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曰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不要停在情绪

子曰
·
这种脑中难以追溯的一个观念,这就好比一种类似的情绪,以前看到别人怎么考试老是第一,怎么这么厉害啊?换成以前我对荷兰的看法,这个国家咋这么好啊,环境好,素质也高!然后我的思维就停住了,并没有去思考这“厉害”与“好”背后的逻辑,只在某一种情绪,或者某种价值判断中就停住了。

题目是《不能停留在情绪》,开头我却想描述的是在荷兰的经历。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有这样细致入微的体验。

荷兰风大,多雨,大多都是大西洋上暖流带来的,典型的斜风细雨,一团云飘过来,下了一场阵雨,然后很可能下一秒就看见太阳了。以前觉得为啥这边的人下雨不打伞呢?直到我在这里生活了,才发现,真的没必要打伞,一般情况下都是阵雨,小雨,风一吹就散了。实在太大,在路边躲一下雨也是可以的。再者,大多数人都骑自行车,打伞不方便,穿雨衣的话,指不定穿着的时间,还没有穿上的雨衣,耗时多。

 下雨不打伞这个疑问得到我肉身实践解释后,突然警觉,似乎我之前下的判断也太快了,不是说老外挺有趣,或者就是说他们脑子有病吗?没有离开这样类似的判断,而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再者,我们都知道荷兰商业立国,算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凭什么这个弹丸小国能够在德法西班牙这种传统大国里脱颖而出呢?这个问题本身的性质呢就能让人思考,让我得以天然的避开了情绪判断,或者价值判断。

我在运河边,边走边想,觉得大概有3点。

第一呢,17世纪初期,各大国的国内都在混战,宗教之争呢。荷兰本来一开始基督教就进入的晚,氛围也没那种浓,反正大家都是跟着汉萨同盟那边一起做生意的。国内经商气氛浓厚。

第二呢,英国在海峡对岸也在处理国内混乱政局,光荣革命也没发生呢。都没空来管欧陆的对手,况且荷兰在当时啥也不是。外部环境也挺好。

第三呢,这个国家在欧洲,天生就是海运水运的港口啊,运河纵横,莱茵河贯穿了中欧,西欧,在鹿特丹入海。我不搞贸易批发赚钱,谁赚钱。

这种脑中难以追溯的一个观念,这就好比一种类似的情绪,以前看到别人怎么考试老是第一,怎么这么厉害啊?换成以前我对荷兰的看法,这个国家咋这么好啊,环境好,素质也高!然后我的思维就停住了,并没有去思考这“厉害”与“好”背后的逻辑,只在某一种情绪,或者某种价值判断中就停住了。

就好像之前我写过的关于“贴标签”的文章,我先看见自己在贴标签,看见自己的情绪,这是好的,然后接着,也说了应该保持开放性。今天我想明白了,开放性意味着先放慢脚步,反思自己有何问题;再者在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

想这么多无关紧要的事,有啥意思呢?又不当饭吃。第一呢,是因为思考本身就挺有乐趣的;第二呢,事物抵达抽象层面后,当然不能立刻给我买到面包吃,但总能对自己的现实生活起到一点指导吧。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