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942-2022
说来惭愧,我第一次知道80年前的河南大饥荒,确实是在冯小刚的电影《1942》里。
和很多人一样,我印象最深的也是王子文演的那个富家千金,一开始珍爱小猫,宁可把自己的口粮给它,后来还是把猫贡献出来,自己还喝了猫汤。最后,她主动卖身留在了陕西,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如果不是郑州富士康,没有多少人会再次想起这部电影,想起那段饱经苦难的历史。
十月中旬,恰好一个家人从河南过来,说起了当地的疫情,给出的数字跟“谣言”里富士康的确诊数字差不多,但地方却不是郑州。那时我开始知道,对于河南的疫情,我们看到的甚至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后来,听到了洛阳静默的消息,问了几个老家在洛阳的朋友。大部分都说不太清楚本地疫情,只知道郑州很严重。后来得知,洛阳也有了方舱。
我没有快手和抖音这些短视频应用,但跟一个郑州的同事比较熟。去年暴雨那天,他被困在了自己新装修的房子里,不敢开车回家。最近他也被封在家里了,渐渐开始在朋友圈里转发当地的照片和视频。一开始是一群工人冲击工厂大门,到后来成群结队的人从富士康工厂里逃出来。在北方深秋时节里,那群年轻人背上行囊,沿着那片生他们养他们的苍茫的黄土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徒步跋涉回乡。
就像80年前他们的先辈一样。所为的,不过生存而已。
发生疫情之后,维持一座20万人的工厂有多难?
一个朋友告诉我,之前他所在的城市里有一个几千人的工厂里出现了疫情,他们单位是支援单位之一,于是他们每天去那里帮忙送水送饭、维持秩序。后来听说,有个其他单位的人本身就有基础病,加上太累,猝死了。
郑州同事在转发工厂的视频时也说,两边都没错,都是被逼到这份儿上的。
今年上半年,河南发生了村镇银行、烂尾楼、红码等等骇人听闻的事件。7月底我做了一个采访,但最终没有跑赢禁令,没能真正问世。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一个买到郑州烂尾楼的河南本地年轻人说,如果村镇银行和烂尾楼这件事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对郑州大概会万念俱灰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可能没想到,还有富士康等在后面。
直到现在,有曾在河南村镇银行买过理财、政府垫付后已经取出的人,还会三天两头接到老家和所在地的电话,还会在检查站被卡住,需要当地确认。
我总在想,山东和河南,这两座仅次于黑龙江的粮食大省,更是人口大省、高考大省,同时也是网络社会里被嘲笑最多的省份,它们代表了在高铁飞机、摩天大楼以外,当代中国跟东亚农耕文明仅剩的一些联系。那些蒙昧、封建与固执的面孔,本身就与沧桑和忧患相伴而生。
整个上半年,因为工作原因,我一直在每天跟踪各地疫情的变化。不过,从9月底,因为非常显而易见的原因,这项工作被永远叫停了。
昨晚看到一篇写郑州富士康的文章,说到媒体给富士康确诊数字辟谣,一位工友骂道:“最鄙视你们这些做新闻的,真话都不说,假话不少说。”
我都想给他鼓个掌。骂得好,骂得对,我们有一个算一个,该骂。
谁也不无辜。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