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ivy 蝦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電影|九龍城寨的麻將

ivy 蝦
·
·
閒聊《九龍城寨之圍城》中我個人喜歡的一個小細節

其實本人對過去的香港電影幾乎沒有情懷可言,來港後看得更多的也是新一代更加面向社會議題的港片,因此看《九龍城寨之圍城》說是好奇心使然或只是單純趕潮流也不為過,好在一堆老傢伙和小傢伙打得一身凜然拳拳到肉血脈僨張,令人直呼值回票價——不過因為大陸影院極其糟糕的觀影禮儀還是想退票罷了。後來聽說電影其實是漫畫改編,不由得想起一部我個人十分青睞的漫畫《一人之下》,其真人版或限於演員實力或限於導演功夫或限於大陸「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審查制度,變成了一場大型動漫展覽cosplay秀,不禁汗顏。《九龍城寨》我幾乎無法看出是漫畫改編作品,側面證明其劇本有經過相當考慮的改編和調整。

打戲的部分不必多說,儘管我對武術一竅不通也能看出一招一式之間精巧的設計,以及因地制宜地用「九龍城寨」背景下的各種元素(日常物件、特殊的樓層設計等待)豐富化打戲的內容,因此就算動作部分佔了六、七成的電影時間,觀眾也不會因打戲的相似而感到無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看完電影我和朋友歷數了片中香港電影前輩的年齡,感嘆各位都一把年紀了,要完成那些有正臉特寫非替身的戲,還是很能打。如果說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象徵香港電影和香港演員的新舊交替,那這些前輩們的的確確給後輩立下了最好的標竿。

《九龍城寨》在文戲方面確實粗糙一些,譬如城寨三少死保陳洛軍的人物動機顯然是不夠豐滿的。不過我個人還是有一個很喜歡的小細節,而且似乎沒有什麼影評提到——片中的「麻將」。回想起來,城寨四少第一次打麻將,信一先說「我們一直三缺一」後合夥出老千坑陳洛軍,陳洛軍一腳踩在麻將桌上掏出襪子裡的錢,竟然成為我回憶裡最好笑的片段。而如果說這場戲單獨來看在前半段只是一個刻畫四少友誼的橋段,後來四少生死相交後重聚,不論是信一說的「人齊了,是不是該做點什麼」還是陳洛軍把麻將砌成城寨的點睛之筆,讓「麻將」成為了一個串連城寨四少友誼以及城寨命運的隱喻,而且我要說「麻將」的隱喻比「風箏」好,因為兩場與「風箏」有關的戲或多或少都著重於台詞,而台詞已經過於直白地點明了「風箏」和「城寨」的關係,令這個隱喻有種被揭開謎底的失落甚至俗套感。在打麻將的戲中,其實城寨四少沒有一句台詞是直接提及城寨的,是導演留出空間讓觀眾自行去思考、想像其中的關係,然後再用麻將砌成城寨的鏡頭讓觀眾確認自己的想法,相較之下是更為高明且巧妙的作法,也帥氣得多。用麻將隱喻城寨的想法我也很喜歡,麻將是很日常很貼地的物件,和城寨的相性契合。

聽說《九龍城寨》已經官宣了前傳、終章和信一傳的製作,最快的一部2025年上映,希望到時也能在香港影院繼續看。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