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阜升土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麵包與吐司

阜升土
·
·

一位台灣人在加拿大的華人超市看到plain bread中文寫成「白方飽」大惑不解,上推(X)求教,引來許多台灣帳號大肆批評,說這個名字不倫不類,台灣的名稱應該叫「吐司」。但「白方飽」顯然是香港的習慣用法,港人如果看到此推,可能還會覺得台灣人「黐線」。

香港人寫「麵飽」而台灣人寫「麵包」,雖然字不同,但只是偏旁問題,也不到看不懂。可能以前台灣也用「麵飽」,但時日久遠,便捨「飽」為「包」,我沒有就此認真探究,但這個詞彙應該跟台灣戰後開始有北方麵食,出現「包子」的原因有關。畢竟「麵飽」或「麵包」均是從中國來的「外來語」,在此之前,台灣人都依循日本說法,叫「パン」。

如今台灣習慣稱的「吐司」,則有著更迂迴的過程。「吐司」來源的toast,本意是「烤過的麵包」,但在台灣則轉稱放在長方形模子裡烤出來,切成一片片的麵包。這種麵包香港稱「方飽」,台灣則逕稱「吐司」,不管有沒有烤過。所以近年台灣追隨日本流行出現的昂貴麵包「生ショパン」,在台灣翻譯成「生吐司」,便有種微妙的違和感─「生」的「烤麵包」?但「吐司」一名早已約定俗成,所以台灣人毫無感覺。另一方面,toast在香港翻譯為「多士」,最常見到的就是茶餐廳的「西多士」,香港人倒是沒有將名稱混淆。

麵包在戰前並不是很常見的食物,可能除了麵條之外,其他麵食在台灣都不是很普及。麵製品普及,還要到戰後台灣開始有大量美援麵粉後才開始,這當中亦包含美國開始教導台灣人如何製作麵包以推廣麵粉。但麵包在台灣終究不是主食,所以台灣麵包普遍很甜,對歐洲人而言可能更近似於甜點。後來台灣才有所謂的「歐包」,就是不會加糖,口感偏硬,還會加上黑麥、裸麥等麵粉製作的麵包,已經是很晚近的事情。我覺得台灣大抵追隨日本腳步,日本人如何吃麵包,台灣人就亦步亦趨,所以日本有紅豆麵包,台灣也有,日本有炒麵麵包、咖哩麵包,台灣就有蔥花麵包、肉鬆麵包。「歐包」這種概念,與其說是從歐洲來,可能也是受到日本的影響。

不過除卻歐包,台灣的麵包仍是偏甜,為了迎合台灣人的口感,在製作吐司的過程中加糖、奶油都是常見的作法,所以白吐司看似單純,其實除了精緻澱粉外,還有額外的油脂與糖分,並不能算是「簡單」的食物。台灣人近年因為健康因素,很多傳統飲食不斷減油減鹽,唯獨麵包一直維持高油高糖的製作模式,可能台灣人確實把麵包當作甜點理解,所以才割捨不了鬆軟甜膩的芬芳口感,跟歐洲當作主食的麵包,仍不可一概而論。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