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盟青年峰会,你可以期待什么?
估计发表在媒体上难免受到审核,所以在离开之际随感而发、书之于此。
其实无需讳言,自从11、12年开始,民间与国际自组织来往的空间逐渐收缩,这样一波回潮也连带着言论空间长达十年的逐渐收缩。但这并不是全部面貌,因为碰巧14、15年全方位移动终端的转向使阅读更自主化,进一步内容生产也转向势不可挡的自媒体时代,这又是一个“双向运动”:似乎言论空间收窄,实则言论的内容本身复杂性指数上升。
收窄毫无疑问和政局有关,14年大事发生无法不警惕,康米曾拥有的国际动员力也不必多言,又由于独特国情,规模效应使万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不论这个转向是否不得不发生,现在至少有个较严重的局面,就是中间空层明显,制度管道被掐。
制度毫无疑问是由上而下,但必须所来有自,而不论强调走进群众、还是多做工作、抑或基层经验,都是在说让所有政党得以起家的东西。
没了就失去代表性了,同时一方面加速科层制及其固化,一方面加快潜在的利益兑现。一旦趋势开始,想再激活就很难。我们看到的当下小圈封闭、专业森严、平台流量先行都是现象,奈何万箭齐发,趋向不利。
但借ASEAN的话头讲,肯定不只谈国内。不过话说回来这是什么场合?其实是个lobby场合。lobby很重要,包括智库、各类协会、少量媒体等等,简言之,从事政府关系的人,再具体来说:制度管道。
但我能看到的是,来到此处的真正从业者心中无有不惑,可以说summit中分享了一种互相激励的情感联结氛围,但根本没有共识性的行动方向。ASEAN的这些“+”部分,partner们,不论美加日韩,我个人看来都是观望的。反而是东盟国家本身的youth,在提可想而知未必有解决力的表态。表态本身也很重要。
我自己经历了不少犹疑困惑后,最终还是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困难重重但事在人为。其中联结是最最重要的,是谓政出人心,联结之断裂诚如市场中信用之崩塌,势如山倒。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