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天真的故事糖衣下的硬道理

灣那
·
·
IPFS
·
90分鐘就能讓觀眾滿足和享受的電影,為什麼要花更久的時間?
杉谷莊吾2017所創作的日本網路漫畫。平尾隆之電影化於2021年春季上映。

喜愛電影龐波小姐作為一部日本動畫,大致說的是一群電影工作者的奮鬥。

故事的起頭設定:天才製片人龐波小姐;故事接近高潮之處:拍攝資金不足而用即時轉播來募資,大方銀行家願意協助電影人夢想成真;電影結尾,新人導演吉恩領悟到修改及剪輯作品的硬道理:捨棄才能聚焦,得讓觀眾在90分鐘目不轉晴。最後結尾,作品裡的虛構電影《大師Mr.》得到叫座又叫好的童話結尾。

但,《大師Mr.》最後成品裡,捨去那些什麼片段?72小時拍攝的內容怎麼凝練到90分鐘?怎麼大刀闊斧地砍了多餘的畫面,最後呈現的作品精采到什麼樣子,我們觀眾看完後一點也不清楚。

以上,是第一時間看完電影的內心murmur。

一段時間後,回想故事之初,新手導演吉恩踏出助理的電影工作是,15秒預告的剪輯,他心心念念要吊足觀眾好奇的胃口,畫面可能留下各種暗示(餌),在極少的畫面裡刺激觀眾心理,產生出最高的期待。

所以虛構電影《大師Mr.》怎麼會讓我知道得一清二楚呢?

又,電影中的電影,虛構作品《大師Mr.》是一個指揮家要挑戰古典音樂中詠嘆調的過程。詠嘆調即獨唱曲,象徵作品之於創作者是一種獨白,一套向觀者掏出內心真實情緒的過程,對自己不夠真誠也就是對觀眾表演的走味。這個概念是我欣賞的其中一點。

看完《酷愛電影的龐波小姐》即便內心有不少覺得情節有些天真、簡單化詮釋拍電影一事,但裡頭出人意表的對白設計,此時我心裡仍會回想著。

簡摘如下: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才不選,偏選我當龐波小姐的助理呢?
因為吉恩你是這群人眼神最沒有光采。

這樣的眼神在龐波小姐的想法是是與社會格格不入的特徵

逃離現實的人,會在內心裡創造只屬於自己的世界。脫離社會的精神世界的深度與廣度,反映出的正是一個創作者有多少潛力

換句說,他們的內心為了承受遠離社會的痛苦,內在會產生活絡的精神活動,這精神的能力可以成為創作者的動力。

幼女身形龐波小姐輕佻地笑著 :過得很滿足的人,對事物的想法就會變淡。
這番有點挑釁的言詞,有點暗示不幸能滋養創作。
但我認為兩者不是絕對的關係,而是機率的關係。過得悲慘的人,最慶幸內心有積藏改變命運暴發力。若不幸的程度如超出當事者能承受的範圍,執著不幸之路是相當危險的。

正在看(或看完)這篇文章的你,
願意以90分鐘的觀影經驗,來體會一場Story teller 的爆肝旅程嗎?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