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Write in 7 days: Life Stories with Food · Day 7

吃食之七。煮食四季

janai
·
·
IPFS
·
臺灣人的胃傲嬌,每餐要有熱食,備了綠色菜葉方算得上蔬菜,還要有肉有蛋,我心知更肚明,自己無法在吃食上馬虎,只好每餐細細醃肉、片薑、剁蒜蓉、將青菜切絲。每每感覺自己動作已經連貫而迅速,煮完吃完抬頭,仍是一小時已然過去。

自小媽媽總罵我懶,尤其飯後洗碗,每每我還攤在沙發上,想著休息一下,他已風風火火刷洗了碗,清了桌檯,冷眼看我。

開始自己煮飯後,我才發現自己著實不算懶,一些碩博士朋友為搶時間,三餐以微波食物草草解決,更甚者買了配方奶昔,搖一搖不用五分鐘便是一餐,我卻真心沒辦法做到。


臺灣人的胃傲嬌,每餐要有熱食,備了綠色菜葉方算得上蔬菜,還要有肉有蛋,我心知更肚明,自己無法在吃食上馬虎,只好每餐細細醃肉、片薑、剁蒜蓉、將青菜切絲。每每感覺自己動作已經連貫而迅速,煮完吃完抬頭,仍是一小時已然過去。

要碰上招待朋友,更是難了。待客之道,做不到三菜一湯,至少也得餐桌上有肉、有菜,再配一道豆腐或蛋吧?

於是德國朋友來家裡,見我端出螞蟻上樹多冬粉版,以充當主食,便已拎起筷子,不料被我阻止,畢竟後面還有氣炸雞腿排,洋蔥炒蛋,和一道麻婆豆腐。他看到這些菜餚眼睛瞪大,第一句話竟問:你很餓嗎?

我一愣,分明190幾公分的男生,你這麼大個兒,我還擔心你吃不飽,這麼幾道菜,居然問得像是我參加什麼大胃王競賽似的,一時間也不知該火大生氣,還是歸咎並解釋文化差異。

偶爾也會約上一群人,那更誇張了。為了省事,聚會規則標準是一人帶一道菜,但我總是作弊,想著朋友間有吃素的人,他們吃不夠可怎麼辦?便把準備的菜餚炒了兩個種類,一素一葷,再加一道九層塔蛋,進可攻、退可守,做起來也快速,一個人便出了三道菜,每次總是擺得整桌滿滿,只能一人手捧一個碗,桌面上留給不同菜餚。


但煮飯畢竟療癒。甫來英國的第一個冬天,日子灰暗,人便憂鬱,每天地飄忽,不知道生活重心何在。朋友一封簡訊捎來,欸我煮了麻油雞晚上來吃,我便走上40分鐘的路橫跨城市,為那一碗熱湯。

既然都要開火了,食材便用到最好最滿,我走進廚房,先看到兩瓶空的台酒紅標米酒,鍋裡是一整隻雞,朋友細細解說,雞要先濯水,再慢炒將組織液逼出蒸發,炒出雞油,一起爆香薑片,才下全酒燉煮,關火下麻油,保全麻油迷人風味,也不因高溫變質。

麵線是另外煮的,湯才不會濁,他待我來,才小心煎了兩顆漂亮的荷包蛋,用的蛋是紅獅標、生食等級,那太陽蛋黃便不能全熟,要鋪到蛋上,筷子戳戳,都有金黃蛋液流出那樣才好。上面灑幾顆泡了米酒的枸杞,增添酒香,彌補已熬到揮發的酒精。

他盛湯的眼神慎重,笑著說,這樣用心煮的東西,還是要懂的人來吃才值得。

我沒跟他說我在台灣壓根沒吃過幾次麻油雞,但那一碗湯,把我整個人由內而外都暖了,冬日夜晚天暗得早,摸黑走回家,也一路不覺冷。


於是回家便上了癮,買了米酒買了雞,沒幾天換我忙著熬湯、炒雞油,吆喝著幾個同學來吃,為了想喝一碗湯,便煮了一鍋雞,那也只有分享給懂得的人們一途,菜就是要趁著新鮮吃掉,莫待不新鮮重複加熱。

下廚便這樣,慢慢漸漸,從特別的場合變成每日的日常。懶時便買M&S超市烤雞,氣炸後與不同醬料一起翻炒上味。但也總有那些日子,被特定菜式入侵意識,突然便一心一意,一定得做出金沙鮮蝦豆腐煲、滷肉燥、或者鹽酥雞,那也只能嘆口氣,上網尋找食譜備料,花上一兩小時細細切料、洗菜、翻炒、燉煮。出的菜不盡美觀,卻多數足以解饞,花費在廚房的時間哪,在美食下肚時,總是不覺浪費的,還省了花一大筆錢上餐館卻又踩雷的扼腕,倒也是筆好的投資吧。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janai還在找尋心中最佳旅遊文學解的女子,喜歡寫字,題材廣泛。興趣也過於廣泛導致顧此失彼,總沒有足夠時間寫與讀。 目前發瘋決定唸個博士,在古城感覺自己總是太常觀光、太少唸書。instagram進行緩步牛津紀錄中:https://www.instagram.com/janaitpe/
  • Author
  • More

吃食之三。想念的食物與人們

吃食之六。我的波蘭鍋灶

在路上的日子 Yorkshire D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