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我一生的十本書」系列(八)
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 著,曾偉禎譯︰《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Film Art : An Introduction)第八版
從小已經愛看電影,但到大學才正式發展出深入的興趣,到如今竟也有幸成為了影評人。不過這兒要說的不是對電影的愛,而是大學時代前後就著對電影的興趣而開展的閱讀入門。
初進大學,揀宿舍,選了較文靜而較少人的。深夜無人用消閒休息室,我常獨個兒佔用那兒的大電視和影音設備,享受電影的樂趣。當時圖書館的影碟庫存不算極豐富,但對少年的我已是眼花撩亂。不過剛開始每晚都看一兩部電影的生活時,其實發生了一宗糗事︰聽說《危險人物》(Pulp Fiction,1994)是後現代邪典經典(我那時也不知是甚麼意思,只意會到是比較新奇過癮的吧),借回宿舍看,那影碟是 AB 底面兩面的,但我笨得先看完了 B 面,才知道反轉了影碟,於是這部著名的非線性敘事作品,我首次看時,是自行再打亂了敘事次序,亂上加亂,如今回想也是好笑。
因此,當時我感困惑的問題是︰一、碟藏如山,今晚看哪一部好呢?二、我不要再那麼笨,想對電影有多點了解。那時自己的閱讀興趣仍在文學,沒看過電影書,資料都在網上找,初期是看 IMDB、AFI 等資料庫,其次是台灣的網頁,那個流傳多年的「台藝大電影系百部必看電影清單」(也不知從何而來的)是重要參考,但其實更常看的是香港的「史丹利五」、台灣的「老人痴影症 舊時代影攤」、大陸的「木卫二」那一類博客文章,有淺有深,看得很雜,其實自己沒有深入研究。
是後來才看到羅渣伊拔(Roger Ebert)的影評,圖書館有其著作,那時才剛接觸費里尼與史高西斯等大師,他的《The Great Movies》是很好的影評導讀,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電影雙周刊》當然也是重要的啟蒙,但直至幾年前為了找資料,才認真掃讀過八十年代的《電影雙周刊》,大學時的我只是閒時看一篇半篇而已。
渾渾噩噩就大學畢業了,對電影的興趣卻日益加深。大學時在 Xanga 寫觀影紀錄,但只限於紀錄而已,感想通常寫不到數行,大概在畢業後,基本上不再耽於【金庸茶館】網站的版務與筆戰後,才慢慢開始在 Yahoo Blog 認真寫點觀影後感。那是 2007 年,我第一次追影展(羅維明策劃的「世界電影經典回顧 2007」,主題是「超現實主義大師路易士.布紐爾經典電影回顧」),從此愛上布紐爾,視之為我的「電影聖三一」(其餘兩位是希治閣與布烈遜)。這是改變我人生的大事︰那時候在網上找布紐爾的影評,最使我觸動的影評人,不是哪位前輩,而是安娜(那時他未用此筆名),他的文章〈I'm now a SURREALISTTTTTTTTTTTTTTTTTTTT〉,至今仍很記得,直至現在,我常常認為自己寫過的影評文字,沒一篇能令自己有這樣的觸動的。更使我震驚的,不是後來我發現這位安娜不是女性(笑。這不是真正重點啦),而是後生可畏︰原來他只是個中六的學生﹗布紐爾的影象、安娜的文字、偉大的電影世界,使我明白到繼續雜七雜八地看,其實也沒有太大意思。不久從安娜處引申發現舒琪當時的博客【只要有電影】,追蹤久了,也學到很多很多,從此開啟了新天地。再隔數年後,有幸與舒琪和安娜等人認識,那是另外的故事了。
因此認真想看看有系統的理論讀物。讀不少香港和西方電影文章,常見到大衛博維爾的名字,順理成章,就買了他的這本教科書級著作的中譯版拜讀。他的 historical poetics 和 neoformalism 進路,也剛好很對我的口胃。讀過此書之後(我買的是第八版中譯本,近年又漂書得到第三版的英文原著),此後這十餘年才慢慢多讀其他電影書,與及其他有關評論的論著,是以若說大衛博維爾才是我的真正啟蒙,應該不算誇張吧。大衛博維爾的學說與影響、他與香港電影的淵源,此處難以詳說,但識者皆知,也不必多說吧。有批評謂香港實體報刊的影評文字,常提到「電影美學」,其實往往缺乏理論的梳理,意旨不明,學理根源又嫌偏倚、沿舊(此處指向大衛博維爾,與及新浪潮以降的作者論),我只同意一半,但不宜在此開展討論了。當然,看電影,不只一門方法、單種角度,自己近年也漸漸開拓其他閱讀和思想路向,但大衛博維爾的影響始終深刻。這不是廣告文,但也不妨順帶一提︰「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將會出版大衛博維爾著,何慧玲、李焯桃譯「增訂版」《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增訂版新加了兩章及兩個附篇(「無間道」三部曲及杜琪峯專論),大家不宜錯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