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者計畫|短期留學或异乡生活十餘载,海外華人可以有自己的「当地」吗?

陈斩风
·
·
IPFS
·
普通人二十年前的偷渡,和當下的留學與「潤」,兩個時代的海外華人生活圖景可否相互啟發

1. 自我介紹

可以叫我斬風,目前在英國愛丁堡大學讀變革設計碩士(MA Design for Change)。從四五年前開始,我注意到和社會創新、社區營造、社會設計、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議題,之後逐漸深入探索,有在公益基金會、大廠、諮詢公司、社區設計機構等各類型組織的實踐經歷。這些興趣起源於很本能的出發點:希望大家都更快樂。我希望為自己創造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一些社群/社區,甚至這個社會。

身為Z世代,我從自己和夥伴的觀念上能強烈地感受到時代的影響。人們不期待2050甚至2030年後的世界會好,確實抱著「我們是最後一代」的態度在生活。雖然世界很不確定,但是人還是要好好活著,想想自己能做什麼,才更有意思一點。

在徒步和在村裡

我總覺得自己要流浪。「分布式」的生活也可能是很有機的很有支持感的生活吧。但還在思考怎麼流浪,流浪了之後會怎麼樣。特別喜歡「遊歷四海,牧養地方」這句話,神仙文案!行走江湖不是獨善其身的事情,和各地與各種人群相互滋養才是遊歷的意義。在地化的生活,意味著了解具體的人物與故事、知道我能為這個地方和人們做些什麼,對我來說很重要。現在還沒什麼經濟能力,所以也很需要嘗試怎麼賺錢。

現在在異國讀書嘛,其實也算是種遊牧,初步體會到了當探索版圖擴展到不熟悉的文化環境中的時候,生活情境會是什麼樣。並且留學也提供了方便的去更多地方遊牧的機會,希望好好抓住,一窺未來可能的生活方式。

(碩士申請作品集的封面,愣愣的有點兒!)

2. 你想去哪裡,為什麼?

想在我現在生活的愛丁堡繼續多走走;同時,由近到遠地拜訪歐洲、美國、日本等其他福建人生活了很久的地方

起因有二:

  1. 在與留學英國的夥伴們的交流中,有很明顯的共同感受,就是好難和本地人成為朋友、很難融入一個本地的群體(可能只是英國是這樣)⋯⋯我在參與本地社群網絡的聚會的時候,發現少有學生等「臨時當地居民」的身影。可是作為一個有大型綜合性院校的旅遊城市,居住1-5年的中短期流動人口應當有很多。所以,我想探索短期居留人群(以留學生為代表)要和當地產生聯繫、獲得歸屬感,有怎樣的可能性。

  2. 出國之後忽然意識到了自己是個「福建人」,互聯網上大家會被調侃「全球免簽」的那個地方的人——一個學期內,有三波親戚來看望我,受寵若驚啊⋯⋯他們基本上是在二十年前,通過合法非法各種方式遠渡重洋打拼賺錢。從洗盤子、做服務員開始,到現在有自己的房產門店;從一點外語都不會講,到現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後代和社交網絡。他們的子女有的在國外出生長大,有的在國內成長到一定年紀後出了國,現在基本都在海外生活。我很想要和他們有更深入的相處,想了解他們的出國經歷,各種生活決策,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期待如何,一二代移民之間的關係、各自的生活挑戰是什麼樣的。而且遊牧找親友不用愁住宿⋯⋯

目前想到的研究價值:

  • 在我們常見到的文章播客中的「遊民」或者「潤」出去的人裡,很多都已經擁有了比較高的視野和文化,有自己的發聲平台、敘事權力。但我的親戚和老鄉們更多是「普通人」,或許這才是大多數,他們的經歷與感悟值得被更多人看見和參考

  • 二十年前與後,人們出國的動機、價值排序、對未來人生的預期有異有同,可以形成對照。這有助於兩代人的互相理解,和啟發應對不同人生階段的挑戰的解決方案。

  • 這個項目的底層,蘊含著對華人身份認同的探索。在了解家鄉的移民歷史、經歷新冠疫情、有了留學經歷後,我意識到我「想在中國做社會設計」的想法背後所感兴趣的中国,不一定是地理政治疆界上的,而是以人為本的,可以意味著受中華文化影響成長起來的人們所構成的社群、社區與社會。

3. 你的具體遊牧計畫是什麼?(建議包含行程、主題、預算等等)

  • 第一個月(開學蝸居)

    • 讀書看片查資料,和離散、社區、身份認同相關的

    • 愛丁堡在地工作坊 |預算:3場*10材料=30磅

  • 第二個月(Flexible Learning Week)

    • 拜訪英國或愛爾蘭的福建人|預算:70交通+5天*20餐飲+10工作坊材料=180磅

  • 第三個月(春假)

    • 歐洲的福建人|預算:100交通+10天*20餐飲+2場*20工作坊材料=340磅

  • 第四個月(修整)

  • 第五個月(暑假)

    • 美國或者日本的福建人|預算:機票就好貴現在懶得計算

如果有空餘時間,想要探訪有趣的共識社區轉型城鎮。

4. 如果可以做到,你希望怎樣與當地建立互動?

  • 走路聊天:走街串巷,觀察紀錄;聆聽華人和當地其他人的故事和看法。

  • 幫忙幹活:參與到華人的生產生活裏面,比如一起吃飯出行做家務,幫餐館做服務員、收銀、送外賣,通過勞動融入當地。

  • 舉辦共創工作坊:針對華人,探索如何與新老親友、原現地區建立&保持聯繫;针对本地社區更多元的人群,探索對流動人群或新移民的態度與如何增進社區融合。

  • 甚至能做點設計原型測試:比如在華人餐廳裡設置互動式的展覽內容。

5. 你計畫怎樣記錄整趟行程?(建議包含形式與敘事角度)

我目前關注的議題是離散與身份認同、社區營造、親屬關係與多元關係,所以之後的書寫會圍繞這些,思考海外華人如何共存/融入與當地、如何與故土和遠方親友保持聯繫,思考對於移民來說理想的支持系統/共同體是什麼樣。

關於敘事角度,我會採用解困式報導的理念,在描述多面現狀的時候,導向為個體如何在這個時代構築生活提供參考。

關於形式,人物故事與生活觀察計畫用口述歷史和非虛構寫作的文體紀錄,如有合適對象也可以錄播客;工作坊等創意行動可能會用線上展覽、信息可視化的形式分享。


在愛爾蘭(首次體驗家庭裝量購物;果然喝酒是人類學必備技能;大餐;後廚;超棒的兒童樂園,有n種不同的鞦韆;收穫的第一個小費)

其實在聖誕假期已經在愛爾蘭的親戚家呆了兩週。跟著親戚送外賣打下手,感受了他們的家庭和工作節奏;感嘆送外賣可真比想像中累啊;聽了許多對員工和顧客的吐槽、對愛爾蘭社會的觀察;知道了些他們的艱苦遷徙立足經歷,獲取了許多家族故事八卦;聽到他們對於是否回國的顧慮(感覺脫節了,回去了也不知道能做些什麼)和想為家鄉做的事情(如共同投資養老院);發現我的後輩們有讓人驚喜和牽掛的地方,可以從這些下一代身上看到家庭環境對他們的影響;了解到原來這兩年又有許多人偷渡到海外⋯⋯也正是這次經歷讓我更想要多多進入他們的生活、藉由他們的視角感受世界了。他們就是地方的一部分啊!


誠邀大家推薦閱讀資料、可以拜訪的地點和人🥹🙇‍♀️!

CC BY-NC-ND 4.0 授权

叮叮叮,好像有流浪基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