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生活與河濱之於我
幾年前辭去公職後,從宜蘭來到新北永和租房,直到重新開始工作為止,期間歷經了準備律師、落榜、資策會上課、程式自學等對我的人生有著重大影響的事件。在這段不算短的時光中,每週甚至有時每天陪伴我的地方,就是河濱。
這裡的河濱,如下圖所示,指的是右側永福橋旁的橫移門開始,到左側綠寶石公園橫移門為止的這一段 3 公裡左右的路程。不一定總是走完整的路線,也可以從中正橋下的橫移門(在世上豆漿大王北側,光復街盡頭)開始或結束,但無論如何,這些路上有著我無數的足跡。
只能說,有著這樣遼闊且怡人風景的河濱,永和就是一個好地方。
轉職期間的生活
回顧準備律師國考與程式自學的兩個時期,我的作息不外乎以下模式:
- 早上 9 點到 10 點間起床,學習 1–2 小時。
- 中午吃中餐休息,下午再學習 2 小時。
- 傍晚 5 點多吃晚餐,吃飽後直接走到河濱散步 1 小時左右,回來洗澡後再繼續學習。
就這樣充實且有點無聊地前進,日復一日。不得不說,能持續保持的紀律通常得伴隨著一定的「單調」色彩,太有趣的東西會讓人眼花撩亂,想東想西而影響心緒與節奏,而這樣固定的生活模式正適合全職學習。當然,還得有一點存款才行。
保持鬥志的週末運動
在密集準備的階段我通常是週休一日,大部分都選擇在星期六休息,讓自己像上班族一樣規律。而星期六晚上的重要活動就是沿著雙北的河濱騎較長距離 Ubike,這就是我的「週末紓壓時光」。
到星期六已經累積了一整週的學習壓力與辛勞,需要一定程度的有效釋放,不然會影響下一週的學習士氣,再糟一點就會進入低潮期 — 完全不想學習。
單車路線選擇
整個星期六晚上就是在騎車,所以距離不能太短,以求消耗相當體力,達到紓壓的效果。我以這兩條路線為主,此時的「河濱」不再限於永和,而是擴及整個雙北:
- 土城媽祖田折返
從永和騎到土城區媽祖田附近再行折返,終點就是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的起點,再過去路線就不是標準的自行車道,而且頗為荒涼,晚上一個人騎就有點可怕了。單趟約 21 公裡,來回共 42 公裡。
這個路線的最大優點就是全程不需要過橋,完全沿著永和、板橋、土城的河濱一直前行即可。中間會經過美美的 新月橋 ,此時剛好已經騎了 10 公裡,可以提醒自己稍作休息,畢竟 Ubike 騎起來還是有些費力,要保護自己的屁股才好。
- 社子島全程路線
一樣從永和出發,到光復橋牽引道過橋進入台北市,繼續沿著萬華、大稻埕、大同區,來到延平北路六段以後的社子島區域。「島上」三面環河,晚上的河景非常美麗,最尖端處是 社子島島頭公園 。
到達島頭公園後,向南行經 社子大橋 ,繼續前行騎回圓山花博公園附近出河濱,在捷運圓山站附近還車,再坐捷運回永和,全程約 30 公裡。
這路線最精華部分就是社子島的夜晚河景,還有相較於第一種路線較為多樣的沿途景色。不過在萬華區部分離車道很近,環境較為吵雜,是略惱人之處。
河濱之於我
現在比較少去河濱騎車了,大多以走路為主。畢竟騎車還要借車,相較之下走路的門檻更低,也更容易實踐。
第一份工作以後,因為晚餐都在公司附近解決,只有在假日才會來到河濱。但新工作加上疫情轉為在家工作,又回到常常晚上都會去河濱走走的習慣。
河濱之於我,就像我們常聽到的「樹洞」比喻,你可以對它說任何秘密與心事,而它會安安靜靜地聆聽並幫你保守這一切。唯一的差別是你並不需要真的說些什麼,只要身在其中,就能感受到一部分的自己得到瞭解放。
爬一座高山或來一趟秘境小旅行相信也有同樣的效果,甚至更好,但河濱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是如此地「日常」 — 平淡而有味。
Podcast 時間
很多人在通勤時聽 Podcast,我則習慣一邊走路一邊聽。如果是走在旁邊有車的人行道,不免有些危險,而在河濱聽則安全許多。
儘管訂閱的頻道極少(不超過 5 個),但河濱的 Podcast 時間卻常常能夠讓我得到一些啟發,產生有趣的想法與實踐,這是在別的地方所得不到的。我想這和聽的情境有關,如果是帶有今日工作壓力通勤時間或匆忙的走路,大概就難有這些體會了。
嘗試斷線
除此之外,這一、兩週我還試著用 app 的下載功能(Google Podcasts),先把有興趣的集數下載完,然後帶著沒有手機網路的 iPhone 出門。
這樣做的好處是,河濱走路的時候我只能「專心」聽 Podcast,不能同時再看文章或搜尋相關的內容了。無謂的多工只會徒增自己分心,反而折損了聆聽的體驗,這些雜事應該回到電腦前做才更有效率,而不是在走路的時候。
經驗告訴我,只要手機有網路,我們就很難安份守己,無時無刻總想搜點什麼、看點什麼。沒錯,所以乾脆不要有網路。但這在平常的日子裡顯然太過嚴苛,幾乎不可能做到,所以我想至少在河濱走路這段時間能試著充分實踐,也算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
總的來說,如果有什麼考量而不想搬離永和的話,河濱肯定是一個重要的理由。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Code and Me on August 15, 2021.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