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國外愛這味.日本》台漫反向輸出,國際合作是關鍵 ft.漫畫家阮光民、大人的漫畫社陳怡靜
作者|可莉(文字工作者)
近年,一股「臺灣風」吹進日本大街小巷,除了美食外,臺灣漫畫書走出國界,打進日本漫畫市場,以紙本書籍或電子書之姿,送到日本民眾眼前。
➤臺漫的復興早在13年前就開始
日本是世界聞名的動漫大國,題材、編劇、畫技、分鏡等領域都有其佼佼者,要在日本漫畫市場分一杯羹,從來就不容易。
Podcast節目「大人的漫畫社」主持人陳怡靜觀察,售出日文版權的臺灣漫畫多了起來,「大約是從2009年開始,我認為關鍵原因是和《CCC創作集》跟蓋亞文化開始做紙本書有關。」
陳怡靜說,《CCC創作集》早期連載作品,包含2012年出版的單行本《時空鐵道之旅》、2013年出版的單行本《異人茶跡》皆於2015年授權至日本,而2010年出版的《北城百畫帖》則在2018年授權至日本,近年由《CCC創作集》推出的作品如《無名歌》、《友繪的小梅屋記事簿》、《蘭人異聞錄》等,也全是打進日本市場的作品。
➤台漫打開日本市場大門
驚喜的是,除《CCC創作集》作品以外,如《用九柑仔店》、《Day off》、《最軟!東京人夫日記》、《來自清水的孩子》及《T子%%走》等臺灣漫畫都是近2年售出日文版權的作品。其中,《用九柑仔店》更是漫畫家阮光民投入漫畫領域近20年來,首部售出日文版權的作品。
阮光民回憶,臺灣漫畫家先在日本闖出名號的代表人物,就屬已故漫畫家鄭問。而在鄭問赴日時期,東立也有漫畫家和日本講談社合作連載過,「例如漫畫家度魯,我還在當助手時,他就是非常有經驗的漫畫家,當時幾位東立出版社的漫畫家都有在日本雜誌發表作品,那一波是日本和台灣陸陸續續有漫畫交流的。」
「但可能跟我們出版環境不景氣也有關,漸漸交流就沒了。」阮光民認為,有一陣子是日本流行什麼類型的漫畫,臺灣這邊也會想追逐同一股潮流,「但如果他們已經有這樣的故事了,何必還要類似的呢?」而看鄭問、敖幼祥等大師的作品,不論是看畫風還是看內容,就能辨別出是出自誰手。其實只要說自己想說的故事,如此就會長出自己的特色。
陳怡靜分析,綜觀近年打進日本市場的作品,都擁有台灣在地特色,「10幾年來,作者漸漸取材自臺灣多元文化,而日本對臺灣是充滿友善與好奇的,以《來自清水的孩子》來說,這種刻劃臺灣歷史時代背景下的故事,過去我們認為不好推到國外,但卻成功打進日本,代表日本人對於台灣還是有文化上的好奇與普世價值的類似。」
➤國際合作是反向輸出的關鍵
對看著日本漫畫長大的臺灣人而言,臺漫銷向日本,或許能有一點「反向輸出」的喜悅,不過,除了售出版權以外,我們是否還能再進一步呢?
文化內容策進院副院長盧俊偉認為,推動臺日共製是可以嘗試的方向。日本擁有完整漫畫相關產業生態,一部漫畫在日本,存在吸引跨域為周邊商品、遊戲甚至動畫的可能性,現今臺灣漫畫在日本多是輸出既有作品,以單點突破,「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將點擴散為點、線、面,進到產業網絡去。」
今年,《CCC創作集》和日本角川集團合作,除了推薦臺灣漫畫《殤否》、《幻鏡少女ALICE》、《貓妖傳》及《海倫娜與大野狼先生》到日本連載,也嘗試媒合臺灣漫畫家與日本角川的編輯合作,首波作品今年開始繪製。
盧俊偉說,要讓日本讀者完全理解外國作品的笑點、文化背景等,還是需要靠日本編輯的角度,「編輯是很重要的,會判斷讀者要什麼,將賣點轉譯給讀者知道,如果擁有日本編輯的角度,臺漫更能在當地培養人氣。對臺灣而言,也是跟著日本漫畫產業實戰中學習的經驗。」
一部海外漫畫想在日本累積聲量,勢必要靠許多努力。好在,臺灣擁有這麼多專注說自身故事的漫畫家,跨越國界的臺漫新風景,指日可待。●(原文於 2022-08-01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