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體內住著人類學家 01】喝杯奶茶,走踏緬甸街的另個世界

yoding
·
·
IPFS
·
想寫沅保的介紹很久很久了,每次我來,總想追著機會紀錄店家的模樣,一開始是想寫成文章推廣這個地方,但最近幾次去,每次都看到店家的面貌在改變,現在寫,是為了在它消失以前留下記錄。

喝杯奶茶,遇見緬甸

遇見沅保和這條街,是我在大學期間偶然知道前四方報主編張正,在南勢角這裡經營起小書店「燦爛時光」,順著查查到了所謂「緬甸街」。

但我是一直到第二次造訪才有機會看見,這條街在晨間時段人潮絡繹不絕的模樣,以前到沅保,多的是穿著白襯衫在廊下喝奶茶的中年男子,這種情景從早到下午兩點都能遇上。坐在位置上,側耳聆聽旁邊大叔說著我聽不懂的話,一瞬間彷彿身在馬來西亞。

廊下喝茶的大叔

在萬千飲料店林立的台北,特別喜歡沅保奶茶的理由,是他們家的茶煮的重,是我從印度回來後「奶/茶比」最滿意的一家,雖然我個人對咖啡因敏感,每次喝完一整杯後就得忍一陣子神經亢奮的後果,但我還是每幾個月就要去報到一次。上沅保喝奶茶就像探望老朋友那樣,是已經上癮的習慣。就算後來搬的越來越遠,從城市北端過去單趟就要耗我一個小時,但我也真的停不下來。幸好它也像老朋友一樣,總有新故事給我。

沅保舊時的大門,圖中的茶壺是店家例行奉上的熱茶
沅保早期的煎台,不過我看見的也可能是它的第 n 版
沅保在沖茶時,是實打實地倒入大量煉乳,因此奶茶是重乳重茶

有時故事是淺淺的,例如沅保的店面不斷改裝,起初煎台佔了大半店面,爾後煎台撤離,只剩下煮茶區和揉餅的桌子,再後來店裡裝起了冷氣,賣起了冰奶茶和其他涼飲。你知道喜愛的小店為了生存不得不捨棄它的舊貌,但你至少還能在菜單上找到殘存的文化碎片,比如沅保的奶茶品項區分了「印度奶茶、新加坡奶茶」,我猜測這和品項的調製手法有關,印度奶茶用的是「拉茶」技術,將煉乳於茶來回混合,新加坡奶茶單純混合,不過以上純屬推測,還有待考證。

有時嘴饞了點,就會加點雞肉甩餅或吐司


走在華新街,踏入另個世界

有時故事是深埋在時光裡的,例如在食物裡可以嚐到華新街上多元文化的雜揉程度,小市場入口附近有攤點心,賣著越南的綠色斑蘭葉糕和三色冰;這攤的對面則是一間平價港式飲茶,而點心攤左邊超市旁,有批發各式香料、日用品的東南亞商店;再過去一間,則是在同一條街上小小搬遷的李園清真小吃,而如果我們認真考究,這條緬甸街上還兼賣著雲南菜和泰式料理。

我慚愧地說,自己剛開始只是驚訝於此處聚集的文化種類之多,沒有去細想這些人群如何湊在一塊,直到2020年年初參加 1095 主辦的工作坊,其中有一場由楊萬利女士帶領的街景導覽,這才了解。至於其中緣由,請見萬利的「鳴個喇叭」團隊出品的說明,我就不獻醜了。

朝氣蓬勃、丹田飽滿的萬利帶著我們穿梭在華新街
隱身公園一角的小雜貨店,老闆娘應該是萬利的好朋友吧,不過沒機會打折呦


萬利強力推薦的魚湯麵,不過這碗沒有麵,只有湯。

有趣的是,街景導覽這天,萬利帶我們走到華新街時,正巧捧上當時的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造勢活動,從我們上街之初,就有路人熱心地發放國旗旗幟給我們,而當造勢車隊抵達時,準備迎接韓國瑜的人潮佔滿街道兩旁。這些人無從考證是哪裡來的,但從國圖收藏的一篇文史紀錄來看,在新北市中和區這塊地上有多達19座眷村聚落,我想這兩者之間應該有所關聯。眷村加僑民形成的地景與政治氛圍,是我這個南部孩子無法想像的另個世界。


當天跟在車隊後呼嘯而過的機車大約有 20 多輛


雙北裡充滿異國元素的小店其實不少,我剛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也碰過許多這城市生活的異鄉人,但每當我跟台北人推薦起華新街,很多人都不知道、不了解。有時想想覺得挺遺憾的,這一代人享受出國、追求文化體驗,卻不知道與我們在同一片土地共存的異文化正慢慢被消磨、改變,其實它們離我們很近很近的。

善感的我從小就想抓住時間,讓這些時刻可以被凍結,現在想來這個夢想有些奢侈了。

讓時光被凍結,一如老僑民在冬日醃起的臘肉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yoding記憶好比金魚,固執像牛,合起來變成貪吃愛散步的金牛座。
  • Author
  • More

城市現場考古隊,暨遠行鬧鈴

2021 年後回顧 :建造與清理

一段享受,但理應保持距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