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世界的情書: 關於自由
前些日子我寫了一篇文章《如果自由有最佳額度限制呢?》,在評論區得到一個回應讓我很開心。同時,我也發現關於自由定義這個論述我沒有寫得很完整,所以我想再寫一篇關於自由的定義的文章,並且把我的論述補充得更完整一些。
首先,談到自由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應該是彌爾的這句「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範圍,才是真自由。如果侵犯他人的範圍,便是不自由」,我想用這句話當做開頭,補充一些我自己的觀點,然後修正這句話。
- 自由跟平等無法並存,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自由。
自由的存在勢必傷害平等—有些人或是說有些國家的先天優勢比較缺乏,在同樣的自由競爭之下,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因此,自由可能導致不平等或不道德。那麼,什麼是真自由呢?大企業和小農民合法的公平競爭,算是真自由嗎?富二代頂著高學歷光環合法的和農村孩子公平競爭工作,算是真自由嗎?如果這個世界的財富及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持續被默許存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真自由嗎?自由和平等該如何抉擇? - 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自己的自由(或意志自由)才是真自由。
簡單的例子:沉迷於吸毒、酗酒、網咖、愛慾等的人,是不自由的,因為這樣的行為傷害了自己的精神自主和行為自主。這部分我想補充的是意志自由。意志自由和自由意志是不同的,下面先為這兩個名詞作簡單的解釋:
- 自由意志:自由意志(Free will)是能在各種可能的方案中進行選擇和決定行動的能力。例子:選擇殺人或不殺人(法律上判定是否有殺人故意的依據是依照證據或當時的情況,被告是否有選擇殺人或不殺人的自由意志並且故意的選擇殺人。自由意志也是精神病患可以除罪的原因,因為精神病患喪失了自由意志,不具有故意地選擇殺人的動機。),另外像選擇要吃蘋果或是柳橙等簡單的選擇也是行使自由意志的例子。
- 意志自由:意志自由指的是理性地超越自我意志的脆弱面,進而有能力輕鬆地以理性主導意志的能力。意志自由始於自律而終於「從心所欲而不踰矩」—孔子《論語》。關於行為自律這裡有幾個簡單的例子:減肥、戒菸、戒酒等。而情緒自律或者說精神自律,是我觀察到目前社會科學比較少探討的問題,也是我主要想分享的部分。
精神自律或情緒自律包含像是情緒管理、焦慮依戀或逃避依戀等因為過去創傷導致的一直未被妥善解決的心理問題,從而影響了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和親密關係維持上的問題。例子:越是對自己冷漠的人就越在意...、喜歡年紀和氣質向爸爸一樣的人...、或是特別容易生氣或悲傷,情緒起伏很大、或是疑心病很重、沒有安全感等,這些看似比較無關緊要的問題,事實上也是阻礙我們邁向內心自由甚至得到快樂的一顆顆大石頭。
精神自律或是情緒自律等問題,無法透過強迫自己而達成目標,它不是減肥計畫或戒菸計畫,需要從認識自己的內心或是情緒變化開始,學習跟自己不了解的內心相處、溝通,從而達到內心的自由。
最後,我想分享藏文對自由的定義給大家參考,與中文和英文的定義"做想做的事的權利"很不一樣喔。
藏文的自由是རང自我和དབང 掌握這兩個字的結合,意思就是自我掌握(自律)。藏文有一句古老的諺語是:རང་ཉིད་ཚོད་འཛིན་ནི་སྤྲོ་སྣང་དང་གཞན་གྱིས་ཚོད་འཛིན་ནི་སྡུག་བསྔལ། 意思是掌控自己是快樂,被他人掌控是痛苦。因此藏族人跟華人和西方人對自由的定義不太一樣,他們認為心靈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你覺得呢?
希望大家都能趨近於心靈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