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40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失落心態"是不快樂的來源

M40
·
·
事情沒照著自己劇本走或跟別人比較後產生的低潮,大家都怎麼處理呢?

“收穫心態”此本書給我新的自我審視觀點。簡單來說,作者提出大部分的我們都會設定目標,在追求目標時,幾乎都會檢討自己為何沒達標或是跟別人比較自己不夠好,產生不快樂的落差心態,反而沒回頭看自己跟起點時已經進步多少的”收穫心態”。

簡單的概念,的確對我這樣時刻喜歡設定目標的人有當頭棒喝的提醒。月初時,我習慣工作上先計畫此月希望達標的工作項目。運動上也會設定此月要累積多少月跑量、希望煮出幾道更好吃的料理,或是寫出幾篇文章,期許自己月月都要有產值。然而事事不能照預定走,我也有惰性,天氣太冷就不想早起練跑、心情不佳不想自己煮食、周間太忙懶得吸收新知寫文章...當月底檢視自己此月做了甚麼後,通常就是在意又沒照計畫走,越往這方向想,就越覺得自己執行力和意志力薄弱。

但作者提醒我們,怎都不看看跟上一個月的自己比已經進步很多了?或是跟一年前的自己也不一樣了,即使沒達到自己要求的最佳狀態,但也有很大的進步了,這樣還要怪自己能力不足或覺得比別人差嗎?

想起以前我在某公司工作上表現不錯,常常有不錯的點子提出與不同部門同事整合資源實現執行計畫,也讓業務部有明顯成長表現,但在年底review KPI時,主管雖認可表現,但最後實質加薪很令人失望。反倒是另一位專員同事,工作表現普普,但熱情和幽默的態度受主管喜愛,要求更好的薪資title也順她的意,得到個APAC Manager的新職位。沒有做過任何跨國專案經驗下就能這樣輕輕鬆鬆有此新職位,當下我的心情的確很憤慨!

從作者觀點說明,人生不如意事太多了,每一件事的發生的意義都是由不同人去詮釋的。當年當下的我對此件事的詮釋就是,主管沒有相對公平性,我對公司制度很失望,年輕的自己選擇是抱怨連連,也跟自己說,若認真做事沒有相對公平回饋,那幹嘛多做事,我只需要負責的項目做到某程度就好,我不會像以往主動提議不同點子協助公司完成不同專案。

讀完此本書再重新回去看此事件,我明顯就是在落差心態,其實自己在此公司職位因為接觸不同專案有累積出新的經驗和技巧,但我專注力就只在憑甚麼此同事表現平平,但獎勵比我還要好! 除了一直抱怨和對主管失望外,我可以轉移注意力重新詮釋此事件: 對,結果不如我預期,但從自己職涯發展的經歷上,我明顯多出不同實戰表現可以呈現出來。我的世界不會只在此公司,我是自由的,重點是我的resume豐富度能讓自己選擇性更大,我也跟一年前的自己比進步很多,新業務開發的過程點點滴滴,自己都扎扎實實的參與,下一次有新的專案要我執行,我是有底勇於承接的!

這種轉念思維只要常常練習,就能無意識的詮釋生命中常看不慣、忌妒、不爽的例子,從落差心態到收穫心態。常常衡量自己進步多少,也可以遠離不自覺地與他人做比較。作者很鼓勵寫日記,日記可以記錄自己當年當下的狀態,等過一段時間再回頭看,明顯知道當年的自己與現在狀態原來有多大的落差。當年在意的點,現在也因更有智慧和歷練而不一樣了。很慶幸自己多年來有寫日記習慣,的確,透過日記來審視自己的改變和進步是最好的工具了。

現在學著不用太在意為何沒達到目標或別人比我好,練習對目標的詮釋就是”定位方向”,是我每天醒來,每天要忙碌甚麼的參考點,不會渾渾噩噩、茫茫然過一天。最需要紀錄和關心的是,朝此目標努力時帶給自己任何酸點苦辣的體驗!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