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影展紀錄:《魂斷美少年》、《天亮前的戀愛故事》⋯⋯|廢影評

沈廢年
·
(edited)
·
IPFS
·
不知道是不是有參加選片指南的關係,這次看的都蠻喜歡。今年的副標「幻形共生IMPURE」,中文聽起來玄,如果從英文直譯就是「不純」。呼應著社會本來就是由不同性向,不同個性的人雜揉而成的。深一點地說,或許如古老哲學所想像的,我們的世界不過是理型的瑕疵品。或者「純粹」可能從來只存在於虛構的作品,而現實中的人們是醜陋而美麗的。⋯⋯

第28屆女性影展於上個月落幕了,lag到現在(金馬都開幕了)來補一下紀錄。

不知道是不是有參加選片指南的關係,這次看的都蠻喜歡。今年的副標「幻形共生IMPURE」,中文聽起來玄,如果從英文直譯就是「不純」。呼應著社會本來就是由不同性向,不同個性的人雜揉而成的。深一點地說,或許如古老哲學所想像的,我們的世界不過是理型的瑕疵品。或者「純粹」可能從來只存在於虛構的作品,而現實中的人們是醜陋而美麗的。

看了80年代李美彌的《未婚媽媽》,不免有些過時之感,然而這種過時是好的,代表女性議題相對80年代已有進展。可怕的是,劇中的有些議題仍未消失。焦點導演塞西莉亞曼基尼的短片輯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每一部都短而精悍,捕捉了日常中的吉光片羽。

在碎光幻影特輯裡,可以看出女影的精挑細選,五部短片來自不同地域卻彼此呼應。短片的主題從電影幕後、導演、編劇、音效師,到最後一部家庭紀錄片形式的短片,就像是電影幕後合輯。既描繪了電影建構過程的凝望、付出,也描繪了女性從業人員不合理的對待,如《香茅女孩》須由處女種香茅來防止下雨(結尾相當詩意),或《東京澀谷16:30》女導演與男製片人共處一室的「尷尬」場面。

這次也看了《創造物》和《黑洞迷情》,兩部有些說不上來的微妙。今年看女影覺得比以往更好看(也可能是我以往都沒認真挑),不過看場次好像完售的不多。如果讀著這篇也讀到此了,明年不妨也去女影挑個兩、三部片,以女影所選擇的視角來觀看這個世界。

以下單片簡評:


《魂斷美少年》(The Most Beautiful Boy in the World)

在《魂斷威尼斯》大綻星光的美少年伯恩安德森,歷經五十年後已是頹敗的老人。拍攝的那年,15歲,或許是他人生中唯一的盛放,往後的人生好似只剩下凋零。

“To put your eyes on beauty is to put your eyes on death”

當媒體問起盧契諾.維斯康堤《魂斷威尼斯》的選角時,他給了上述的答案。在《魂斷威尼斯》播映後,伯恩安德森獲得「世界最美少年」的稱號,就如同維斯康堤對他的形容,他的美麗為他帶來了

陰翳的生活。

開場時像驚悚片,還以為放錯片了,當然影展沒有放錯,導演也沒有失誤,伯恩安德森的一生像極了驚悚片。導演歷時五年去記錄年老的伯恩安德森,一方面紀錄當今,一方面回顧他的過去。並不只有他大紅大紫的過往,也有他的童年,他的親人。這一切過往延伸至今,鬼魅般糾纏著他。

導演去蕪存菁地選擇資訊,搭配適時無對白的特寫鏡頭,讓人對電影中不斷拋出的新資訊能輕鬆下嚥。《魂斷美少年》一方面讓觀眾真正地認識伯恩安德森這名演員,一方面也讓人意識到男性被物化的可怖。(維斯康堤選角時,就像選妃的老皇帝,渴望地凝視著男孩。)

伯恩安德森曾風靡日本,他就像春季的櫻花,備受日本人推崇,《凡爾賽玫瑰》的主角也以他為藍本。或許對伯恩而言,他並不需要再次盛放,他跟觀眾一樣,正重新咀嚼他的人生。

《天亮前的戀愛故事》

整部短片以類似《日曜日式散步者》再現的手法,去追索同為日治時期的作家翁鬧。

整部片並無太多翁鬧的資訊,以探尋翁鬧求學時,在日本(內地)的寄宿家庭為主。藉由舊地圖與訪談、底片曖昧的光影,一個個舊物事的呈現,讓觀眾隱隱約約看見了,翁鬧當年看見的景色。

底片的氛圍,搭配王榆鈞的配樂,可說是相得益彰。訪談之間穿插的空景,搭配詩意的結尾,使整部片充滿了餘韻。

giloo公視+都看得到喔。

引領風騷:回顧 Curve 雜誌三十年

本片以《Curve》雜誌的創辦人法蘭可為主軸,談論著雜誌的前世與來生,也兼談著同志所面臨的嚴峻世界。談的東西看起來很雜,不過剪輯將每個片段切分得很好理解,而且法蘭可的追求,或她面臨的困境,是與時代、與大環境相呼應的。

《Curve》在早年,就像女同志的紙本臉書。在那資訊不發達的時代,讓地方孤立的女同志,了解到自己並非異類,世界上也是有與自己相同的人。就像受訪的人說:「在雜誌上看見了我,給了我活下去的力量。」。同時,在那網路不發達的年代,讀者來信提供了女同志們一個交流的管道。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法蘭可說她盡量呈現不同族裔,類型多元,不論胖瘦的女同志。這是主流雜誌也做不太到的,平等的呈現。主流媒體上往往都呈現著體態姣好、顏值高的男男女女。而我想不論是同性戀、異性戀,不該是我們應當是什麼模樣,我們所呈現的,是自己,就已足夠好了。


喜歡的話: 不妨追蹤,也可以按讚免費贊助作者喔。

想看到更及時的廢影評嗎?歡迎追蹤粉專:廢影評IG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沈廢年1995年生。 生理男。 喜歡電玩,喜歡詩,喜歡攝影。 電影是生活的必需。 廢影評其他平台:https://chipper-musician-2474.ck.page/314b4a3d6d
  • Author
  • More

電影短評:《臥虎藏龍》——自由源自於心|廢影評

七日書|物件
4 articles

七日書 Day 4:家人既遠又近|沈廢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