是個非常喜愛閱讀的人,她雖然出生貧窮,是在紐約出生的俄羅斯人,但是她每一個轉運的機會,都是憑藉著她的智慧以及內涵贏得。以下這段讓我印象很深刻;Katey 面對貴婦的質疑:
—你這勞工階級的女孩,學問倒是挺高的,
她背對我說
—真的?我發現我每一個有學問的朋友都來自勞工階級
—喔天哪,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窮人的高潔?
—不是,只是因為讀書是最便宜的娛樂。
很高興能在年度的尾聲讀到好書,而且是一本想要收藏的深度作品。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