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记事|此时此刻
这几天我在躲着一位朋友。
我在躲什么呢?
我担心自己止不住做一些自以为正确,但干涉他权利范围内的事情;担心和他交流不畅,不仅会搞得我自己筋疲力尽,还可能会给他造成困扰或是压力。
我需要时间先缓一缓,等完全平静下来再去见他。— 这是两天前我在和另外一位女朋友与他交流一晚上之后的决定。
|我的朋友|
朋友是同性恋,他们俩有个小女儿,今年四岁。
我们认识得有五六年了,相处得很开心。我们俩家离得很近,骑自行车15分钟不到的距离。一般我们是每周都见几次面的,小不点和我也很亲近。
我很早就暗自决定,我要尽我的能力,希望在小不点的生活里贡献我作为女性能给她的爱和支持。
上周末和他们父女俩一起呆了快8个小时,发现小不点在喊他’妈妈’,而不是’爸爸’。
起先我以为听错了,听了好一会儿,然后我问她喊的是’妈妈’还是’爸爸’。她说是’爸爸’,但接着她又一次次地喊’妈妈’。
我有点担心。
其实,实在地说,我很担心。
但我没有立即和孩子爸爸说这个事情。为什么呢?—下面的这些点都是我事后分析出来的。
一、我不确定在小孩这个年龄,发生这种混淆,是否需要严肃认真地看待。
二、同时我已经先入为主作出了判断,认为孩子的这种混淆和她家庭的特殊结构有关系:其他小朋友有爸爸和妈妈,但她有两位爸爸,可能她已经被间接地心理暗示,也希望有个妈妈。
假如第二个点是成立的,那我不想立即和孩子爸爸提这个事情:这就好像把难题摊在他面前,而我,只提出问题,但却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这是种很糟糕的感觉。
这两种可能性我都不太确定,所以晚上和那位女朋友通了个话。她认识孩子爸爸的时间更早,我也是通过她才认识孩子爸爸的。她说,在我家庆祝新年的时候她也注意到了。但那天是’妈妈’和’爸爸’混着喊的。— 那天我是主人,一直忙着招待客人,没注意到这些。
|我们的担心|
和这位女朋友翻来覆去地说了半天,发现我们俩有好多的顾虑和担心。
比如,孩子混淆’妈妈’、’爸爸’称谓的问题。我们都认为,如何让孩子理解她自己的出生和成长环境,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
该让孩子知道爸爸就是爸爸,她没有妈妈吗?那如何给她解释她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 还是采取’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等孩子大了自己就懂了?!
还有,孩子现在还和爸爸一起睡,但我们俩都认为应该分床睡了—暂且先不提分房间睡的事吧。
在德国更常见的做法是,孩子从小就被训练在自己床上睡。朋友和他伴侣现在正处在冷静期。他现在不放手、不着手去训练孩子单独睡,不知道是由于他不舍得孩子,还是在逃避他和伴侣之间的紧张关系。—毕竟,假如不陪孩子睡的话,和伴侣同床共枕看起来就是理所当然要发生的事情了。
再有就是孩子的中文教育问题了。他作为来自中国的爸爸,希望以后怎样和孩子交流呢?孩子现在只讲德语,但能听懂中文。一般我们三个聚会的时候,他希望我们都和孩子讲中文。也就是说,他是希望孩子学中文的,那是不是要考虑让孩子周末上个中文学校?
|云里雾里的讨论|
上周六我们仨在咖啡馆见了个面,小不点也来了,坐在一边玩游戏。
我们提到孩子叫他’妈妈’的问题。他说他问过,小不点说叫的是’爸爸’。但,确实她现在经常喊他’妈妈’。然后他就没有继续说下去,我们俩就也不知道如何接他的话了,因为看起来他不曾有丝毫的担心。
于是, 然后,这个话题就结束了。。。
晚上我们仨又接着聊孩子的中文教育问题。我总体的感觉是,我和那位女朋友很着急,但又不敢直白地表达我们内心的顾虑和担心,所以有很强的无力感。孩子爸爸给出来的理由一直在变,逻辑不稳定。看起来他根本没有开始去想这些问题,有点像鸵鸟,把脑袋扎进沙子里去的那种。
他不想送孩子去中文学校。一开始给出的理由是,担心中国家长们会对他们这样的彩虹家庭说三道四、评头论足。 —这一点,我承认是个合情理的担心。
针对这个点,我表示说,先不要说彩虹家庭了,我们谁不被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在我们这个年龄段,别人的看法很重要吗? 再说了,有些事情是逃不掉的。作为家长,你担心别人说三道四,缩在自己的舒适区,但孩子以后总会接触不同看法、不同态度的人的,你让孩子从哪里学会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以及处理方法呢?
他回答说,他相信他女儿的性格,应该没问题的。
我简直想隔着屏幕摇醒他: 你怎么可能把这样的任务留给孩子自己处理?她现在才四岁。
然后他说,他也不忌讳告诉别人孩子有两个爸爸,比如在幼儿游乐场。那些人都是过客,他不在乎他们的想法。
我们俩忍不住了,不约而同地问他,那中文学校孩子的家长不是过客吗?
他又换了个说法,说不去中文学校是不喜欢中国的教育理念。
我们又问,那不应该先考察一下再下结论吗?我们都不知道这里中文学校的教育理念是怎么样的!
他又接着说,其实他没希望孩子掌握多好的中文,她要先说好德语。
我当时被他一路滑移的论点快搞疯了,我问,孩子现在的母语不就是德语吗?谁也没有怀疑孩子的德语会有问题呀!话说回来,你对孩子的中文有期待吗?
他说他希望将来能和孩子用中文交流,因为他自己还是觉得中文表达更地道。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他坚持和孩子说中文。
他说到这个点的时候,我已经快发火了—-他怎么会认为凭他一己之力,就可以把孩子的中文水平培养到能理解他母语表达的水平? 现在已经可以初见端倪,在涉及到新游戏的玩法什么的,我们已经必须用德语解释,她才能明白。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孩子的中文又能走多远呢?
|交流是世间最难的事吧|
晚上快11点谈话结束了,感觉好累呀,是那种憋着、但不知道如何发泄、同时又非常担心但又感觉很无力的复杂情感。
我要好好缓一缓,这个周暂不见他们父女俩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