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你知道其實你的腰椎快要「骨折」了嗎?|讓物理治療也投降的腰椎滑脫(一)
腰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椎間盤突出、退化長骨刺,
但還有一種原因其實可能你也有,
只是某些因素讓你我都無從得知,
最後可能必須走向開刀命運......
這一篇文章主要在介紹腰椎滑脫,內容較為「科普向」,
請耐心服用!

正常健康脊椎從側面看是一個「凹凸有致」的曲線,
其中,腰椎本身就是「向前凸」,
受到重力的影響下,本來就有向前滑脫的風險,
當椎體前方的「前縱韌帶鬆弛」及後方「小面關節結構異常」,
都可能會「檔不住」或「拉不住」腰椎,
最後造成某節(通常是4、5節)腰椎「向前位移」,
當這個力度過大,甚至會讓腰椎本身產生「骨折」(有時是意外),
進一步惡化症狀。
原因及分類


- 第一型:先天型或發育不良型 (congenital or dysplastic type)
主要與「小面關節」的先天發育不良有關,
造成脊椎無法被固定在正確位置上。
- 第二型:椎弓解離型 (isthmic or spondylolytic type)
這種類型的滑脫原因在「椎弓(lamina)骨折」:
IIa型為「疲勞性骨折」,長期負重、體重過重、姿勢不良等為主因; IIb型為「微小骨折」,原因同上,只是這一型並沒有出現位移; IIc型為「外傷性骨折」,可能的原因為車禍、墜落、跌倒等意外事件。
- 第三型:退化型 (degenerative type)
原因通常為小面關節退化造成結構不穩,好發在60歲以上患者。
- 第四型:外傷型 (traumatic type)
這裡指的是外傷造成的「椎板(pedicle)斷裂」。
- 第五型:病理型 (pathological type)
指的是如腫瘤造成的「病理性骨折」。
一般而言,腰椎滑脫的原因大多為過度負重、長期壓力、退化,
所以第二第三型是較為常見的類型。
分級

依照位移程度不同,可分為5級,
一般而言,第一、二級屬於輕度滑脫,
可先採取保守治療來減緩症狀;
三級以上為重度滑脫,建議開刀處理;
五級則為「完全滑脫」。
其實大多數得到這種疾病的是年紀較大的女性(生產賀爾蒙關係韌帶較鬆),
代表退化的因素占大部分,
但麻煩在這個疾病初期很難被發現,
保守治療通常只能「控制」而不能「治癒」,
最終還是必須要靠「手術」,
然而,手術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到底要怎麼知道自己的腰痛是不是這躲藏起來的惡魔?
得到了又該如何面對?
就留到下一篇文章再來分享吧!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
「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 .
但在這裡,希望能讓你們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
「不亞於任何其他醫療技術」、「不只是無腦操作」的專業 ......
最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請幫我在下方點擊「5下like」、「支持我」,
助我走得更遠、給我滿滿的動力繼續把好文章帶給各位居民。
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或想看的內容喔!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