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很像被夾在兩個平行時空之中

學展
·
·
IPFS
·

昨天下午落地,今天算是在上海的 Day1。這趟的重要行程是體驗中國的「無現金社會」,所以在昨天晚上辦完手機門號後,今天接著要辦一個中國的銀行帳戶,有了帳戶、有了金融卡,才能在很多app上完整完成實名制的驗證。

經過多方諮詢以及出發之前做的功課,原本以為只要有「台胞證+中國的手機號碼+居住地址(可填酒店地址)」就能順利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但今天早上的經歷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從辦理銀行帳戶到後續完成驗證app的這段過程中,我作為一個「不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有一種「被夾在兩個平行時空之中」的感覺。

今天一早一連跑了建設、興業、工商、中國、招商等五家銀行,中間還莫名其妙的成功「試騎」了未驗證通過的ofo,從南京東路地鐵站到外灘,最後終於在外灘的光大銀行成功辦好帳戶。

我在這五家銀行被拒絕的理由是「沒有薪資證明」和「沒有固定地址(不可填酒店地址)」。

在光大銀行,門口的行員同樣請我先拿出身分證,我拿出台胞證後,行員問我「是來工作還是來學習的?」基於強烈想要達到考察目的的動機,我說了我是來學習的...... 但他也沒要我拿出學生證,就把號碼牌交給我,請我到櫃檯前等。

輪到我時,辦的時間大概才20分鐘,要填的表格資料也只有「地址」和「手機號碼」。地址很明顯就是酒店的,因為是在陸家嘴的世紀大道上(哪個交換生或留學生會住在這種地方?),不過行員也沒多問什麼,只有請我脫下眼鏡讓他對照一下台胞證上的照片(辦手機要拍照,但辦銀行帳戶不用?這標準我真的不懂呀。)

總之經歷千辛萬苦終於得到一個銀行帳戶了,而且完全不用手續費,我存了400RMB進我的帳戶,然後將銀行卡綁定微信和支付寶,打了200進微信、打了100進支付寶。

由於我臉書上一大堆朋友都告訴我:

只要台胞證+手機號碼就行了!
地址可以填酒店的!
換家銀行就可以了!
換間分行就可以了!
換個行員就可以了!
甚至還有人說他在2012年在中國建設銀行開戶時,什麼證件都不用的......

但我經歷的卻沒大家說的這麼順利。

這是我第一次親自感受到「台胞」這個身份的特殊性。

雖然不是第一次到中國(上次也是來上海),但之前也就只是辦台胞證,兩次在入海關時都是走「外國人通道」,所以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可是我這次辦銀行帳戶的過程,有人說台胞要辦很簡單,但我這個台胞卻很辛苦,到底祖國是真的特別照顧台胞?還是?

(不過我沒有比較過「外國人」跟「台胞」的待遇差別就是)

還有另一個類似的小插曲發生在mobike。

微信錢包有內建一個 mobike 的入口(應該就是小程序?)。但按下登入後,發現這個入口只讓擁有「中國身份證」的人使用,「無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請使用摩拜單車APP進行註冊」...... 哎,台胞證都能辦手機門號、銀行帳戶、用app訂高鐵票了,為什麼區區一個共享單車的入口卻用不了呢?雖然是小事,但這也是我對於「中國政府和中國企業給台胞待遇」感到不解的一處。

雖然這些經驗都只是很個人的,但給我的靈感是,好像應該要瞭解一下:就整體中國對台政策而言,撇開那些關於虱目魚和水果的個別產業政策讓利,這種「從整體制度上調整“台胞”的法律地位」,近年來有什麼改變?為何改變?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