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drian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舞台劇《三姊妹》

AdrianAu
·
·

閱讀過契訶夫大作家的劇本後,自然期待有機會在劇場上一看。可幸這機會很快來臨。5月初觀看話劇離場後,看到6月將會有由進劇場製作的《三姊妹》,二話不說立即訂票。

為了在觀劇時更能欣賞演員們的演繹,再次從書櫃中找來《三姊妹》的劇本來看。劇團也很想讓觀眾能理解劇作,製作了一些語音,定時透過WhatsApp發送(按:語音可在Spotify重溫[註1])。這對未閱讀過的朋友感新鮮,但對於閱讀過劇本的我,就變成一個小小的壓力,要從劇本中找回這段錄音是來自那一個場景。這段時間的我,像如準備公開考試般,不斷「溫習」劇本,深怕自己讀得不夠仔細。

《三姊妹》的故事:三位姐妹奧爾加、瑪莎、伊里娜,還有她們的哥哥安德烈,從小就跟著他們要到外地駐守軍官父親,而離開莫斯科。這三位姐妹念茲在茲都是渴望回到莫斯科。隨著他們慢慢長大,哥哥成為教授,並且有一位未婚妻娜妲莎;大姐奧爾加成為老師,二姐瑪莉有了家庭,而妹妹伊里娜青春少艾,等待她的如意郎君,能帶她去莫斯科。某日,威爾什寧從莫斯科來到這個城鎮駐守,他的到來讓二姐的心泛起了漣漪,二人不理自己已是有家室之人,談起戀愛。妹妹這時則有兩位軍官追求,男爵屠森巴赫與上尉索列奧尼。但她們不知道,她們的哥哥的未婚妻,一直期待有一天進到這個家成為主人;而她們的哥哥,因為婚後而變得事事以妻為先。故事的最後,這位嫂嫂最後「如願以償」,成為這家的女主人,控制一切;二姐的情人威爾什寧要離開她到另一個地方駐軍;妹妹雖準備下嫁她並不愛的屠森巴赫,卻因為屠森巴赫在決鬥而死於槍下而無法完婚。這三位姐妹,亦只能被迫離開她們成長的家。她們的夢想,破滅了。

這劇於尖沙咀文化中心劇場上演。因為票房不錯,連樓上通道位都有開售。而我則選擇這種位置,好讓我更近舞台。雖然演員只會向前方演繹,對於一個無法專心一致的人來說(即一位演員在講話時,眼光應該是到那演員,而我反而會轉向留意其他演員的反應),是十分好的位置。這套劇共兩小時三十分,不設中場休息。導演在場刊中透露這劇本是以毛俊輝先生翻譯的劇本作基礎[註2]。而我閱讀的劇本則是由大衛.馬邁(David Mamet)[註3](以下稱為「馬邁版本」)改編。如果有不相同,會再以英文劇本作比較[註4]。

這劇演員們講話速度,比我在閱讀馬邁版本時想像的速度為快。有趣的是,這情況總出現在男演員身上。我估計這是因為契訶夫的對白有關。他所寫的對白總是這麼長篇大論。如果以今日的標準來說,不合時宜,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談並非如此。然而,他們的對白,背後都是帶著契訶夫的重要訊息。比如伊里娜廿歲生日當日,她覺得勞動而活是好的:

勞動。我們藉由勞動而活。藉由眉頭的汗水。每個人都當如此。這就是生活全部的意義。幸福的道理。一切的幸福。工人,你看,一大早就起床——在路上般石頭,一個牧羊人,一個,一個老師——在寒冷的黑夜,點燃爐火——為兒童工作。還有⋯⋯開火車的⋯⋯也是,大家都一樣,不是嗎。別說做人了,就是只做一頭牛,一匹在街上拉車的馬——只要有在工作——也好過我們這個階級的女人,中午起床,喝擺到她面前的咖啡,四處閒躺,花兩個小時穿衣服⋯⋯這種沒有工作的人生叫人怕得慌啊——我喜愛工作,伊凡.羅曼尼奇,像在沙漠裡被晒乾的人渴求一杯水,我渴求工作。要是我沒有去工作,伊凡.羅曼尼奇,要是我沒找著那樣的工作,那樣的勞動——就別認我這個朋友——捨棄我。否決我。(頁7-8)
(按:伊凡.羅曼尼奇即契布蒂金)

至於為何會只出現在男演員身上而非女演員,這可能男演員的對白實在太多太長,另外則是時間控制上。畢竟,要控制在2.5小時,實有難度。

契訶夫劇本之豐富,實在無法一一細數。每個對白,背後都有含意。比如瑪莎在第一幕拿起書本,讀了以下句子:

湖畔彎彎/茂綠的橡樹一枝獨秀/樹梢上垂/一串金鍊(頁10)
“There stands a green oak by the sea.
And a chain of bright gold is around it...
And a chain of bright gold is around it....”

這段句子,在第一幕尾段,瑪莎自言自語地說為何這詩句不斷在腦海重覆,在第四幕,瑪莎與威爾什寧道別後,激動地再道出這首詩句。查看資料,這句出自普希金長詩〈魯斯蘭與柳德米拉〉(Ruslan and Lyudmila)[註5]。這詩是表達一個女人被她的真愛所救贖[註6]。如果不知道出處,未必會影響閱讀/欣賞話劇,但當知道背後含意,那會讚歎契訶夫的利害。所以當瑪莎痛哭地說「樹梢上垂/一串金鍊」時,代表著她所期待的愛情破滅。

而這種首尾呼應,即是著名的「契訶夫的槍」(如想知什麼叫「契訶夫的槍」,請參考〈喜劇之王契訶夫〉),除了這詩句外,還有很多,如索列奧尼向伊里娜求婚而遭拒絕時,他說他無法要求伊里娜愛自己,但他會殺死他的情敵。結果契訶夫在第四幕安排了一場決鬥,索列奧尼殺死將要迎娶伊里娜的屠森巴赫。按照劇本會有出現的槍聲,我在這劇卻「聽不到」,究竟是我坐的位置是聽不到,還是刪去,不得而知。我只記得完場時握腕,因為這槍聲太重要。

《三姊妹》中的三姊妹及其兄弟,不斷講要到莫斯科,言下之意是要擺脫現在的生活。當三姊妹得知威爾什寧從莫斯科來,並講出認識他們一家時,無疑對他們四人的心靈泛起了漣漪,讓他們,特別是三姊妹,再次憧憬可以回到莫斯科。然而,他們並沒有任何「執行計劃」,如伊里娜只是想著婚姻能帶她到莫斯科,但卻不知道什麼是愛。安特列渴望到莫斯科大學當教授,結果慢慢地放棄了當教授,變成自治區的成員,終日只能照顧兒子、處理那些無謂的文件。有夢想卻沒執行力,其實也是空談。

醫生契布蒂金在劇中,每次都是笑笑口地不斷說「不重要」(It doesn’t matter),手上總拿著報紙,見到有趣的事會記下。我初時不覺得是什麼一回事。但直到第三幕,火災發生後,醫生對著鏡子哭訴他已經忘記醫術,只因他醫死一個女人。現在的他,只是一個有手、有腳的人,但假裝是「人」的人,他假裝自己是有學識。觀眾這一刻才知道醫生的過去。到第四幕,當醫生再次不在乎般講「少一個男爵多一個男爵,不重要」時,在感到他的無情的同時,亦明白他為何會這樣說,因為他有如喬伊斯筆下的人般——「癱瘓」(spiritually dead)。

這套劇的衝突位,是第三幕的大火。它不但燒了建築物,亦「燒毁」普洛佐羅夫家族:瑪莎承認她愛上威爾什寧;安德烈承認自己欠債,並沒有徵得三位姊妹的同意下,將屋抵押;醫生自白(只是向觀眾)曾醫死病人;威爾什寧再次覺得不能再浪費自己的生命,要與所愛(即瑪莎)一起;娜坦莎直接向奧爾加,即她的姑奶發脾氣⋯⋯契訶夫在此想表達人面對災難後,可以改變他們以往的看法,或者將不為人知的事,通通表露出來。

劇中不乏愛情元素,然而契訶夫筆下的婚姻,卻不是一樣「好東西」:奧爾加沒有婚姻,但她對婚姻十分渴求,她說如果有人在當刻向她求婚,她會立即答應。然而婚後想像,除了可以整天留在家中,沒有其他;安德烈以為自己選對了人,最後卻發現太太終日煩擾著他,他寧願沒結婚,因為他覺得婚姻帶來無聊;伊里娜只是幻想著結婚可以讓她回到莫斯科,可是她根本不明白什麼是愛情;瑪莎則更甚,她甚相信愛情,她以為自己嫁了一個聰明人,卻後來發現她不愛的,當威爾什寧出現在她眼前戥,她義無人地愛上他,最終是分手收場;而瑪莎的丈夫庫利根,當知道瑪莎對他不忠,竟沒有感到一絲忿怒,反而選擇原諒。醫生契布蒂金愛上三姊妹的母親,但最後沒有結果。

劇中的角色對婚姻,有如錢鍾書先生的名著般「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究竟契訶夫對婚姻有什麼看法?從契訶夫的書信來往中,曾說自己「不打算結婚,我現在想做一個禿頂的小老頭,坐在一間好的書房裡的大桌旁寫作」[註7]。然而有趣的是,寫《三姊妹》之時,契訶夫其實正在談戀愛,他的戀人是奧爾加·克尼佩爾,一名演員。這套劇瑪莎一角,正是契訶夫為她量身設計。所以如果說這劇表達契訶夫的戀愛觀/婚姻觀,恐怕沒有代表性。

回到這次舞台劇。舞台設計上並不複雜,固定的幾棵樺樹,而餐桌、椅子等都是可調動。每次轉幕,觀眾能看到換幕情況;演員都會化身成場務,轉換場景。我很喜歡第二幕轉第三幕——在第二幕尾段,二位飾演軍人的演員化身場務,逐一將餐桌搬走,移動椅子,而當伊里娜道出最後一句她多渴望回莫斯科後,梳化床也搬到屏風後,燈轉為紅色,有人叫喚道:「火燭呀!火燭呀!」,第三幕就這樣開展。我不禁心中讚好。

論演員,我首選演繹伊里娜的張迪琪。她曾演過《三姊妹》(但不知是否也是伊里娜)。她在第三幕中,她哭訴她不快樂的人生,她哭訴她離開她美麗人生時,我那刻完全感受到她的傷心,令我不禁眼濕濕。其實同一幕安德烈最後也在哭訴,然而我只感到是演。另一位資深演員陳永泉老師,演繹契布蒂金這個角色,完全不像演繹,每個動作每句對白,都是自然流露,唯一一段是他著對鏡子的,才真的考驗他的演技。整體來說,女角們演得比男角們佳。

契訶夫的劇本還有很多訊息,未能一一說道。但正正因為有太多訊息,除了先閱讀劇本外,也需要在看戲前,有人解讀背後的訊息。如果劇組能在演出前安排一些解讀,那會讓看劇的人,有更深的感受,才會更明白,契訶夫劇本的魅力。

醫生契訶夫,透過他的筆,告訴這個真實世界是什麼,就如董啟章先生在《狐狸讀書》中,他對契訶夫的講述:

誠實一直是契訶夫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優點。他為的並不是指點迷津、宣傳信仰、改良社會,而是如實地把世界的真相呈現出來。⋯⋯他拒絕提供光明的出路。讀者可能會抱怨契訶夫醫生,為何如此冷酷地道出世界的病情,但又拒絕開出藥方和治療方案。可是,就像醫生理解的眼神和同情的語氣,甚至是他的幽默感,足以令瀕危的病人感到安慰⋯⋯問題也許沒有解決,但人懂得如何去承受,而且明白,彼此不是孤獨的。(《狐狸讀書》頁176)

~~~~~~~~~~

[註1]聽聽契訶夫遊歷《三姊妹》劇本的沿途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DoCbMRzzk99EqzmYW41gB

[註2]《三姊妹》場刊——
https://issuu.com/theatredupif/docs/threesisters

[註3]David Mamet(維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avid_Mamet

[註4]”The Three Sisters”英文劇本(StageAgent)——https://stageagent.com/shows/play/873/the-three-sisters

[註5]Ruslan and Lyudmilaz(Poetry Lovers Page)——https://www.poetryloverspage.com/yevgeny/pushkin/ruslan_and_lyudmila.html

[註6]The Three Sisters: Act One Summary and Analysis(LitCharts)——https://www.litcharts.com/lit/the-three-sisters/act-one#summary-171336

[註7]致阿·謝·蘇沃林(1891年5月10日)的信件;《契訶夫書信集》

《三姐妹》(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7658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