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研究所的二三事 ── 一入研究所深似海,從報名到畢業之經驗分享!
轉眼間又兩年,研究所的日子過得飛快,在畢業之際,希望寫下一篇文章來記錄這兩年的經歷,也提供一些資訊給有興趣到台灣讀研究所的人們,廢話不多說,現在來進入主題吧!
報名過程與相關手續
回想起我報名研究所的時候還是疫情爆發的時候。那時候我透過聯合招生報名四間大學的研究所。當然,聯合招生不只於研究所,也可以報名學士、博士。這是除了以個人單獨向個別學校直接申請外,最方便的報讀研究所的方式了。在報讀前,可以先在聯合招生會網站了解希望報讀的研究所在該學年有多少名額、所需資料 、授課語言,以及申請期限。在報名之前,可以先在聯合招生會網站申請帳號。需要注意的是,報名期限與上載文件的期限或許是不一樣的(我報名當年是不一樣的),要記得不要錯過重要日期。有報名不同研究所的時候,或者會有額外的收費,因不同研究所需收取審核費,即使日後沒有錄取,或你沒有去報到,那筆費用都不會退還喔。
在報名的過程中,需要準備報名費和不少的文件,相關文件記得看清楚聯合招生會網站上的招生簡章準備,若文件有缺失,可能會導致沒關係成功報名喔。我記得我當年是到很後期才知道要辦理學歷文件驗證,甚至報名當天好像都沒有拿驗證好的學歷文件(含畢業證書跟歷年成績表)去。那時候我馬上在台灣海外聯招會-香港的FB專頁,找到海華服務基金提供的連結預約進行預約。不久後,我就成功驗證了學歷文件,並把文件掃瞄上載到聯合招生的系統上。
當然,在準備學歷驗證這一步之前亦需花很多工夫。申請人需要到學校申請學歷副本,有些學校可以線上申請,等候期少則五個工作日,多則不等,所以真的要預留時間準備文件!在收到學校通知完成文件準備後,可到學校領取文件。領取文件時表示需表示文件會進行學歷驗證,在這個時候學校會知道如何處理,當然不放心的話,可以把所需要求跟學校職員說,所需要求可到台港經濟文化辦事處網站了解。在處理好學歷文件後,記得不要打開,否則就無效了!然後就把文件在預約好進行學歷文件驗證當天拿去台港經濟文化辦事處,或者使用郵寄方式,到時候需要自行致電台港經濟文化辦事處查看文件是否已寄到辦事處。我有點忘記我是當時是用哪種方式,不過時間有限的可以選擇自取!
在完成報名相關手續後,需要等待分發結果。還想起當時我每天一有空閒就上海外聯招會的網站,看看分發結果出來了沒有。分發結果公佈後,錄取生會收到海外聯招會的電郵通知領取分發通知書。分發通知書非常重要,是日後用來申請留學簽證的必備文件。在這個時候也不需要急著去預定機票去台灣,因為還沒有完成所有的必須手續。
首先,去台灣之前需要辦理在警署辦理良民證。申請人可以依分發通知書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領取推薦函,然後再到警署網站預約辦理良民證的時間。若沒有看到想要的時間,可以定期刷新,看看有沒有人把不要的時段釋出。警署辦理完良民證會發訊息通知,在這個時候留意時間,看看要在甚麼時間前需到台灣的移民署申請居留。
下一步是先與學校取得聯繫,並等待學校的指示。學校或會寄出入學通知書到香港的住處,上面會有所需手續需要學生在入學前完成,例如申請校內宿舍或繳付學費等等。至於我個人經驗在這邊沒甚麼參考價值,因為當時我正好碰到台灣疫情爆發,所以延遲入台,因此我也不太清楚目前申請入台證的手續是甚麼。不過建議的是要先跟學校確認抵台日期,再去購買機票,因為學校會安排學生進行申請居留證必需的體檢跟其他安排,所以先不要急著買機票。
上述是我個人的經驗,不過可能跟現在的手續不太一樣,說到底還是要看清楚章程和所需文件,安排好時間去處理,特別是學歷文件跟良民證的部分。有關資訊,非常建議在FB追蹤專頁「台灣海外聯招會-香港」跟「在台香港學生互助協會」,他們都提供非常有用並最新的資訊!另外,在跟學校聯繫時,記得留意FB的陌生訊息,或許會有學長姐在FB跟你聯繫,千萬不要像我,入讀快一年才知道有學長姐曾經在FB聯繫我...
以下是讀研究所的小分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看下去~
在聯招分發中我很幸運入讀成大一間有關設計領域的研究所。在研究所讀書並不輕鬆,就算在非理科領域,學業也不輕鬆。在入學後,校方建議一個學期選科三科科目,當然,如果抱有自信,一個學期也可以選修多科,不過要注意一個學期可能會有學分上限。在非理科中,第一年並不需要急著找指導老師,因此在第一年中,更建議研究生專注於學習與滿足畢業條件上。以我為例,在研究所畢業並不只於完成畢業論文這麼簡單,亦需要在英語能力考試上取得一定的成績,或是滿足學術成就等,因此,非常建議在論文開始之前先滿足那些條件,不然當開始了論文的數據收集階段,恐怕並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準備那些額外的考試。
當開始進入論文撰寫階段,壓力隨之而起。我有兩位指導老師,而兩位老師偶爾意見不一,在這個時候身為屬下的我壓力倍增...幸運的是,當我在一位指導老師得到不好的評價後,我能在另一位老師的建議下得到安慰,這也許是有共同指導老師的好處吧。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受過不少挫折。被不少訪問對象拒絕、答應參與研究後又沒有回應、在撰寫問卷與訪問問題時未能得到老師的建議等等,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一切都需要自己去解決。我很幸運地,在收集和分析數據時,就算沒有老師進一步的修改建議,也能完成論文的內容。雖然不知道這是否是研究生的常態,但在決定讀研究所之前,還是先有個心理準備。
說實話,我在就學中途曾想過休學,因為在寫論文的時候太過痛苦,對我來說痛苦的不是寫論文內容,而是在老師真實的評價下,愈來愈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迷失、無力,心裡想著無限次,到底要怎麼寫才能讓老師感到滿意。這樣的情緒在黑暗中被放大,亦因此哭過無限次。在冷靜過後,我發現其實不用滿足指導老師的想法,因為這是自己的論文,老師們的意見參考參考就好了。
對我來說,讀研究所維持好的心態最重要,在求學的過程中記得不要迷失自己,沒有必要滿足指導老師對論文的所有意見,因為論文是屬於自己的。希望這些小分享對大家有幫助,一入研究所深似海,在考慮的時候請三思...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