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你的內在家庭》你是自己的答案

ypl
·
·
IPFS
·
你是多重的、複雜的,也是完整的。

「我」的多重樣貌

初次聽聞「內在家庭系統(Internal Family Systems, IFS)」概念時,我不免聯想起知名的《24個比利》這本傳記小說。《24個比利》述說「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患者比利·密里根的故事,該疾病較為通俗的說法即是「多重人格障礙」。兒時以獵奇眼光去窺探比利的故事,悲慘的童年遭遇與反社會的暴行並肩而行,而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不同的人格扮演著保護者和被保護的角色,彼此間的關係就像家人一般。客觀來說,我與比利位處社會不同群體,著實難以同理他的生活背景與行為動機;然而,在情感上,我卻懷抱一股異樣的連結感,我的內在有個聲音在說:「面對創傷,我也想要有人來保護我。」

閱讀完《擁抱你的內在家庭》才明白,其實我的內在也有像比利一樣的家人系統,每個「部分(Parts)」都用著它們的方式,去保護受創當下,還未有能力面對痛苦的「我」。作者留佩萱溫暖地向我們介紹,每個人內在的各種「部分」,他們如何各司其職,協助我們一路長大成人;但這些「部分」很可能沒有跟著年齡成長,心智仍然停留在創傷發生的年紀,運用著當時唯一有效、卻已然不合時宜的方式,讓我們過著不甚理想的生活。而佩萱告訴我們,透過IFS治療,撥開所有「部分」之後,「自我(Self)」——也就是我們的本質,可以療癒每一個曾經受傷的自己,走上一條「回家」的路。

Source: Kobo

是誰住在我們的內心世界

IFS將我們的內心分成「自我」與「部分」兩大塊,前者是我們的存在、本質,當我們處於這種狀態時,可以清楚觀察到自身的情緒和想法,因而能去認識其他內在部分;後者則是我們內心的不同角色,或可以稱做「次人格」,又可以分為「保衛者」和「被放逐者」。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情緒、想法、信念和行為,彼此之間會相互衝突、攻擊對方,有些人腦中永遠充斥著這些嘈雜之聲,難以感受到內在的安寧。

「保衛者」的任務在於保護我們和減輕痛苦,有兩種角色分別提供協助,他們是「管理員」和「救火員」。「管理員」讓我們的生活可以依預期進行,衍生出如控制、照顧、計畫、自我批評等機制,盡可能不去觸碰到傷痛之處;然而,當傷痛被觸發時,「救火員」會盡其所能地隔絕一切情緒,如運用性愛、暴食、解離、自殘等行為,但這些行為通常是被社會所鄙夷的,也是必須消除的特質。然而,在本質上,「管理員」和「救火員」都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存在。

「被放逐者」住在我們內心隱而未見的區域,他們承受了創傷事件中的情緒和痛楚,像是羞愧、恐懼、孤獨、匱乏等等,又帶著這些重擔,被驅逐到意識之外。當「被放逐者」與我們分離,我們必須花上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找回他們;但唯有與「被放逐者」重新連結,拾回感知情緒的能力,我們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是誰。

當內在的「部分」能夠暫時離開,「自我」就會出現,那是我們的本質。處於「自我」狀態下,我們將展現出八種特質:平靜(Calmness)、有同理慈悲心(Compassion)、好奇心(Curiosity)、勇氣(Courage)、連結(Connectedness)、自信(Confidence)、創造力(Creativity),以及覺得清晰(Clarity)。這些特質讓我們可以放下對其他「部分」的既定心態,嘗試去關愛與同理受傷的內在,進而開啟改變的可能。

「自我」支撐出共存的空間

刻板印象是一種認識外在世界的方式,令人驚訝地,我們也會用刻板印象來評價內在「部分」。當「部分」展現出不符合社價值觀的想法或行為,我們會努力改變他們,或是想把他們趕走,不承認這是「我」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極化」現象,因為內在「部分」沒有機會好好聆聽過彼此,認為對方就是充滿惡意、糟糕的存在。運用IFS技巧的心理師會協助個案進入到「自我」狀態,以中立的態度觀察每一個「保衛者」的本質,讓他們被傾聽、理解,再去訴說想法和行為背後的動機,逐步構築起每一個「部分」得以共存的內在空間,而「自我」也能夠成為內在的主要領導者。但這一切需要時間,原本掌握著方向盤的年幼「保衛者」,他們很難馬上信任這位家中出現的大人,需要一次次地看見,「自我」真的能夠承擔面對外在世界的責任,「保衛者」才會放心卸下原本的職責。

當「自我」取得「保衛者」的信任,內在的空間得以擴張,我們才有機會找回「被放逐者」——那些承擔著「重擔」的孩子們。「被放逐者」背負了創傷當時留下的情緒和信念,時常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即便「管理員」努力從外在世界爭取物質與成就,仍然改變不了那份缺憾。唯有「自我」從各種情緒、想法和感受找到通往「被放逐者」的入口,無條件地陪伴他們,這些被放逐的孩子才能真正「回家」。

最美妙的是,當我們可以愛著內在的所有「部分」,也同時改變了我們與外在世界的關係。若我們的內在一直是由「保衛者」掌握主導權,就會以他的視角理解世界,如果他充滿憤怒,世界也會以憤怒回應我們。然而,一旦「自我」以關愛、連結和同理接納了體內「部分」的存在,我們因而能辨識出他人的「保衛者」,明白他們還無法面對內心的脆弱,只能用激烈的言行來保護自己;於是,我們能夠祝福他們,能夠早一天認識自己、取得療癒自己的能力。

以IFS重構外在關係

從IFS的角度出發,我們獲得了重新審視自身與外在環境的機會。佩萱特地寫出我們可以如何重構父母、伴侶,甚至與社會的關係,讓人體認到IFS不僅僅是個心理治療流派,更能夠從個人的改變去轉化充滿限制的外在條件,是一種自我賦權的開端。

  • 父母的內在小孩
    不論是誰,都帶著父母造成的傷痕成長。現在我們可以理解,那些傷害我們的行為是出自於父母的「保衛者」,他們沒有機會療癒內在的傷痛,只能讓「保衛者」一次次代表他們與外在互動,創傷也因而隨著家族的歷史傳遞下來。而我們可以成為那個中止傷痛複製的節點——有意識地去了解自己、看見被繼承而來的信念,接著好好處理內在的傷痛;同時劃清界線,不讓父母的「保衛者」繼續傷害自己,更可以嘗試與他們展開對話,指出自我療癒的可能。這麼一來,同樣的模式於焉停止,改變的可能如是萌芽。

  • 親密關係
    健康的親密關係,不是建立在給予和索求上,而是平等、獨立地陪伴彼此,這唯有雙方都是處在「自我領導」狀態才能辦得到。每個人都有能力給予源源不絕的愛,只要我們懂得如何愛自己、接納自己,不再是單向地給予或接收。而在一段關係中,不論美好醜惡、堅強脆弱,若能毫不偽裝地展現自己,才是建立穩固連結的初始一步。

  • 文化與社會
    身處人類社會之中,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所謂的「繼承重擔」,也是我們耳熟能詳、被稱為「傳統」或「文化」的事物。書中引用創傷治療師雷斯瑪.曼納肯著作中的一段話:「當過去的創傷被傳承下來,並且失去了脈絡背景後,就變成了『文化』。」換句話說,我們背負著祖先們的重擔,卻渾然不覺。IFS提醒著我們,應該花時間去檢視自身背負著的信念,究竟是否符合「我」的價值觀?更應審慎地決定,「我」要將什麼傳承給下一代。

你是自己的答案

《擁抱你的內在家庭》是與自己和解的說明書。從IFS教導的架構中,我們可以慢慢學會如何傾聽自己,理解而不急著改變,內在的答案自然會漸漸浮現。這是長達一生的旅程,因為,我們永遠會陪伴在我們自己身旁,也是唯一能夠好好照顧內在孩子的人。

謝謝佩萱讓我們知道,家,就在這麼近的地方。


References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ypl走向自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