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18个入选创作告诉你,为什么吃饭的事比天大?

食通社
·
·
IPFS
为了了解当今食物和农业的现状,也为了支持更多的人去探讨食农问题背后的复杂性,今年4月,食通社和多家公益和媒体伙伴共同发起2024联禾创作计划,支持媒体创作者和研究者在食农领域开展调研,并资助其完成进行面向公众的内容创作。

最近,罐车运输食用油的乱象再次引起公众对食安问题的担忧。从生产到加工,从运输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影响着食物的安全,而每个环节背后的劳动者、管理者、监管者、研究者和资本,共同决定了最后抵达我们餐桌的食物品质。

但是,公众似乎对这个复杂过程和背后的故事知之甚少,只能在每次食安丑闻爆发时,应激性恐慌,然后继续开盲盒般吃饭,很难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而食农领域无数劳动者的真实境遇和故事也被营销广告和食品包装所遮蔽,无法为公众所知。至于我们的一日三餐对自然环境、社会公正的影响,更是少有人探究。

为了了解当今食物和农业的现状,也为了支持更多的人去探讨食农问题背后的复杂性,今年4月,食通社和多家公益和媒体伙伴共同发起2024联禾创作计划,支持媒体创作者和研究者在食农领域开展调研,并资助其完成进行面向公众的内容创作。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共收到100份申请。其中有非虚构类写作35份,深度调查报告34份,视频20份,视觉艺术5份,书籍出版3份,播客3份。其中,31个项目通过初审,进入面试环节。在经过6位评委多场面试后,最终18个创作项目获得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的支持,其中3个项目受到农民种子网络的联合支持。

100位申请者身份不同,却都同时关注食农和环境、社会、技术、健康、历史、文化等交叉议题。他们有记者、农民、公益机构工作者、学生、自由撰稿人、媒体人以及艺术创作者。在这100份的申请中,我们看到不同创作者对可持续食物和农业的关切,其中不乏媒体谈论多年的“返乡青年”、“谁来种地”等话题。亦有不少创作者将目光聚焦在水果和咖啡这样的热点主题,探究背后的土地、社区与市场。针对AI、光伏和无人机等农业新科技,创作者也提出疑虑。

这两年开始,不少跨界活动选择在菜市场发生,也有申请者开始留意菜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另一边,有的创作者注意到电商大规模入主食农行业也许开始起了反作用力,不少电商和新零售在“消化”食农产品上显得格格不入。

也有创作者从自己的家乡出发,从生活的流域开始,探讨当地食农与人的联系。来自两广和闽南地区的申请者关注当地特殊养殖和种植情况;沿江河湖海地区的创作者既关心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关心渔业渔民生计的问题;关注牧区的创作者发现牧民餐桌上出现进口牛羊肉的怪象。来自海外的创作者则希望探讨欧洲的食农现状和全球超市的故事。

这100份申请无谓好坏,仅代表每位创作者对食物和农业的思考和关心,也让食通社了解到仍有许多人在通过不同的形式持续关注着食物与土地,以及背后的人。感谢所有的申请者,感谢本次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的评委及共创方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入选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按照主题分类罗列):

水果和它背后的世界

《甜蜜背后,代耕瓜农的流动与劳动》

创作者:颜和

作品介绍:西瓜是每个夏季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在甜蜜背后,关于瓜农的书写却十分匮乏。我的创作聚焦于江苏某地城郊的一群代耕瓜农,他们有着“双重流动”的特殊属性:一方面离开故土,常年在异乡种植大棚西瓜;另一方面,西瓜种植的特性使得他们每年都需要更换不同的土地。在这种看似不稳定的双重流动状态下,瓜农们却保持着生产与生活的持续稳定运转。我希望结合社会学的问题意识与非虚构的写作手法,描摹出往往不被看见的瓜农世界,让他们流动的经历与劳动的图景得以浮现。也尝试去进一步追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些流动中的劳动,种瓜小农何以在大型资本的冲击之下仍然保有存活的空间。

《能量炸弹:榴莲消费中谁是赢家,什么被破坏?》

创作者:武冰聪、刘益

作品介绍:在中马建交50年时,马来西亚鲜食榴莲即将进入中国。既有报道已经关注到中国的榴莲消费体量日趋庞大,随着这种消费趋势流行起来,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为首的东南亚榴莲主产区,开始了更广泛的种植。从国家层面的统计数据来看,从事跨国榴莲贸易给产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提升,但亦有声音表达出对于生态的担忧,毁林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基于此,我们进一步关心这种消费审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由谁推动,又是谁获利?各地榴莲种植面积扩大,会把榴莲的价格打下来吗?这又将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什么?

牧区怪象:

牧民餐桌上的进口牛羊肉

《青海省进口牛羊肉对畜牧业的影响》

创作者:焦小芳、琼吾旦增

作品介绍: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部的重要畜牧业基地,以优质牛羊肉著称。然而,我们对这些牛羊肉的种类和相关信息知之甚少。本次创作旨在深入调查青海省冷冻市场,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牛羊畜牧产品如何流通至市场。比如阿代乡的冷冻市场规模庞大,除了本地牛羊肉外,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等国的进口肉类。这些肉类在冷冻市场中进行保鲜、分销,最终运送到各地市场。其背后的养殖技术、流通市场及其对本地传统畜牧业和物种保护的威胁等问题将成为调查的重点。我们将记录本地人如何在这种冲击下选择应对和妥协的方法。通过详细的调查报告和纪录片,揭示进口牛羊肉对青海本地畜牧业的影响。

《进口牛羊肉,缘何出现在牧民餐桌?》

创作者:魏怡然、Sherab

作品介绍:当你听说青藏高原的牧民,不吃自己养的藏系羊、牦牛,转而开始消费进口牛羊肉时,你会想到什么?藏族人常说,牧民依靠牛羊,牛羊依靠草原(藏族谚语:མགོ་ནག་བརྟེན་ས་སྤུ་ནག།། སྤུ་ནག་བརྟེན་ས་སྤང་དཀར།།),千百年来,牧民们习惯了悉心照顾自己的牲畜,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然而当进口牛羊肉开始出现在草原牧区时,牧民的生产模式、饮食来源、家庭生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什么进口牛羊肉会出现在盛产牛羊的草原牧区?牧民们又为什么选择消费进口肉?我们希望在本次的作品中,解开这个牧区"谜团"。

智慧新农业,科技双刃剑

《农业无人机,让农民种田更智慧了吗?》

创作者:于坤

作品介绍:近几年,提到智慧农业便不得不提到农业无人机,它以超高的工作效率,替代大量劳动力,节约农业投入成本等优点成为了智慧农业的“代言人”。在多种多样的宣传语境下,农业无人机极具性价比,几乎成为了现代化农业的标准配置。在普及率非常高的黑龙江建三江地区,90%的水稻都使用过农业无人机飞防服务。本次创作所关注的地区即集中在此,希望脱离宏观话语去了解哪些农民会选择使用无人机?哪些作物更适合使用无人机?飞手作为一种职业,都是哪些人在做?无人机喷药带来的农药漂移等问题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解决的?本次创作希望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探索最终呈现出一个更具象、更微观,以农民视角为主体的农业无人机行业。

《光伏渔业:水中的双面镜像》

创作者:吕雅宁

作品介绍: “渔光互补”正在成为热词。这种“光伏+渔业”的创新形式,让同一片水域既能用于发电,又能用于水产养殖,被视为同时解决食物、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多元化创新。渔光互补不仅是新型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同时也给当地养殖习俗、渔村生活带来改变。当水面上“长”出更多的光伏版,当我们在市场中看到“光伏鱼”时,我更想了解这背后的故事,鱼儿开心吗?渔民开心吗?他们经历着什么样的变化?在技术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我们又如何在新型科技与传统习俗之间试图找到平衡?

餐桌上的那些事

《打工者的餐桌:关于劳动与吃饭》

创作者:吴杨

作品介绍:在生活中我观察到:工人夫妇下班后会回到出租屋做饭,休息日会约上老乡和朋友一起做饭吃;常年在珠三角打工的人,和留在老家亲戚保持着“食物往来”;他们会说城里买的肉和菜没有老家的好吃,也会说自己做饭比在外面吃饭更健康。他们关心和重视吃饭这件事,好好吃饭,让他们得以解除“劳动力”的躯壳,回到具体的人的生活。我很好奇,他们的食物从哪里来?他们怎么处理食物?他们对食物的真正关心是什么?现存的食物生产和消费体系对他们是友好的吗?他们有可能在食物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吗?他们的食物经验能够为更多人带来什么样的启发?靠近他们的餐桌,看看在劳动之外,打工者到底怎么吃。

《面对基础食材退化,中国的餐饮业在做什么?》

创作者:苇杭

作品介绍: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当代中国的餐桌食材在发生巨变。基础食材如猪肉和蔬菜品质下降、小农被挤出生产链条;同时小众地区食材也在被重新发现运往各地餐桌……我的探索将会从餐厅视角切入:中国的餐厅如何感知食材的变化?能否在这种巨变中发起改变?影响餐厅对食材认知的有哪些因素?中国的餐厅是否可能支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和公平性?

第一篇文章将会以调研和综论的形式,探讨世界餐饮潮流如:Farm to Table、慢食、永续、在地等理念是否在中国餐饮中可以落地、以及中国的餐饮人面对什么食材问题、在进行什么行动。第二篇文章将会具体选择2-3个当代和自建农场/和小农合作、优化基础食材的案例深入追踪。我希望能够唤起餐饮业同行对食材问题的深度关注,也让已经行动起来的餐饮人不觉孤单。

环境与食物,变化下的中国

《昨日之鸡》

创作者:周平浪

作品介绍:鸡,如今已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超过240亿只。从被驯化为家禽,到遗传改良育种,继而工业化养殖,人类对鸡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从抗药菌、激素、到禽流感,鸡对人类的反向作用也随之倍增。在厂房、流水线、实验室,在餐厅、冰箱、垃圾桶,鸡在四处留下印记,以至于有学者提出,鸡,记录了我们如何改变这个世界,也将成为这个人类纪元的标志。本次创作将从鸡养殖业切入,探寻这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禽,如今是怎样一种生物,又将走向何处。

《鄱阳湖的呼吸》

创作者:欧阳诗蕾

作品介绍:数千年来,中国人不顾残酷的现实而试图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处,长江中游几个大湖在建国后人口激增的情况下围湖造田,又在1990年代几场大水后退田还湖。在鄱阳湖,在农田与湖水的进退之中,农民依然调试着稻子、气候与人的关系。近30年来,地球上超过一半的大型湖泊在趋向干涸,这同样发生在中国。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近年一度以枯水期的“草原”景象闻名。鄱阳湖流域是中国的重要粮产地,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的区系成分复杂。鄱阳湖的农业变化,正是人们观察气象变化、城镇化的一个窗口。

消亡与转型:

老市场和新零售的困境

《广州市肉菜市场“救亡记”——电商当道的时代和传统业态的突围》

创作者:肖文、董一夫、肖冉冉

作品介绍:深度报道《广州市肉菜市场“救亡记”——电商当道的时代和传统业态的突围》,将深入探讨广州肉菜市场在电商冲击下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示这些市场如何在电商当道的时代中寻找到自己的突围之路。通过对广州肉菜市场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市场经营者、消费者和行业专家的采访,本报道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展现传统业态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生命力和创新精神。

《官方背书又怎样?我在电商“过家家”》

创作者:王莱姆

作品介绍:农产品官方二道贩子如何做?市场部零预算没关系、营收低没关系,它的存在即是意义。当地方政府在谈论新销售形式助农时,究竟在谈些什么?权力行为下的帮助,真的落到实处了吗?政府、中间商销售企业、农民,这个链条上的每一环节似乎都在一场“过家家”游戏中,作为闯入者身在其中的我,想将这怪相记录下来,个体无力改变什么时,至少还能保留一种真相,哪怕只能是匿名的真相。

地区传统:

食物与情感的连接

《发酵中国·神奇云贵》

创作者:马俊丽、刘新征

作品介绍: “发酵中国”系列书从发酵地理的角度切入,以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的来源为起点,挖掘不同地域的传统发酵食物多样性及背后的发酵文化,引发我们重新思考在当下时代里食物、土地、自然的发展关系。本书首先聚焦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和贵州两省,因为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造就其拥有丰富的传统发酵食物资源,保留着众多传统发酵食物技艺,作者将通过大量的实地采风,挖掘与梳理人物、技艺、历史、传承等,勾勒出地域发酵文化中云贵地区的当代图景。希望能通过此书让更多人正确认识发酵,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发酵文化,同时激发大家展开发酵实践,感受到发酵食物的魅力。

《在意大利山区,年轻人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创作者:海拉鲁蘑菇

作品介绍:在临近30岁的时候,我来到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脚下学习美食学。我和人们在餐桌、菜地、作坊里聊天,这样的互动和文化交换对于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生长个性的经验。没有便利的外卖,我的饮食生活却越来越轻松。语言不通,却获得真挚的情谊。因为,食物连接了我们与土地、自然、不同的文化。意大利的山区面积占70%,不少年轻人开始走向废弃多年的山野,务农、烹饪、酿酒,在我看来并不是田园牧歌,而是一个艰难但充满乐趣的寻找自我之旅,与松弛感、旷野无关,认真地思考朝夕相处的食物,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与食物过山:粤北瑶客交界处的地方性食物交流生产与情感交互》

创作者:春潮Springflut

作品介绍:广东省的北部除了广府和客家村落,还有瑶族支系过山瑶的村寨。这些多民族村落靠山吃山,与南岭山脉、珠三角水系保持秘而不宣的关系。因为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食物短缺而世代过山迁徙的瑶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再寻找新的山头,转而跟着政策搬迁到附近城镇。新时代迁徙中,瑶民与食物如何一起过山,如何卷入城镇化与市场经济?同处其中的客家人与原住民,又如何应对?迁徙中隐秘的情感如何在食物中得到释放或抚慰?我们将延续“深居瑶山如何生活”的问题脉络,以韶关市乳源县瑶客市墟为新起点,结识当地小农,重返瑶寨,讲述扎根田间地头的人与食物的情感故事。

由食通社和农民种子网络联合支持项目

农民种子网络介绍:农民种子网络创立于2013年,工作足迹遍布全国14个省份40多个乡村社区。通过开展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和可持续食物系统的行动研究与多元创新,提升小农户的能力与可持续生计。是国内率先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运用参与式研究方法的组织,以参与式发展和行动研究为指导原则鼓励社区和公共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农家种保护、利用与创新,促进城乡社区可持续发展。在国内推动了参与式选育种、社区种子资源登记、社区种子库等重要的种子多样性保护利用机制。

《老品种水稻种植与气候变化应对的乡土智慧》

创作者:车志雄、孙攀搁、杨茸茸

作品介绍:我们的祖先跋山涉水来到哀牢山,在这里开垦出梯田。有说法将我们在大山上开垦梯田形容为“雕刻大山”,其实我们与大自然共处共生,相互雕琢——我们变大山为湿地,大自然的脾气也在雕琢我们的文化。什么季节该种什么?什么作物最适应我们的生态?应对山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我们该怎么用水?我们按照大自然的脾性形成各类文化规则,而这些从我们自己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先祖智慧,而今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越来越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这之中,老品种稻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想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呈现我们先祖的智慧,呈现我们面临的变化、甚至危机。视频是记录的好工具,也许以后有一天很多东西会消失;短视频是传播的好平台,我们期待以更贴近大众的方式去传播我们的文化。

《创新的种子:改革开放与农村小麦品种变迁》

创作者:Suma

作品介绍:绿色革命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于中国北方的主粮小麦来说。过去,农民几乎不替换小麦品种,而现如今农民们基本每年都在换种。我的深度报道将探索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巨变如何与乡村小麦品种的变化密切相关。当我们把视角聚焦在小麦这一作物本身时,我们会如何重新理解改革开放这一历史变迁呢?我希望通过我的写作,让更多人思考植物、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同时,我希望激发更多对现代农业中品种多样性的思考,让更多人意识到农民的本地知识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方面的关键作用。

《黑丁怪症困扰下的徐闻菠萝农户》

创作者:江垚

作品介绍:创作希望以徐闻近几年零星出现、并在今年相对严峻的菠萝黑丁病(菠萝小果褐腐病)为话匣,记录该病症之于当地农户在种植(品种选择、农技推广、气候适应行为等)和销售(鲜果市场、“病果”的加工副产业等)两个面向的影响,结合农技系统档案资料的查阅和农业专家的拜访,寻着今年长三角地区菠萝季短暂且少量的直观感受,讲述种植地的农户适应故事,与远端消费者沟通菠萝种植生产的点滴不易。

入选2024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的创作者们将获得5000-30000元不等的资助,除此之外,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还将提供调研和编辑上的支持。入选作品将在10月陆续发布。如果有媒体和编辑们对本次入选项目感兴趣,愿意提供发表平台,欢迎与食通社联系,一起为食农发声。

再次感谢2024食通社联禾创作计划的评委、共创伙伴及媒体伙伴的支持。

-联禾创作计划评审-

李 昌 平

三农学者,中国乡建院创始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

曾四次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在基层工作 17 年。2000上书朱镕基总理,指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被评为《南方周末》2000 年度人物。

2011年创立中国乡建院,组建首个从事乡村建设的职业化团队,并实践出一套更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乡村振兴模式。

著有《我向总理说实话》、《我向百姓说实话》、《大气候》、《再向总理说实话》等。

吕 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联合国生态修复十年2021-2030顾问委员。

吕植教授除了长期研究保护生物学,也对农业和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有深入的实践和思考。

方 可 成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新闻实验室”发起人。

研究兴趣包括数字媒体、新闻学和政治传播。他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从北京大学获得新闻学本科和硕士学位。在加入学界之前,他曾经在《南方周末》 担任记者。

他也是“新闻实验室”的发起人,致力于和更多伙伴一起塑造更好的信息环境,支持更多样化的优质内容生产,包括从食农领域切入、同时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优质内容。

刘 娟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World Development》副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社会研究与政治生态学、国际发展与农政变迁、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刘娟近年来围绕气候与环境正义、农业—食物体系、乡村振兴中的农民视角等主题发表了系列成果,其关于全球环境正义的论文持续为高被引论文,合著《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政策影响,入选2023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钟 淑 如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人类学博士。

长期从事菜市场文化、可持续食物系统的相关研究,致力于倡导健康饮食生活,促进食农体系绿色可持续发展。2016年起,在全国各地深入调研超过两百个菜市场和生态农场。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成果被食通社、一席、《中国日报》、《南方周末》等媒体报导,总阅读量超百万,引起热烈社会反响。即将出版著作《中国菜市场》、《Sustainable Food Consumption in China: Changing Foodscapes, Values, and Practices》。

常 天 乐

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从2010年开始通过农夫市集协助生态小农和消费者建立可持续的食物社区,合力减少农业污染和食物浪费、促进饮食健康、推动公平贸易。

2017年,她创办了食通社,集结国内外研究者、实践者和媒体人,共同传播和倡导更加可持续的食物系统,为行业搭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平台,支持从事可持续食物工作的草根组织,推动国内的行业发展,开展政策倡导、促进国际交流。近年来尤其关注食农体系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经济公平、社会公正的复杂关系。

在从事可持续食农工作之前,她曾经在《中国日报》担任财经记者,也在跨国咨询公司、《中国发展简报》工作过。

-共创伙伴 -

城乡丰年庆

合一绿学园

农民种子网络

深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新闻实验室

中国乡建院

智渔

-媒体伙伴 -

单读

故事FM

结绳志

腾讯新闻·科学

在场 · 非虚构写作奖学金

海报:啊好蓝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微博/豆瓣/知乎:食通社

微信公众号:foodthinkchina微信小号:foodthinkcn

官方网站:www.foodthink.c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食通社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 微博/豆瓣/知乎:食通社 微信公众号:foodthinkchina微信小号:foodthinkcn 官方网站:www.foodthink.c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奥运兴奋剂争议,揭开养殖业滥用激素内幕

骑手的苦难与中产的焦虑,谁能拯救谁?

食物风味的流失,是从种子开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