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arri_supertramp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用中文創造的Web3文化有多少原創性?

larri_supertramp
·
·
寫與加密文化有關、由中文創造的思想。我們關注全世界華人的實踐,不僅寫 Web3 原生的,還寫精神內核上去中心化的一切。本文是該專欄的第一篇。

「去中心化、DAO、公共物品、創作者經濟、網絡城邦、互操作性、代幣經濟、共識機制、創作者基本收入、主權個人……」

這些你聽過的web3概念,有多少是從英語翻譯來的?今天,我們是否依然像100多年前的前輩一樣,從拉丁系語言中學習,將「民」和「主」組在一起思考社會,將「科」和「學」組在一起理解知識?

我們在創造,還是依然在翻譯?在可公開檢索的中文web3信息裡,極高比例是技術譯文、英文熱項目介紹、和Vitalik自己講的中文(這部分甚至不用翻譯)。

用100%減去這些比例,是這個專欄要寫的東西。


我已經看到了萬花筒般的華語新世界。

它的範圍遠超大陸地區。在這片土地之外,還有大量我們因語言相通可以輕鬆理解,卻因缺乏溝通渠道而不怎麼交流的實驗。

在台灣,你能看到報紙上刊登漫畫向孩童普及區塊鏈知識,政府推動去中心化技術在本地治理的應用,有人在白皮書裡研究「道」家思想對去中心化組織的意義,有個DAO明確說我們不要西方DAO那一套,能不投票就不投票。

在清邁,或者說從大理到清邁,人們在創造華語web3的「飛地」。與台灣不同的是,他們帶著大陸的文化基因,在異國他鄉的環境裡,嘗試嫁接出任何原生文化都無法實現的獨特。

在遠離東亞的美洲和歐洲,華裔二代、三代們正以全新的方式組織自己,建立與父輩文化的關聯。我人在巴黎,所以我知道法國的情況是,儘管這些土生土長的法國華裔說起中文來有些蹩腳,但他們在discord上,去中心化地發展群組,設置grants支持自下而上的中文文化項目。絕大多數人不懂區塊鏈,但他們的精氣神裡被注入了「自由、平等、博愛」。無論上一代人是如何離開故土的,他們組成了新的形態,重新靠近華語文化。這個群體在全球有幾千萬人,幾乎是法國人口的數量。

我要將這些全部加起來,才能探索出華語世界在向加密思潮貢獻什麼。

筷子間的以太坊,華語視角的加密思潮

我要寫用中文創造的思想。

那些無法在真空中存活的思想;這些思想與如何更好地生活有關,不是超越文化、簡潔漂亮的代碼,它從這個語言使用者的文化中發芽。沒有一份白皮書告訴我們該怎麼生活,每一個web3建設者、加密世界的航海家都無法只面對代碼,他們必須面對不是非黑即白的生活,面對鮮活情感的彼此。

加密技術和去中心化的思想帶給我們啟蒙,啟蒙則引誘我們進入道德困境。我會在專欄中寫這些困境:「要向自己的結婚對象吐露自己的密鑰嗎?」「利用代幣做壁壘,創造窮人再也無法共享的公共物品嗎?」「可以同時熱愛Web3和自己的民族政府嗎?」「加密組織讓女性獲得了更多權利還是放大了社會差距?」

理想的世界是,說中文的人會給出獨特的答案,不同於其他文化。因為道德選擇不是技術問題,它是使用技術的指南針。不同文化給出的選擇,這才是多樣性的美好。甚至,華語文化也不是鐵板一塊,加密技術給大陸開拓者帶來抗審查的火種,但在台灣,人們更多將其視為社會創新的新工具。我要寫華語世界裡湧動的加密變革,它不是英語思潮的漢化包,它是多樣性的重要一支。

這還沒完。華語世界裡還有特別多非加密,但內核上朋克的實踐。

誕生於以太坊之前、比任何DAO都更去中心化、更友好的UBI,還有很多人也許想不到,與安吉數字游民社區DNA或大理數字游民社區NCC在氣質上更接近的,可能是十年前的北京鼓樓社區。所以,我會在專欄中寫「中國人爆改UBI」、「30歲和20歲的密碼朋克有代溝嗎?」「加密自組織可以從非加密自組織中學到什麼」……

有些實踐發展到一定階段,沉寂了或冬眠了。它們也值得被寫,正是這些在形式上凋零演化、精神上接力的實踐,讓我們抓住華語敘事的精髓。哪怕一個項目或DAO要「死」了,我也要好好寫它,這何嘗不是一種文字上的火人節,莊重地、激昂地燒掉一份真誠的創造,後來的創造者還能借火點煙。加密朋克們抽煙時想讀點什麼呢?我覺得我應該寫寫「如何給一個DAO做安樂死」或「殺死一個石家莊DAO」。

火车和火车站的出现让人重视“时间的准确“,区块链呢?(来源:izzivil)

我非常關心加密技術,某程度上與AI技術一起,將如何在文化上改變人們的觀念。火車和火車站的出現讓人重視「時間的準確」,互聯網為人們植入了「免費」的概念,區塊鏈呢?

它並非顯而易見地會帶來對「隱私」「自由」的重視。人們要坐火車,就會圍繞發車時刻安排日程,隨意在「大概的時間」出現是難以想象的;在互聯網上生活,免費獲得信息或服務是默認的,收費成為了需要解釋的選項,這在以前也是難以想象的。區塊鏈正在讓今天習以為常的事情變得難以想象嗎?我真的還不知道。這個答案散落在區塊鏈玩家、公共物品建設者、加密數字游民的行為裡,所以專欄其實是一場圖紙不清、塊數不詳的拼圖遊戲。

無妨!我給專欄取名「溫柔加密專欄」。因為代碼是硬的,思想是柔軟的;協議是客觀的,人性是主觀的。密碼機器是宏大的、無情的,我想給它蓋一床好捏的棉花被子(散熱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

專欄要寫什麼、正在寫什麼,都被放在名為「加密思潮問題合集」的notion數據庫裡;專欄裡出現過的項目、相關但還未寫過的項目,則都放在名為「加密思潮造物合集」的notion數據庫。任何人都可以檢索、了解,你們可以評論,也可以直接和我聊,因為我們一起都是那個答案形成的部分。從歷史的角度看,在社會有巨大變化的時候,首先是人們相信的東西變了,真實世界才會變。

我們都正在改變我們的相信。


加密運動不應該是一場工業革命,而應該是一場啟蒙運動。成為啟蒙的一部分。


其他

關於合集

加密思潮問題合集:https://www.notion.so/69d9768daaeb4c139f8ae73072d29a7e?pvs=4

加密思潮造物合集:https://www.notion.so/68ae6d194b764c388e6dae5e6bd98e9e?pvs=4

關於溫柔加密專欄

寫與加密文化有關、由中文創造的思想。我們關注全世界華人的實踐,不僅寫 Web3 原生的,還寫精神內核上去中心化的一切。

原文发表于 @Uncommons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