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瑜爸爸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鋼琴戰曲 - 一個猶太鋼琴家的故事

瑜爸爸
·
·

有關納粹德國殘害猶太人的電影有很多,《鋼琴戰曲》選擇的是一個波蘭的名鋼琴家華迪史洛·史匹曼的故事。

華迪史洛.史匹曼田


史匹曼是波蘭猶太裔鋼琴家、作曲家,1935年加入波蘭電台表演古典音樂及爵士樂,1942年他與家人被送進集中營,他努力求生,終於在多人的幫助下,包括德國軍官威爾姆·歐森菲德,最後他存活下來。

這是一個典型的猶太人辛苦存活的故事,既是主角的故事,也是導演波蘭斯基的故事。電影中多個橋段都是導演的親身經歷,也帶出當時猶太人被迫害的一段黑歷史。

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迫害,其中原因是他認為猶太人是次一等的民族,但經濟地位卻比德國人高,電影中便有一幕是德國嘲諷猶太人最懂得賺錢,這顯示出德國人本身對猶太人的敵視。

更深層的原因是宗教問題。猶太人大多信奉猶太教,他們不相信耶穌為彌賽亞,甚至被認為是殺耶穌的兇手;希特勒在位時亦多次利用文宣抹黑猶太人,挑起德國人對猶太人的仇恨,戲中便有主角藏匿時被德國婦人發現後,差點敗露行蹤。在當時的社會,猶太人基本上是德國人的敵人,這使一切歧視、排斥甚至迫害提供合理的基礎。

其中主角居住的波蘭城市華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三分一人口是猶太人,但基於傳統宗教的歧異,猶太人成為邊緣人。在納粹德軍攻佔波蘭後,便對猶太人進行大規模的屠殺,電影中主角的餐廳老闆朋友便在大街上被行刑;猶太人受盡歧視,如需要佩戴猶太人標籤,電影中某些餐廳不招待猶太人,以致男女主角只能在餐廳門口站著談話。

男主角和家人對這些屈辱只能逆來順受,除以上提到的一幕,主角向軍隊請求協助釋放弟弟,主角父親被德軍掌摑等事件亦反映當時猶太人對這些已見怪不怪。無怪乎之後主角父親的朋友提到他們將赴黃泉時父親的反應及男主角在避難時看到同胞捨身就義時的不理解,這亦反映為何當時猶太人人多勢眾,但最後卻被德國人屠殺的悲慘結局。

不過,電影後段男主角得到德國軍官的幫助渡過難關,以致最後活到八十歲,總算是一個開心的結局,但現實是二戰結束後,波蘭境內猶太人的史目由300萬銳減至7.4萬人,更顯出主角的幸運。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