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是怎樣煉成的?
曾經聽過一個能極速認識某個國家的方法:邀請身邊的人,以三個形容詞來描述這國家,那麼,你就可以從這些或分散,或統一的形容詞中,得出一個大概的認知。誠然,這方法既不科學,也毫不客觀,而更重要的,是過程中會助長了誤解和以訛傳訛——不然我們就以俄羅斯為例,說出心中的形容詞,我相信,「戰鬥民族」會是不同答案中的最大公約數。
然而,看罷《俄羅斯,連冰箱都可以戰鬥:當總統變成全民偶像,這個國家到底在想什麼?》,我相信你對這「戰鬥民族」或會有所改觀。
不貪新,卻也無從戀舊
《俄羅斯,連冰箱都可以戰鬥》一書的作者維米爾.卡米納,出生於1967年的莫斯科、經歷過蘇聯時代的高壓統治,後來移居至柏林,落地生根,但物理距離的阻擋不了他對俄羅斯的好奇和關注,更因出版多版與俄羅斯相關的著作而成為人氣作家;而在這部作品裏,他運用其輕快且生動的筆觸,帶領讀者走進一個真實的俄羅斯,以及已經成為歷史的蘇聯。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俄羅斯是個神秘的存在——縱使她的大部分國土位處亞洲,長年的資訊封閉,卻令這個前共產主義國度蒙上了一重神秘色彩,但作者筆下的俄羅斯,則是如此的生活化:在他岳母家中,有一個運作了六十年、據說可以避過監聽,抵擋幅射的冰箱、他那個因為在飛機航程中出生而得享終身免費飛行特權的阿姨,最後卻成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紛爭中的「夾心人」,不得不終身飛行、還有他那個在示威現場碰見自己母親的記者朋友等等,不同的人物和他們各自的故事,都被作者借用,試圖帶出俄羅斯人在歷經變革前後的唏噓:從社會主義的夢中被喚醒後,又被引到了資本主義的跑道上,結果跑了好一段路後,才發現這其實不是條可行的路,卻又已經回不到從前⋯⋯正因如此,初讀書中部分篇章時,你或會因其標題而摸不著頭腦,甚至捧腹大笑,但細閱內容後,就會明白這只是作者在訴說悲痛時的一點黑色幽默。
獵奇背後的誤解
然而,單是靠分享身邊人的故事,也許不能滿足大多數人對俄羅斯的獵奇心態,這一點,作者亦相當明白,是以書中記述了不少與「普京大帝」有關的八卦,諸如俄羅斯的九大富豪和普京總統究竟有何關係?富豪的人數為何一定只有九人?總統如何任命了一個令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俄羅斯人卻見怪不怪的垂直權力體系,又如何保持其正常運作?這位被俄羅斯人的全民偶像,究竟又視誰為偶像?而從這些極具嘲諷意味的八卦內容當中,讀者亦不難發現,普京總統的「鐵腕硬漢」形象,由來有因。
有道是「一千個人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卡米納在這部作品中描繪的俄羅斯、前蘇聯或許並不完整、客觀,但它確實以生動有趣的方法,為大家開啟了認識這個國度的契機,令人明白「戰鬥民族」這稱號背後,俄羅斯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普通人。
原刊於《藝文青》
訂閱贊助:https://liker.land/alvkel25/ci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