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eymour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从男孩到男人 ——关于詹姆斯·迪恩三部曲

Seymour
·
旧文重发

西摩

2018.07.10

跨度三个月,看完了詹姆斯·迪恩仅有的三部代表作。三部电影上映的时间集中在短短两年中,我感受到了它们的内在联系和近似的价值观念,于是就有了一些想谈的东西。

我推荐的观影顺序如下:首先是《巨人传》,然后是《伊甸园之东》,最后是《无因的反叛》。

当然,我自己并不是按照这个顺序看的,但是看完之后梳理了一下,我觉得应该按照这个顺序,下面我会分析一下我认为的内在逻辑。我想按照詹姆斯·迪恩在三部电影中的角色来做一个分析。

《巨人传》

在《巨人传》中,迪恩扮演的是一位长工,是白人社会中最底层、也最没有存在感的一类人。他没受过什么教育,但又富有开拓拼搏的精神,同时骨子里又是一个传统的人。

拿他和女主对比,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霄壤之别:

首先是对不平等的反抗。女主面对种族不平等、性别不平等,追求的是使之平等。而迪恩对于阶级的不平等,选择的是跨越到处于支配地位的那边,利用不平等使自身获利,但对于种族不平等,由于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便更加抓住这种不平等来羞辱自己的老东家。

其次是对爱情的表达。女主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光环人物,对于爱恨都有着鲜明的表达,即便是在德州这样传统保守的社会中。而迪恩爱女主,但从来没有真正地表达出来,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一方面也是迪恩本身性格的问题。

最后是对于人生的态度。女主要强,是主动的,积极的;女主博爱,对非白人的关爱,对家人的关爱,对弱者的关爱;女主成熟,勇于抗争但不过激,做事妥当富有责任心。而迪恩虽然是一个有开拓拼搏精神的人,但是这种精神更多是出于对女主的暗恋,和对自身遭受不平等所产生的动因,本质上是一种为自己争口气的做法,这从后面召开盛大宴会只为炫富和羞辱他人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这并非指责迪恩的角色,他与女主的差异是阶级不平等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但迪恩对女主的暗恋有性格上的问题,他本质上仍是不成熟的。

《伊甸园之东》

在《伊甸园之东》中,迪恩扮演的是一个农场主的小儿子,是一个不被赋予要求,也不被当成一回事的浪荡子。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浪荡子寻找成长中不存在的母亲,并试图抓住任何机会来得到父亲的认可与爱的故事。

这是一个《圣经》故事,父子双方的一方渴望被爱,另一方则拒绝施与应有的爱。儿子做好事讨父亲欢心希冀与获得称赞而不得,做坏事而求惩罚亦不得。

从女主的视角来看,儿子显然并非坏人,但是家庭和社会对于这样的浪荡子并没有真正关心,也没有抱以期待,这一切正是小儿子的嫉妒与不理智与日俱增的原因。

但是他不成熟吗?我认为他是成熟的,他一直以自己的理解在向家庭、向社会、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希望能够得到和他哥哥那样的对待。但是另一方面,希望一次次落空后,他的嫉妒和不满迎来了总爆发,伤害了他的哥哥,伤害了他的父亲,也伤害了女主。

因此他的成熟是有缺陷的。

《无因的反叛》

在《无因的反叛》中,迪恩的角色是一个中学生,一个强母弱父家庭的独生子。他无法从父亲那里求得自己需要的男性榜样,同时又反感母亲对自己一闯祸就举家离开的逃避态度,这让他没有朋友,也让他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故事的结局虽然以悲剧收场,但是三个主要的角色,一个找到了友谊、一个找到了恋人、一个找到了父亲。

迪恩找到了友谊,什么样的友谊?彼此被需要的友谊,彼此付出并负有责任的友谊。属于男孩子的友谊。

女主找到了恋人,因为女主是崇拜强者的,是崇拜有勇气有担当的真正“男人”的,迪恩满足了她的需要。

男二找到了父亲,因为男二的家庭比迪恩还要残缺很多,没有父亲,母亲只管给钱却毫不关心孩子,与谁做朋友都是个没有尊严的跟屁虫。而迪恩事实上充当了他父亲的角色,尽管以迪恩的视角,他们只是朋友。

从持刀对战到悬崖赛车,再到躲入旧别墅,最终是科学馆里试图挽救男二,迪恩的成长过程实在是非常明显且自然——他本质上是成熟的。


在我看来,三部曲的内部逻辑,是从《巨人传》里不成熟的男人,到《伊甸园之东》里有缺陷的成熟的男人,再到《无因的反叛》里,依靠自我成长主动走向成熟的“男人”。

这显然是一条男孩如何成为男人的成长史,虽然这三部电影彼此没有联系,但从其中传递出的价值观,我看到了这一点。

这三部电影拍摄于1955至1956年,在拍完《巨人传》后,迪恩死于意外。那是摇滚乐刚刚诞生的时代,是“垮掉的一代”正在兴起的时代,是旧时代向着新时代快速转变的时代。

在三部电影中,都可以看到新的思潮,但其核心又是守旧的:它们都在歌颂“男性气概”。

《巨人传》中,巨人指的是男主,但电影对女主所代表的新思想及其试图改变男主的观念不置可否。

而《伊甸园之东》中,迪恩用一种毁掉他人也毁掉了自己的方式反抗家对他的不公和伤害,但最终在女主和他父亲的沟通后,变成一出“床头孝子”剧。

《无因的反叛》里面,迪恩所扮演的高中生因为家庭的原因,变得叛逆而无以复加。他的父母角色倒置放到今天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社会对男性气概的推崇,仍然在两性平等的风潮中牢牢占据主流。

——迪恩所处的时代,是性别平等的起点,同时也是男性气概的终点。

三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无因的反叛》,迪恩演绎的角色在各个时代都在经历着重复,他们不断地冲击着旧秩序,他本人也践行了这种生活哲学。他就像一根蜡烛,点燃了两头,燃烧的时间变短了,却因此燃烧得更加耀眼灿烂。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