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至今我还记得一个场景,2013年的春天,我工作的第一年,有一个周末要值班,前一晚正好一个姐姐叫我过去陪她待一晚上。一大早7点多,我从金台路地铁往磁器口赶,到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用手机听他第一次答记者问。
当时我正在读陈文茜写的《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我听着听着就想,过去的十年整个中国经历了什么,而我们又经历了什么。未来,我们的命运在他们的手上,我们只能依靠他们,去顶住外面来的大风大浪。
到2023年的春天,他的老师厉以宁去世,我写了一篇对旧时代的回想。其实更想写到他的名字,但我不能,因为在机构媒体里发不出来。我在微博上写的话是:在他的学术传承即将离开庙堂之际,他的肉身也化为尘土——随着那些书生意气、汪洋恣肆的关于革新的论辩,都被封印进历史之中。
我还记得,2020年,他说中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说我们需要鼓励地摊经济。8月,我去上海参加一个活动,一位有过外交官经历的企业高管私下说,没想到现在南北院之争这么厉害。
9月,他去上海南京路的一家食品店里,自己花20块钱买了两袋大白兔,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眼泪特别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2022年,他不戴口罩去地方视察,让相信科学的人们增加了很多信心。8月到深圳去莲花山祭拜了邓公。他说,长江黄河水不会倒流。
不会吗?今天有人说,10月27日这一天,有多少人看见了十年间苦苦支撑却节节败退的自己,最终连拼命长都拼不过。
但是我们都还会记得,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那一个人的坚持,如同一颗孤零零的长庚星挂在天上。“你若光明,中国就不黑暗”这句话,用在他身上才无比合适。
如今他去了,那光明彻底遮蔽了。此后若没有炬火……那也是我们自己和这个国家命该如此。
有些人合该被颂扬,有些人合该被唾骂。前者或许能被史官抹去,但后者一定能流传于攸攸之口。
人民日报有什么资格在这个时候转发博客天下写的那篇“破壁者李克强”呢。从那年之后,机构媒体再也不能写部级以上的干部了。那是绝唱,连他们自己都无能为力。
他给同学留念写道,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是坚强,把生命高举在尘俗之上,又融化于社会之中。
他做到了,只是时代没有站在他这一边。他不是中国能力最强的总理,但他或许就是中国最后一位人民总理了。
为什么中国疫情放开之后,经济反而快速下滑了,没有出现反弹呢?
无非是因为,人们只是脸上的口罩摘了,心里的却始终没法摘下来。
最后的最后,是我今天总是想起的一段马三立单口相声《请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