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孩子
二十年前我在美國唸幼兒教育,在幼稚園實習時,課室裡總有一兩個憤怒小孩,每天輪流情緒崩潰,輕微時會憤怒地向老師和助教罵髒話,嚴重時會出手打人。
課室裡憤怒的男孩
那時,有一位四歲男孩幾乎每天都爆發憤怒。課室裡天天重複發生著這樣的事:
老師叫男孩跟指令做某件事,他不做,於是助教指責,男孩因而憤怒,口出惡言,然後助教變得憤怒,再指責,男孩因而更憤怒,動手打人,助教就更嚴厲對待孩子,務求令他停止。
當時那位老師,說話溫柔淡定,看似能冷靜應付。她常對憤怒小孩說「我明白你很憤怒」,然後給予他「選擇」,例如「現在大家要排隊去音樂室了,你可以選擇現在自己排隊,或是我牽著你排隊去。」但當孩子拒絕時,她就會說「如果你選擇不排隊,那你今天就沒有小息。」當時我認為老師的做法比助教好,因為她至少沒有怒罵,也有表達同理和給予孩子選擇,但我總是感到有些不對勁,卻又說不出來。
情緒管理?
事實上,孩子的行為沒有改善,憤怒也愈來愈多。老師跟學生談「情緒管理」時,準則就是發怒會被罰,不哭不鬧就會被誇讚。老師也有教導控制情緒的方法,例如用言語表達挫敗感、離開現場去冷靜一下等等,但諷刺的是,助教被學生激起憤怒時,也一樣出言指責羞辱,不能平靜表達自己的挫敗感。
最後事件「平息」的方法,就是把孩子轉介去精神科醫生,給他服用鎮靜藥物。
當時我不認同這做法,但我只是個實習生,沒有決定權,我能做的,就只是盡心去陪伴那男孩,課後跟駐校的兒童心理學家討論,也因而一直學習怎樣面對孩子激烈的情緒。
孩子憤怒的惡性循環
後來我在其他教育機構跟不同的憤怒小孩相處,我才明白有些「憤怒管理」的技巧費力不湊效,是因為欠缺了最重要、孩子最渴求的一環:感受被同理和接納。
其實那憤怒小孩只是內心受了重傷,跟大人的互動跌入惡性循環裡:
(見圖一淺橙色部分)
因家庭裡感到不被愛、不被接納、沒有自主能力、自信心低落,孩子長期內心受傷 ,老師命令他,他感受到威脅,以反抗來保護自己,助教指責,孩子感到更受傷,憤怒對抗,接著助教指責升級, 孩子受傷更重, 憤怒也升級 ,出手打人,或表面屈服,內裡累積憤怒,變得更仇恨,然後助教更強硬對付, 孩子內心又再受傷。
這循環下,即使孩子表面上停止了暴力行為,但他們內裡往往建立起壓抑和自責的應對模式,或累積憤怒,久而久之發展出兩種性格 ——一是退縮、沒自信、懦弱;二是因累積憤怒而變得過份敏感, 動輒發怒,生氣就大爆發, 無法學懂健康地自我調節憤怒。
實踐「輔助模式」,連結孩子的心
澳洲心理學家Robin Grille在《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裡指出,最進步的現代教養方法為「輔助模式」,最終目的是連結孩子的內心,明白孩子的自然生理和情感需要,注重孩子的情緒智商發展,支持他們發展成獨特的自己。
這模式打破慣常的「好壞」道德標籤,而是教導孩子注意他人的界線,明白自己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輔助模式下,大人放下對小孩慣常的批判,例如「搗蛋」、「作對」、「懶散」,不旨在誘使孩子符合大人期望,而是以更深的同理心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需要。
在這前提下,即使我們不認同孩子的行為,也接納孩子的情緒。作者表示,三四歲孩子控制原始情緒的頭腦部分還沒有全面發展,因此他們未能靠自己調節強烈的情緒。我們必須謹記,孩子是透過被對待的方式來建立應對情緒的模式,若大人在孩子有情緒時,能以情感共鳴,同理接納感受,明白他們心底裡的渴求,他們才能建立起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同時,我們以不辱罵不威脅的態度設立界線,讓他們心悅誠服學到尊重他人的界線,共同創造出雙贏局面。
接納孩子不是口號
了解輔助模式後,我才明白那位老師的「溫柔」方法,原來也沒有真正在當刻同理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本身。真正同理孩子,是一種內心能代入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事件的狀態,並不只是「我明白你」的句子;真正接納孩子,是一種沒有厭惡、對立、控制、角力的狀態,情緒不受掀動地深層了解對方的內心,像大家坐在同一條船共同解決問題的態度。而老師那句「我明白你很憤怒」其實只是鋪陳接下來的威脅和控制 ,無論語氣多溫柔,孩子感受到的,就是「如果你不服從,我就懲罰你或剝削你」,他們的傷痛和需要沒有被聆聽。如果溫柔而堅定當中少了跟孩子的連結和接納,也只會淪為包著糖衣的操控技倆。
另一個憤怒男孩
近年,我在香港當老師,有次,有個五歲男孩動輒發怒,其他小朋友碰了他的玩具一下,他就大發雷𩃀,追著他人狂罵,想要打人。
當時我隔開他們,他打不到小朋友,就打我。我記得自己憤怒時,也有股怒氣從體內想衝出來,我知道那感受和需要,於是同理他:「我看到你很生氣,小明碰了你的玩具,你不喜歡,很生氣啊!他沒有經你同意就碰你的東西,讓你很生氣,是嗎?你打我我會痛啊。」其實當時我並不肯定他為何那麼憤怒,我只是猜測他想保護心愛的玩具,嘗試幫他說出感受。
憤怒小孩大吼:「他是故意要弄壞我的玩具!」
當時我並不認為別人是故意想弄壞玩具,但我還是站在憤怒小孩那邊,和應他:「是啊?假如我覺得別人是要故意弄壞我的東西,我也一樣會很憤怒!難怪你那麼生氣了。」
同時,我半牽半拉跟他走到學校戶外遊樂場的角落,給他營造一個安全的釋放情緒空間。我陪伴著他,順手拾起地上的塑膠棒球棍給他。他一邊怒吼,一邊大力揮棍打向地上。我在旁輕輕表示:「我們在這個空間把憤怒釋放出來吧,我們不傷人不傷自己,試驗不同方法釋放那不舒服吧。」
許多時候,我說的句子未必有什麼作用,而是當我心裡沒有批判,沒有想著要改變孩子,而是帶著關心他感受的心態陪伴他們經歷憤怒,就像陪伴一位同輩朋友的態度,孩子就比較快會安頓下來。
憤怒背後的憂傷
有時,孩子釋放情緒的過程中,會突破憤怒,進入更深一層的情緒:憂傷。這時,他們的防衞、攻擊力、猛烈的表現會完全卸下,靠在我懷裡痛哭起來。憤怒小孩哭著說:「弟弟每次都弄破我的玩具!他永遠不會被罰!我做什麼都會被罰!嗚嗚…...」這時候,我通常只是抱抱孩子,陪伴他,表示明白。
待孩子完全平復心情後,可能是幾小時,或是隔天,我才會跟他們討論事件。我們會談談有哪些做法有助釋放情緒,情緒爆發時內心有什麼渴求,有哪些部分要注意,可以做什麼建設性的改變等等。
這些討論環節裡,常常能聽到孩子心坎裡的聲音 —— 覺得父母偏心弟弟;感覺自己隨時會被遺棄;感覺自己沒有力量,害怕被欺負;覺得自己無論怎樣做,都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愈去了解他們,就愈明白他們的憤怒往往源自更複雜的家庭問題,但社會的普遍期望卻是要求孩子要「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其實很不合理。
要真正解決孩子的憤怒,大人的心理狀態才是關𨫡。想孩子能建立健康的自己調節情緒能力,必先由大人開始,了解憤怒、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才能真正接納孩子的憤怒,打破惡性循環,建立起健康自我調節情緒的迴路。(見圖錄色部分)
封面圖畫by Shan Lee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