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鲁迅
最近有人在批判莫言。虽然他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却也有相当多的人不喜欢。在意识形态撕裂严重的中国,这是很自然的。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被所有人喜欢。但这个规律却有一个显著却不被提起的例外:鲁迅。在中国,不管你是左派还是右派,毛主义还是民族主义,二次元还是恨国党,三教九流,没有不喜欢鲁迅的。鲁迅可以说是中国人共同的神,其实也是中国人共同的心魔。
当然也不是说一句批评的都没有。有一位叫张学忠的在2015年写过一篇《鲁迅、柏杨和龙应台等人的国民性批判错在哪里?》他的观点非常深刻,我们引用两段。
鲁迅的最大错误,是他对上述现象所进行的解释,即将它们归咎于中国人特有的诸如“奴性”、“专制性”之类的所谓国民性。这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循环解释。奴颜和专制本来都是描述性的词语,用来形容权力关系中强者和弱者的不同行为模式,鲁迅等人却将这些形容词名词化,用来指称他们眼里的中国人特有的属性。在这些人看来,中国人之所以奴颜婢膝,是因为他们有一种叫作“奴性”的属性,而中国人之所以又专横跋扈,则是因为他们还有一种叫作“专制性”的属性。
这种循环解释在科学史也不乏其例。比如,亚里士多德就曾认为,有些物体之所以会往地上掉,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种叫作“重性”的属性,另一些物体之所以会往天上飘,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种叫作“轻性”的属性。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循环解释,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阻碍作用。循环解释是一种毫无知识价值的文字游戏,但却有着知识的假象,往往会起到很大的误导作用,并且,玩这种文字游戏的人影响越大,它的危害也就越大。
我最近也论证过这个问题:中国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可能有一些性格弱点,但是素质(天赋)很不错。那些说中国人“民智未开”(严复首先提出)的都是胡说八道。但是中国人所谓的劣根性却在鲁迅生动的描写中显得如此理所当然,以至于成为了一种信仰。
鲁迅接触了很多西方新的思想,从表面上看在他那一辈知识分子中几乎没有比他更了解国际潮流的了。但在骨子里他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他的基调是:悲天悯人。这从屈原开始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他先接触到先进的思想,然后希望用这种思想来帮助其它人。后来发现其它人都不听他的,他拯救不了他们。这就是他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鲁迅他本人也是从中国传统中走出来的,他既然能够通过学习得到救赎,其它人为什么就不能?第二,鲁迅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一个高于其它人的地位。比如成年的闰土叫他“老爷”,他就觉得闰土不是以前那个闰土了,而成为了传统的牺牲品,于是闰土就不再被当做一个朋友,而是当做一个不值得深入交流的另外的阶层了,所以他自然就和闰土疏远了。严复说中国人“民智未开”,自然也是隐含自己和这些普通的中国人是不同的阶层。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根深蒂固的性格:精英主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读过书的人就会比别的人更高一等。鲁迅也写过《孔乙己》,似乎是在说这个阶层的没落,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当然也就是不平等,而自由平等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主题。西方启蒙运动的背景是把人从教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每个人的价值都被尊重。人的尊严从此代替了神的尊严。但精英主义不承认这一点。精英主义认为,一个人只有足够优秀,足够有成就,才能够有尊严,而其它人都应该是精英的附庸。中国传统一直如此。鲁迅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失败者”形象,阿Q,祥林嫂,孔乙己,包括闰土。这些都是精英的反面。这些形象让中国人觉得自己也许也拥有这样“失败者”的基因(国民性),于是无法建立起完整的自尊。特别是当中国人处于逆境之中,就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没有了人的尊严,自然也无从谈起人的解放。鲁迅事实上阻碍了启蒙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为什么鲁迅会被所有人都接受?我分析过建国初期我们有一场系统性的政治造神运动,而它把旧社会和新时代分裂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地狱,一个是天堂。鲁迅所描述的民族的劣根性当然是旧社会的特点,它被不断贬低,以此来加强新时代的合法性。一方面,新时代标志着和一切传统决裂,于是劣根性似乎也不再存在,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是新时代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们可以不断地克服这些劣根性,也就是不断地自我革命,从而成为新人。
当这场造神运动终结之后,神消失了,鲁迅却被保存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政治回归到传统政治,而传统政治和等级制,精英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鲁迅能够继续让中国人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一种精神上的原罪,于是他们仍然会服从精英的统治。近些年,民族主义兴起,也就是说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被推到了高点。尽管如此,作为个体的中国人仍然是卑微的,仍然是一事无成的。一切成就都是集体的成就,都是领导有方,而个体是微不足道的。鲁迅的遗产神奇地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如鱼得水。
左派觉得,鲁迅证明了中国人需要集体,中国人民智未开,没有办法离开集体,离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右派觉得,鲁迅证明了中国人需要启蒙,所以这些右派知识分子就不遗余力地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毛主义者觉得,鲁迅证明了继续革命的重要性,因为中国人的劣根性一直存在。民族主义者认为,鲁迅证明了中国人的尊严只能来自民族,而无法来自于自身。
中国人如果要找回属于自己的尊严,就应该告别鲁迅。他是一个前现代的知识分子,披着现代性的伪装。他表面上批判了传统的小人物,却没有给他们自我救赎的机会。鲁迅是痛苦的,而这种痛苦阻碍了中国人前进的脚步。
再见吧,迅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