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外匯投資海外?你想多了!
近日,有一條關於外彙的新聞在國內造成了轟動。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葉海生在《中國外匯》發表的文章中提到:研究有序放寬個人資本項下業務限制。修訂境內個人參與境外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的管理規定,取消年度購付匯額度限制,優化管理流程;研究論證允許境內個人在年度5萬美元便利化額度內開展境外證券、保險等投資的可行性;配合人民銀行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理財通”試點。
這其中重點就是允許境內個人年度5萬美元額度投資境外證券、保險等。
我們知道,自從2016年以來,中國的外匯管制是在不斷收緊的。他別是當年一年中國外匯儲備就流失近萬億美元,都被震驚了。於是一系列限制企業跨國投資以及限制個人換彙的最嚴厲的措施在2016年底出台。直到現在,每個人都還是實行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這兩年,換彙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你沒有簽證、機票或者學校的證明,你是不能換匯出國旅遊、出國留學的。也不能用於境外投資房產、證券和保險類的資產。
有些朋友可能會問,那為什麼這次放開了呢?
其實這次也並不是真的放開。研究論證允許境內個人在年度5萬美元便利化額度內開展境外證券、保險等投資的可行性。我的理解應該是類似於QDII性質,就是投資者將手上的人民幣或是美元直接交給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讓他們代為投資到國外的資本市場上去。
本質上你投資的是人民幣,最終你就算賺錢了,獲得的也是人民幣。這次性質可能也是一樣。你通過官方允許的渠道,投資海外證券市場,但是你的5萬美元是不能轉移到境外的銀行的,你就算投資賺了錢,最終也是被強行換算成人民幣,在境內落地。不可能讓你連本帶利把錢轉移到海外去。所以那些認為這個措施是中國政府放寬外匯管制的想法是異想天開。
那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目的:
首先,中國的貨幣超發,M2和銀行貸款長期兩位數狂飆,讓中國國內的流動性氾濫。不管是資產價格還是日用品、食品價格都是大漲。讓一些人民幣換成外彙在境外投資,可以減少國內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緩解國內的通脹壓力。
其次,中國去年順差大幅度增加,順帶外匯儲備增加,加上美元貶值帶來的人民幣被動升值,資本外流的壓力大大緩解。中國政府外匯投資效率低下,持有的美元債券收益也不高。不如讓一部分百姓持有,到海外投資,獲得更高的收益。
最後,這些百姓用於投資的外匯,是無法在國外的銀行等金融終端落地的,就是說這個措施是不會形成對外彙的擠兌,損害中國的外匯儲備的。既然對外儲沒有危害,同時又可以讓投資者在海外賺錢,同時還可以減緩國內通脹的壓力,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