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緒拉回家鄉的俚語與旋律

北漂.長住
·
(修改过)
·
IPFS
·
不論是俚語或歌曲,其讓我們記起的,是心繫故鄉的那份情感。或許人無法留在故鄉,但與故鄉的情感卻是永遠都不會消失的。

在忙碌的城市中,過往的記憶往往會在不經意的一句話或旋律中清晰起來。這些不經意的時刻有時會讓人莞爾一笑,有時卻會讓人生出鄉愁。

俚語往往用字犀利、內含情緒卻不失風趣,而兒時在家常聽到的那些俚語,更是含有當地風俗、文化的在地用語,在家鄉外的城市聽來是格外親切。

俚語一:一隻蝦猴配三碗粥

來到鹿港,不論是街邊攤販或是海產餐廳,都不難看見蝦猴這項小吃。鹿港人吃蝦候有一定的歷史,然而蝦猴一開始不是休閒食品,而是貧苦人家清粥的配菜。記得聽母親說過,有錢人是不吃這個的,只有困苦到買不起菜的人家,才會在海邊退潮時,自己到海灘上抓回來醃製做成配粥的小菜。由於很醃製過的蝦猴很鹹,非常下飯,因此才有「一隻蝦猴配三碗粥」的說法。

只是未曾想過,曾經是鹿港生態圈的一部份,現在卻因大量被捕抓再加上環境出問題,產量大不如前,還需另闢保護區培育才能保有蝦猴。

俚語二:鹿港施(死)一半

小時候聽這句話,不懂它的意思,以為是咒罵人家的話。長大點才明白,原來是在形容「施」為鹿港分佈人數最多的姓氏,除此之外,施姓人家還財力雄厚。民國六十七年,板橋三房兩廳的物件花九萬元可以取得,而民國六十六年(西元1977年)鹿港施姓宗親們便籌到一千萬款項,蓋出四層高樓的「施姓大宗祠」。

當年在樸實小鎮上,它確實是一棟突出且氣派的建築呢。

俚語三:施黃許、赤查某

這句俚語指的是,施姓、黃姓、許姓為鹿港人數最多的前三大姓氏,表示家族人多有靠山,因此出自三個姓氏的女孩子都比較兇。以這狀況還延伸出另一個勸世俚語即「娶到施黃許、敬若天公祖」意思是建議娶到該姓氏的人家,要好好對待她們,若讓女孩子受了委屈,靠山可是不會坐視不管的哦!

後來想想這話似乎真有些道理,小學班上有一位姓施的女同學,住在我家附近,偶爾放學我們會一起走路回家。別看她個子小小的,但卻很兇!兇到連班上男同學都會讓她三分呢。 

80年代的前衛歌曲:「鹿港小鎮」

提到鹿港有誰不知道羅大佑於1982年發表的「鹿港小鎮」這首歌?羅大佑把這離鄉遊子的心情詮釋得那麼到位,好到讓人誤以為他是鹿港人。事實上他來自嘉義,這輩子也只到過鹿港兩次而已。

這首歌描寫的是台灣經濟起飛時,許多抱著希望的年輕人,從鄉下來台北打拼那無所適從的心情。其靈感源自於羅大佑學生時期,在修車行遇見的年輕修車師博,告訴他的故事。而修車師博便是從鹿港到台中工作的人

2020年8月,羅大佑舉辦「下鄉巡迴」演唱會時,特地來到鹿港,並在鹿港天后宮前演唱這首「鹿港小鎮」!現場光這前奏一下,瞬間便挑起了遊子情緒及面對世代改變的拉扯,更何況影片中拍攝的是家鄉熟悉的角落….。

「下鄉巡迴」@鹿港Live演唱會

不論是俚語或歌曲,其喚起的是離鄉人心繫故鄉的那份情感。或許人無法留在故鄉,但與故鄉的情感卻是永遠都不會消失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北漂.長住透過寫文字的方式,自帶濾鏡地紀錄觀察到的生活點滴。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