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的紀錄《轉捩時刻:9/11與反恐戰爭》

祖先暴青筋
·
(edited)
·
IPFS
·
當「紀錄」9/11事件僅僅是讓生還者重複描述「那一天」,為了重複記憶而紀念,那麼,美國人面對9/11事件時的提問,「他們為什麼討厭我們?」,也就不太重要也無需回答,反正「他們」還是「他們」,「我們」仍是「我們」。對許多美國人來說,2001年9月11日也許就如同琥珀裡的昆蟲,成了一個只供鑑賞、沒有前因亦無後果的真空時刻。

今年是9/11事件發生後20年,大量的紀念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中。美國人面對過去的戰爭時,總說「不能忘記」,例如紀念「珍珠港事件」的儀式,總是重複同樣說詞,珍珠港紀念館禮品店的明信片、鑰匙圈、T恤,也常見Never Forget的字樣。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是由於日本帝國海軍攻擊當時美國海軍的夏威夷領地珍珠港基地*,在9/11事件之前,那是距離美國本州最近的攻擊。1941年12月7日至2001年9月11日間,美國策動且參與的戰爭不計其數,但這些事件總是在美國國土之外。當攻擊發生在美國本州時,而且在可說最能象徵美國精神的紐約與華府,美國人除了震驚更是憤恨,與其說是「不能忘記」,不如說是「絕不原諒」。

近日,Netflix也推出紀錄片《轉捩時刻:9/11與反恐戰爭》(Turning Point: 9/11 and the War on Terror),分成5集,圍繞著9/11攻擊事件,試圖還原事件的前因並追溯其後果,也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全球性「反恐戰爭」。然而,當多數美國人仍沈浸在不能忘記也絕不原諒的9/11「國殤」內,「紀念」的實質意義遠大於「紀錄」的表象,而無論是紀念或紀錄,都是為了美國。

Turning Point: 9/11 and the War on Terror, Netflix

以紀錄片第一集回溯的歷史來看,《轉捩時刻》提供觀眾的是以美國為中心的敘事。根據影片的歷史敘事,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阿富汗人民挺身對抗,美國在全球冷戰之際,提供武器給阿富汗戰士——言下之意是,美國所作所為僅是時勢所趨,卻「不小心」養出了賓拉登怪獸。影片接著說明賓拉登如何結合宗教與政治動員伊斯蘭教徒,放大賓拉登的反美言論,如指控美國覬覦伊斯蘭的土地與石油等——說得好像美國從未在意過中東的油田,都是賓拉登造謠生事、煽動人心。在此敘事中,蘇聯首先攪動中東局勢,美國「被」帶進戰局,接著,賓拉登成了徹頭徹尾的反美份子,著手實行攻擊美國的計畫,但美國卻忽略了賓拉登的言行與佈局。這樣的敘事暗示了美國是無辜的,都是「不得不」與蘇聯對抗、「不得不」提供武器給極端主義者,而「反美壞份子賓拉登」透過9/11攻擊達成了他的終極目標。藉由這樣的敘事,《轉捩時刻》從一開始就加強了美國僅是受害者的形象,彷彿美國從未因自身利益介入中東地區。無辜如美國人於是不解:「為什麼他們討厭我們?」

在美國中心史觀的基礎上,《轉捩時刻》當然也是以美國人為主角,尤其是9/11事件的眾生還者們。第一集採訪多位2001年9月11日在世貿南北兩棟大樓的人們,剪輯了劫機之時、攻擊事件前後以及大樓崩塌的語音與畫面,帶領觀眾「重返現場」的意圖明顯。第二集將場景轉至華府五角大廈,採訪生還的美國軍方,同時說明小布希如何反應,「反恐戰爭」即將開打,「天佑美國」勢不可擋。第三集訪問多名消防員,其中包括殉職人員的子女。第四集採訪曾參與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士兵,指出美軍的無謂行動,影片傳達出的反戰訊息多半囿於美國視角,如失去同袍、無意義的浪費資源等,美國退役軍人也直白說:「美國人不在乎阿富汗。」第五集以美國非法入侵巴基斯坦、宣稱成功擊殺賓拉登為開頭,緊接著是畫面中吼著「天佑美國」、慶祝敵人已死的美國人們,影片旁白提醒觀眾,在當時,阿富汗戰爭仍是進行式。

這些畫面與聲音,對經歷過2001年的美國觀眾來說並不陌生,對當時還沒出生的觀眾來說,則更加深了9/11對美國造成莫大傷害(而那不是美國的錯)此一印象。在9/11事件生還者為大的敘事中,《轉捩時刻》可說是適度地反戰、適度地批評美國政府的部份決策,但是整體而言仍緊扣著以往的「9/11事件」敘事:美國因全球冷戰「不得不」加入中東戰局,美國「不小心」養出恐怖份子,美國毫無準備遭受莫大攻擊,承擔國殤的同時決定硬起來反擊,「反恐戰爭」確實有許多問題但美國終究成功擊殺頭號敵人賓拉登,拖延已久的阿富汗戰爭不算成功,但這也不全然是美國的責任因為牽扯上的因素實在過多。總歸一句,在紀念9/11事件仍顯可貴且不斷再製的2021年,《轉捩時刻》沒有獨到之處,仍是事件的主流再製。

但《轉捩時刻》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在美軍無人機仍持續濫殺阿富汗平民的今日,《轉捩時刻》指出無人機如何在2009年歐巴馬任職期間,早就成為美軍慣用的手段,當無人機的部署數量上升,被「誤殺」的阿富汗平民數量也跟著大量增加。影片也納入20年來美國輿論內的少數異議,例如在2001年即反對總統權力擴張的非裔美國眾議員Barbara Lee、因不滿美國政府罔顧關塔那摩囚犯權利而辭去軍職的Jason Wright。再如《紐約時報》評論所說,《轉捩時刻》訪問了阿富汗政府官員、阿富汗平民、甚至塔利班領袖等以往較少見於9/11事件相關影像的人物,也可謂難得。

但《轉捩時刻》最後又回到生還者身上,在第五集尾聲讓他們再次述說他們的「那一天」,覆誦著「不要忘記」。當「紀錄」9/11事件僅僅是讓生還者重複描述「那一天」,為了重複記憶而紀念,那麼,美國人面對9/11事件時的提問,「他們為什麼討厭我們?」,也就不太重要也無需回答,反正「他們」還是「他們」,「我們」仍是「我們」。對許多美國人來說,2001年9月11日也許就如同琥珀裡的昆蟲,成了一個只供鑑賞、沒有前因亦無後果的真空時刻。

* 對夏威夷原住民來說,「珍珠港」應作Pu‘uloa。1875年,面對來勢洶洶的資本主義大浪與打著「自由貿易」的美國商人,夏威夷王國與美國政府簽署《互惠條約》(Treaty of Reciprocity ),夏威夷出口至美國的糖及其他產品不再需要關稅,美國得以在夏威夷投入更多資本、加速發展貿易。當時已有許多夏威夷人批評該條約罔顧夏威夷王國主權,後來論者認為此條約為美國併吞夏威夷一事鋪好了便道。藉此條約,美國獲得原為原住民聖地Pu‘uloa,並自1887年開始不再讓夏威夷人使用該地,至今,美國太平洋艦隊仍據「珍珠港」為母港。

關於夏威夷我們下次再做視頻(沒有)給大家講解(可能有)。


* 《紐時》評論:James Poniewozik, "Is 9/11 a Day, or Is It an Era? " 內文提及非裔美國導演Spike Lee拍攝的紀錄片NYC Epicenters: 9/11 → 2021 ½ (2021) ,可能更有看頭:儘管聚焦於紐約,Lee提供一個大於2001年9月11日「那一天」的框架,不再侷限於「紀念」,而是以更繁複的視野(如種族衝突、全球疫情等),帶領觀眾理解美國紐約。預告片:

NYC Epicenters: 9/11 → 2021 ½ (2021) | Official Trailer | HBO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祖先暴青筋新聞摘譯,新書資訊,新的語言,新仇舊恨,新瓶舊酒,新陳代謝,新不了情 -- Angry Ancestors and Deranged Descendants ご祖先様に怒られた話 * 你祖先在看你,你阿公阿嬤都在看你。
  • Author
  • More

台北電影節口袋片單——《海邊的女人們》

美國撤軍阿富汗(六)

美國撤軍阿富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