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櫻井準也《考古學與大眾文化》(二):從戰前到1970年代

地洞圖書室
·
(修改过)
·
IPFS
·
本來想把整個關於有考古學家登場的作品的介紹塞在同一篇,但發現還是會太長,只好依據作者的分期再拆分成戰前到1970年、80至90年、2000年以後。
由戰前到2000年代在大眾作品中登場的考古學者

本書提的作品翻譯跟貼上來會是個大工程,以下根據本書的分期,大致挑幾部看起來有趣的代表作品以及作者對於該時期的觀察。

(一)戰前到1970年代

快速掃瞄一下;戰前到1907年代的期間,不僅是考古學學科發展及整個世界科技、媒體傳播的大躍進階段,也是考古學逐漸被大眾社會認識的時期。1922年在帝王谷發現18王朝的法老圖坦卡門的陵墓(以及其後那些詛咒的流傳)、1928年中國殷墟的調查等,許多遺跡發掘的新聞相繼被報導。而日本國內其實也經歷了一連串的變化,從文化財保護法治訂立、學術研究到戰後整體社會環境改變;在這個時代許多知名遺址被發現,如1946年群馬縣岩宿遺跡、1919年宮城縣里濱貝塚、1947年靜岡縣登呂遺跡、1972年奈良縣高松塚古墳等等等,而這些遺跡各自都有其學術及社會意義,並藉由媒體科技的發達化,逐漸傳播到日本民眾的眼簾。


這個時期有考古學者登場的作品並不算多。

以歐美來說,有許多以木乃伊為主題的電影,有如前面提到的《The Mummy》(1932)、1940年代由環球製作的木乃伊四部曲、《The Mummy》 (1959)、《Blood from the Mummy's Tomb》(1971)。恐怖電影經典天魔系列《OMEN》(1976)、《OMEN II》(1979)。還有如《One Million B.C./公元前一百萬年》(1940)、70年代《人猿星球》系列、《Viaggio in Italia/義大利之旅》(1954)、《Les Amants/The Lovers(英)/孽戀》(1959)等。在這個時期是有以真實存在的考古學家為主角的電影—《Lawrence of Arabia/阿拉伯的羅倫士》(1963),但可惜的是,電影當中並沒有對主角Thomas Edward Lawrence的這個背景有所著墨。

《The Mummy》(1932)劇照
《One Million B.C.》(1940)開頭在解釋洞穴內的岩畫
《Les Amants/The Lovers(英)/孽戀》(1959)劇照

日本方面,在戰後到1970年代初期,有考古學家登場的電影只限於文藝類型,如《男の償い》(1937)、川端康成原作改編的《舞姬》 (1951),之後逐漸在其他類型的電影作品中出現,如松本清張原作改編的《内海の輪》(1971)、特攝電影《ゴジラ対メカゴジラ/哥吉拉對機械哥吉拉》(1974)、《男はつらいよ 葛飾立志篇》(1975)。1953年日本開始播放電視劇,之後也陸續可見考古學家角色陸續出現在文藝影集(如1966年富士電台的《城砦》)、變身英雄相關或恐怖影集(如1961年《恐怖のミイラ》)。

1960年《ナショナルキッド 》主角旗竜作也是考古學家設定

動畫作品就更不用說了,1960代開始也有考古學家出現的作品中,如1965年的《宇宙少年ソラン》、1977年《氷河戦士ガイスラッガー》、1970年代知名的《サイボーグ009/人造人009》、1975年《勇者ライディーン/勇者萊汀》(之後還有再製作新版)。

1960年代播映的《宇宙少年ソラン》主題曲,最後面可見考古學家古月博士出現。 (謎之音:阿笠博士的親戚?)
1977年《氷河戦士ガイスラッガー》第六話「明日香の巨大な謎」,以奈良縣明日香作為故事背景。
1975年《勇者ライディーン/勇者萊汀》主角響 洸被考古學家父親響一郎...愛的鐵拳。

這時期的大眾作品其實不難發現有許以木乃伊為主題,且大多難以脫離詛咒的情節,而考古學家不免俗地在其中登場亮相,使得「木乃伊、詛咒、考古學家」有如某種連結公式;作者認為這樣的現象是受到圖坦卡門陵墓發掘事件的影響。另一方面,作者注意到1950年代以兩部歐洲電影,在《Viaggio in Italia/義大利之旅》(1954)、《Les Amants/The Lovers(英)/孽戀》(1959)當中出現的考古學家,在劇中其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不同於歐美電影登場的考古學家角色被描繪成不起眼的學者,帶著配角感,作者認為在1960−70年代日本大眾作品中登場的考古學家角色,有著較為細緻的人物刻畫;例如1966年電視劇《城砦》中難搞、好惡分明、從事與金錢無緣職業的高津恭一,或是1971年《内海の輪》中與人妻有不倫關係、在殺人現場發現重要考古遺物且看重自己學術生涯的考古學家江村宗三,或1975年《男はつらいよ 葛飾立志篇》中的大煙槍田所教授(劇中甚至可以看見田所教授房間堆滿大量資料跟收藏)。

依據作者的描述,這時期的考古學家角色大抵可以歸類出某些共通特性,說好聽點是知性、莊嚴的研究者,講歪一點,是埋首鑽研一門與眾不同學問的奇特的人怪人

小林桂樹飾演的田所教授。圖片出處/松竹映画『男はつらいよ』官方網站。

雖然動畫作品中在此時期雖然也有些考古學者登場,作者在此只有描述式的帶過,沒有太多的著墨,但是他指出,在日本早期電視劇或動畫中,存在著考古學家與科學家混在的設定。現在的考古學家為了確認出土遺物的年代、產地或是復原古環境等資訊,依賴科學家分析資料的機會增加,與此考古學家也需要具備最基本的科學知識,但是作者認為這樣的條件在早期是不太可能存在。但是在60-70年代的動畫作品中,並不難發現這樣的角色,例如1975年《鋼鉄神ジーグ/鋼鐵神吉克》主角的父親司馬遷次郎,雖然是位穿著西裝的考古學家,但在自己死前將記憶移植到電腦之中。作者認為在當時孩童取向的作品裡,父親角色同時扮演著考古學者又同時是科學家的設定,即便相當不符合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的現實,但我們也許可以理解為,在這個時期是孩子們充滿著對科學技術懷抱著憧憬與夢想並感受到古代遺跡所來的浪漫氛圍的時代(這些設定,我自己認為甚至也可以理解成是來自當時創作者們成長經驗的投射,並且再創造了這些印象給予該時空背景下的孩童們)。

1975年《鋼鉄神ジーグ/鋼鐵神吉克》主角的父親司馬遷次郎

這時期的作品還沒有一一看過,只有有找到《男はつらいよ 葛飾立志篇》的片段看了一下,引起我興趣的反而是當中設定學習考古學的女學生,她的角色除了具有牽起男主角與田所教授的存在,但或許也可以看做早期女性考古學家的現身。

下一次介紹1980到1990年代考古學家登場的作品,除了作品數量暴增,這個時期也樹立了許多經典。


延伸閱讀:
大津 忠彦 2009年《小説『内海の輪』に読む考古学》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地洞圖書室小小的,關於考古學/人類學的圖書室。 分享一些我們的書寫、觀察跟介紹。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oharchspace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ooharchspac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議題|遺址遇到台積電,幸還是不幸?

議題
4 篇作品
田野筆記
11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