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藍色貓咪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Normal People》在我們足夠堅強到成為正常之前

藍色貓咪
·
·

He can’t help Marianne, no matter what he does. There’s something frightening about her, some huge emptiness in the pit of her being. It’s like waiting for a lift to arrive and when the doors open nothing is there, just the terrible dark emptiness of the elevator shaft, on and on forever. She’s missing some primal instinct, self-defence or self-preservation, which makes other human beings comprehensible. You lean in expecting resistance, and everything just falls away in fron of you. Still, he would lie down and die for her at any minute, which is the only thing he knows about himself that makes him feel like a worthwhile person.

《Normal People》

不管怎麼做他都幫不了瑪莉安。瑪莉安的身上有一種令人恐懼的成分,一個巨大的空洞盤據了她的存在。就像是在等待電梯來臨時,電梯門打開卻沒有電梯,只看見電梯井空洞可怕的黑暗無盡延伸。她失去了某種原始的本能,某種讓他人得已被理解的本能:一種自我防禦或自我維護的機制。你預期著接近別人時會有抗拒,然而一切只在你眼前煙消雲散。儘管如此,他隨時都願意為了瑪莉安而放棄生存,這是唯一一件關於自己他十分肯定的事,這讓他感覺自己像是個有價值的人。

-

前陣子影集很紅的《Normal People》我是在妹妹的推薦下借了她買的原文小說來讀,影集覺得步調太慢,而且很多內心的獨白無法用影像呈現就沒有看完了。

因為沒有看中文版的小說,上面的中文翻譯是自己練習亂翻的。取了這一段,是因為在看完這本小說後,這段Connell的內心獨白,對我來說可說是貫穿整個故事的文眼。

本書的兩個主人翁Connell和Marianne是在求學時期就認識的好朋友,但礙於社交場合的限制,他們從不在檯面上公開關係。原因是Marianne是個特立獨行獨立於團體外的人,而Connell則是處處配合著團體小心翼翼的行動,但兩人本質上都是心思細膩而敏感的人,這份共同的特質讓他們在私底下有了交集,卻也總是互相誤會彼此心裡真正的想法。

Connell和Marianne的關係與其說是戀愛關係,不如說更像是生物學裡面的共生吧。

Connell因為對自己的社會階級自卑而形成低自尊的人格,而Marianne因為家暴失去了自我價值感。他們在這段親密關係的連結上找到了依託,待在這段關係裡面讓他們各自覺得自己像個正常人。

故事的最後,被Connell從哥哥的暴力之下解救出來的Marianne和Connell一起度過了一段平凡的日子,她終於覺得自己成為了一個正常人,就在這時,Connell得到一個可以去異地發展的機會,而Marianne選擇讓Connell離開。因為她覺得能讓一個人有一個新的人生,是一件感覺很好的事,同時,現在的她,比起過去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的痛苦,寂寞的痛苦更容易忍受多了。

小說的這段結局是讓我最感動的部分了。

我們或許不能夠很好地長成很有愛的人或是懂得愛的人,可是卻能在一段深入且長遠的關係裡,去知曉愛的秘密。小說結尾寫到,Marianne覺得他和Connell是互相共生在同個盆栽裡的樹,卻也因為生長的空間不夠大,而必須用崎嶇的姿態成長著,這段譬喻對我來說非常貼切。

在學習成為一個能夠在心靈上自我富足、自己照顧好自己的人之前,有時候我們會依賴從別人身上汲取這個養分,互相依偎、彼此依附、共同取暖,但隨著自己慢慢成熟後,也要懂得放手,讓各自長出完整的個體,才是關係修煉裡的最終目標。

即使人不能夠在健全的家庭中長大,仍有機會通過未來的際遇與自己的選擇,走出不一樣的命運。

我喜歡Marianne覺得能讓另一個生命有一個新的開始的美好感受,也喜歡她感受到的:「人,真的是可以改變另一個人的。」

是的,我們都是互相影響的,無論好壞。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