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关于土地和餐桌,你还记得什么?

食通社
·
·
IPFS
2023年,我们可以自由地买菜做饭、点外卖、和亲友聚餐,自由地在国内外出差、旅行、citywalk,自由地探索远方和附近。食通社的2023年,则是在“正常”和“自由”底下,继续挖掘食农领域的“不正常”和“不自由”,我们关注真实的食物生产、消费和流通,关注食物、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价值如何被传递和积累,又或者,如何被窄化和剥削。

对大多数人来说,2023年是生活逐渐回归正常的一年。

告别了疫情三年的非常状态,封控抢菜的肉身记忆恍如隔世,我们也很少再听到“农民的白菜烂在地里运不出去”这类新闻事件。非常时期的食物焦虑和对农业的关注,似乎很自然地让位于更重要的事情。

2023年,我们可以自由地买菜做饭、点外卖、和亲友聚餐,自由地在国内外出差、旅行、citywalk,自由地探索远方和附近。

食通社的2023年,则是在“正常”和“自由”底下,继续挖掘食农领域的“不正常”和“不自由”,我们关注真实的食物生产、消费和流通,关注食物、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价值如何被传递和积累,又或者,如何被窄化和剥削。

- 生产者的困境 -

2023年12月,脐橙核心产区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右水乡路边数十个仓库里堆满了脐橙。

这个冬天无疑是水果行业的严冬。草莓、车厘子等中高端水果价格纷纷跳水,普通水果脐橙的零售价则多次跌破6元/斤。低价,对消费者来说看似是件好事,然而对产地的果农又意味着什么?

当果农不能以合理的价格售卖产品,当生产端的投入年年攀升,当市场低迷导致流通受阻,长此以往,我们还能买到高品质的水果吗?

当朋友圈的江西人都在卖脐橙,产地的果农正在经历什么?

曾经让农民致富的赣南脐橙,为什么比以前难种了?

两百年的荔枝树,见证着起起落落的种果人

大棚蔬菜极大地丰富了普通人的日常餐桌,然而生产端的小农户是否从大棚产业中分得了一杯羹?大棚蔬菜生产周期高度依赖市场机制,对小农的生产生活提出了哪些挑战,又带来了哪些负面环境影响?

小农户为什么不愿意种大棚蔬菜?

人管菜,还是菜管人?被大棚蔬菜支配的生活

- 紧逼的气候变化 -

2023年6月,一周的连阴雨后,陕西泾阳绿我农场倒伏的阿勃麦。

近几年,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将农牧业生产迅速推到了公众焦点前线。2023年,食通社持续报道北方沙尘天气、河南陕西的“烂场雨”、京津冀暴雨洪涝等气候事件下的农牧民故事,讲述生态小农如何在结构性困境中采取气候行动。

城市黄沙退却,沙尘暴对牧民的影响仍在持续

河南“烂场雨”之外,关中平原的农人也在为小麦发愁

京津冀暴雨过后,小农户仍陷在气候适应的困境中

好年份的葡萄酒会越来越少吗?

芹菜老了,也要气候变化背锅?

当暴雨暴雪过去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当极端天气事件撤下热搜榜单,我们持续追踪受灾农牧民的生计和生活:

洪灾一个多月后,门头沟的村民们怎么样了

转场夏牧场的阿勒泰牧民,仍然活在暴雪的阴影中

洪水过后的五常,受灾农民在卖货镜头前隐身

COP28开幕,提升农业气候韧性迫在眉睫

- 被忽视的小农 -

返乡青年于建刚的母亲在浙江桐乡自家田里悉心照料杭白菊。

在这场全球性气候危机中,由资本或政策主导的、昂贵而不切实际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其共同点则是有意或无意地将小农群体排除在外。

垂直农业:还没来得及拯救地球,咋就纷纷破产了?

只见光伏,不见农业:光伏农业的神话与现实

中国的2亿多小农经营着70%的耕地,“大国小农”一直是中国长期国情。放眼全球,小农不仅生产了全世界1/3的粮食,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农业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在地保护的先锋力量,但他们的贡献一直被严重低估。

最新研究:每年投入两万亿,全世界小农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无名英雄

每年保育两百多种农家种,这家有机农场是怎么做的

吃瓜也能治沙?生态学硕士做了八年农民之后觉得可以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小农的未来,然而来自各方的强力一直在挤压小农的生存空间。2023年5月,市监总局拟将 “干燥” 从食用农产品的定义中删去,这意味着小农自晒的干货不再能正常售卖,而需依法取得生产许可。

不让农民卖辣椒干,食品就能更安全了?|呼吁公众参与法规修订

食品安全,还有多少荒唐假你之名?

6月,食通社联合多位农民、学者和公益组织递交了修改建议,要求在法律上保障小农户自制、销售干制品的权利,市监总局最终采纳了我们的建议。

为了争取让农民“卖干货”,我们递交了这份修改意见

悬了一个月的心终于放下,农民可以合法卖干货了!

在农业强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下,祝每一位返乡创业的小农都有干货可卖,有家可回,有地可种。

村里最后一亩杭白菊

返乡十二年,他在桑与菊之间寻找人生自留地

恋乡农场:生态农业的八年打怪升级之路

农场越做越小,生活越来越快乐:一对夫妻的11年返乡路

- 逃不过的预制和添加 -

纪录片《堆积如山:中产阶级的“富足”》中美国中产家庭冰箱里的预包装加工食品,会是我们的明天吗?

从淄博烧烤、茅台瑞幸,再到因冰雪旅游爆红的“尔滨”,过去一年你经历过多少从互联网刮起的消费旋风?

消费网红化的背后,也许恰恰反证了消费选择的不断收窄:被citywalk和其他消费品牌拿来装点门面的菜市场,线下生意大概相当冷清;花了不少钱和亲友外出聚餐,结果只能吃到半成品预制菜;当卷和内耗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常态,外卖和速冻即热食品是否早已被写进普通人的宿命?

对艺术说yes,对生活说no:我们需要怎样的菜市场?

这个除夕夜,你能接受一桌子预制菜吗?

冰箱越大,吃得越差?为何美式饮食如此糟糕?

消费收窄的另一面,则是不断“创新”的加工食品配料表和越来越陌生的化学添加。

从“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到“酱油添加剂”,再到过量摄入含糖饮料的公共健康风险——今天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少会像十几年前那样,掀起“毒奶粉”、“地沟油”等轰动全国的社会事件,却似温水煮青蛙般潜伏在我们日常的饮食选择中。最好的办法自然还是少吃含过多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吃真实的食物。

糖水税:是汽水商的赎罪券,还是改善公共健康的助推器?

除了纠结致癌性,关于代糖我们还能聊点啥?

食物里的“科技与狠活儿”,到底图什么?

- 重夺食物主权 -

2024年1月,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社区菜店,“占领集室”的食通社同事与农友和研究者闲聊。

离开“火了-凉了”的快闪消费怪圈,我们还能如何想象食物消费的可能性?在概念、品牌和明星代言之外,有哪些价值、环节和主体更值得我们付费?

美国农夫市集、西班牙慢食市场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社区菜店,为产销两端创造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为生产者偿付公正的报酬,也提供了连锁超市、电商和标准化有机所不能及的食物品质、口感和风味。

农场上的蘑菇实验室|美国农夫市集笔记

菌的网络,连接自然也连接人|美国农夫市集笔记

当有机消费成为风潮,这里的农户为何放弃认证?

当设计与食物相遇:北京一家社区菜店的十年新生

除了探讨食物消费的可能性,食通社还倡导通过自制“预制菜”和发酵食物的方式减少消费。自制食物,即是在创造价值,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社群关系,向日益标准化的食物体系夺回一部分食物主权。

流动的菌种,交织的人: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康普茶

在大洋彼岸的厨房里,用发酵寻找故乡的味道

打不过就加入!自制预制菜保姆级攻略来了

当食物选择日益标准化,我们为什么需要发酵?

从香港街头到广州乡下,我和酸面包的旅程

如何在现代社会达成最低限度的消费?且看扣子奶奶如何在恶人谷的一亩三分地上成为躬耕自给的生活者,和曾经从事环保公益工作的孙姗,在大洋彼岸的蕺菜园生态农场实践自给自足的生活。

一个人的丰收节

双手建出个恶人谷:如何通过建房种地实现生命自由?

我在加拿大开农场:从北大生物系到小农

- 流动与脆弱 -

2023年2月,英国各大超市的番茄、青椒和黄瓜等蔬菜出现短缺。

毋庸置疑,仰赖自由贸易和全球劳动分工的食农系统无比复杂。2023年初,食通社报道了俄乌战争如何导致乌克兰粮食出口格局调整,伴随战争的能源涨价则造成了西欧农业生产成本抬升和超市供应链危机。

开战近一年,乌克兰粮食出口危机缓解了吗?

英国番茄告急!廉价食物背后的脆弱体系

从国家层面来说,在复杂的流通和利益链条中实现保障粮食安全,是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有了足够多的食物,然后呢?如何实现每个个体的食物保障、食物获取和食物主权?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而非见招拆招的缝缝补补?

食物保障:除了国家层面的“粮食安全”,我们还需要什么?

给摊贩开罚单,解决不了食品安全问题

小农小贩遭遇职业打假,法律能否区别对待?

靠不住的检测,溯不了的源,农产品合格证能提升食品安全吗?

农残标准放宽24倍,韭菜还能放心吃吗?

除了实体生产要素和货物的流通,食物和农业生产的意义如何被传递、转译和接收?当食物脱离了原有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又会经历怎样的放大、窄化、挪用和浪漫化?

喝不出咖啡的风味,那又怎样?

谁把牛奶放上了我们的餐桌?

见手青吐槽:你也配做云南人?

大黄鱼:从赶海到养殖,一部浓缩中国海鲜史

- 复杂的乡村 -

广西稻农插秧。图片:瓦依那乐队

与食农议题紧密相关的乡村地区,也是食通社关注的焦点。

过去一年,我们评论了南海大地艺术节如何折射出艺术乡建的离地;从费孝通的《茧》和《江村经济》出发,复盘了农民合作社的前世今生;探询不断消亡的乡土知识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尝试在新的气候政治光谱中理解“右倾”农民和“高污染”农业背后的复杂图景。

艺术未必能活化乡村,但广东阿姨一定能活化艺术

为什么一百年过去了,办农民合作社还是这么难?

越来越多的蚕丝被,越来越少的养蚕人

返乡十二载,土地有神灵

拜访瑞典萨米人:失落的游牧世界,不落的游牧智慧

荷兰“亲农党”大胜是农民和农业的胜利吗?

食通社发起的生态农业实习生项目,也是理解中国乡村的一个切口。在生态农场实习期间,你可以投入当地的乡土社会,真正体验“面朝黄土背朝天”,破除对农业的浪漫想象,体会生产者的不易,思考农业为何既是环境问题的肇因,又是陷于多重结构性困境的弱势。

荒凉之地的荒唐与浪漫

自然农法中的隐形劳动

北漂十年后,这个山东女孩决定去学种地

在百草园遇见幸福果|农学毕业两年,我决定去农场回炉再造

反常识的自然农法

和宝总一起种花的上海农民,现在还在种地吗?

胡歌和刘涛都来农场了,瓜卖出去了吗?

农场walk能否治愈城里人的怀乡病?

坐标上海,一半城市,一半梦里田园

- 生态农业实习生项目 -

2023年3月,绿我农场的生态农业实习生们干完农活后一起看日落。

联禾计划生态农业实习生项目于2021年由食通社发起,旨在为有意从事生态农业的年轻人和成熟的生态农场提供支持,让年轻人通过实践掌握务农知识和技术,也能把资深农夫的经验总结、传承下去,同时也为农场输送高素质人才,为农村社区注入活力。

截至目前已完成 2 期招募

共计支持 40 余位伙伴

进入全国 10 余家生态农场实习

前两期毕业的实习生中,已有多位返乡(超链接)或租地,开始了生态农业创业之路。

如果你也想从事生态农业,关心与食物农业相关的环境、生计、公平等议题,也在考虑生活的更多可能,欢迎加入食通社第三期生态农场实习计划,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2月下旬,我们还将特别组织一场分享会,邀请往届实习生与导师回顾实习经历,届时我们将在食通社视频号直播。欢迎关注近日推送,预约直播并在线提问。

- 政策研究与倡导 -

2023年,食通社联合学者和农民发起了针对小农加工品的立法倡议;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起针对农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UN Decade Challenge专项行动计划,发布了项目阶段性产出报告《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机遇与展望》与《自下而上的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为促进全球和本土食农治理机制的公平和可持续贡献力量。

- 媒体工作坊 -

2023年8月,食通社媒体工作坊拜访北京顺义生态小农陈艳红。

2023年8月,36位关注可持续食农议题的媒体人、学者和实践者参加了食通社组织的《如何理解和报道从土地到餐桌的巨变》食农媒体工作坊,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企业洗绿、食农领域里的权力关系等各种议题,并参访了食农链条里的各个环节。

- 酵醒生活节 -

2023年10-12月,在天人文化的支持下,食通社联合全国数十家农夫市集、农场、发酵食物匠人、餐厅、出版机构、公益组织共同发起了“酵醒生活节”,提倡自制发酵食物的文化。

出品了《食物的炼金术》

10集系列视频

翻译了《发酵之旅》8集纪录片

围绕《发酵圣经》组织了4次读书会

录制了4播客节目

与外地社群联动发起了:

4发酵主题市集

8线下观影会

1线下书展

支持多家机构和空间设立了“发酵小书架”

- 公众活动 -

2023年7月19日,人类学者钟淑如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社区菜店分享“珠三角的可持续饮食”后与读者合影留念。图源:食通社

2023年,食通社组织了24场公众活动

12场分享会+12场读书会

大部分活动录制都保留在食通社的视频号中,欢迎关注并回看录像。

感谢各合作伙伴和机构对食通社工作的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农民种子网络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无毒先锋 摆脱塑缚 恒星计划 新疆山水 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 中德农业中心 自然之友 绿色和平 牧云坡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天人文化 世界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广东丰年庆 南宁都市农墟 成都生活市集 大理有蕨 大理发酵小组 东亚地球市民村 溪青农场 小柳树农园 天福园 亮亮家庭农场 阿拉善致良田农场 绿我农场 乐田海湾农场 悦丰岛有机农场 银林农场 怡润农场 布乐奶酪 易简面包 秀才豆坊 快乐lab 九吋精酿 蕺菜园 大小咖啡 巧立可 牛啤堂 白老虎屯 coffea SHED 腾讯新闻 南方周末 新京报 澎湃新闻 虎嗅 Matters 中信出版集团·鹦鹉螺 湖岸文化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凤凰空间 后浪·漫 细活礼

……

龙年新春抽奖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1. 2023年你最喜欢食通社哪篇文章或哪次活动?

2. 2024年你希望食通社报道哪些食农议题?

我们将结合点赞数和留言内容选出五位读者送上新年礼物!

合作、投稿欢迎联系食通君

微信:foodthinkcn

邮箱:info@foodthink.cn

生态农业技术培训调研正在进行中!

编辑:食通君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微博/豆瓣/知乎:食通社

微信公众号:foodthinkchina微信小号:foodthinkcn

官方网站:www.foodthink.c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食通社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 微博/豆瓣/知乎:食通社 微信公众号:foodthinkchina微信小号:foodthinkcn 官方网站:www.foodthink.c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奥运兴奋剂争议,揭开养殖业滥用激素内幕

骑手的苦难与中产的焦虑,谁能拯救谁?

食物风味的流失,是从种子开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