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辛子:獨身大國日本:如果你也符合這些,那麼你也是個“隱形SOLO”了
過年了,上國內的各大網絡社區看了看,發現各種“春節逼婚自救指南”又出場了。微信朋友圈裡,也有朋友問:不知道日本年輕人過年回家,是不是也跟中國一樣,會被父母逼婚?
首先,我覺得“逼婚”在這裡應該是個形容詞,而不是動詞。如果父母小心翼翼地提一句“也該考慮終身大事了吧”也算是逼婚的話,那麼,父母逼婚這件事,在日本也同樣是存在的。並且,有時間若去日本的各大網絡社區搜索了一下,同樣會出來一大串“逼婚自救指南”,例如:
“如何堅定智慧地讓催你結婚的父母閉嘴?”
“該如何回答父母催婚?絕不發生爭執的三大藉口”
“回家探親,讓張口說“早點結婚”的父母閉嘴之六大法寶”
“‘還沒結婚?’——對付親戚各種催婚凌霸的解毒武器”
……
還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翻譯過來了。至於日本年輕人都用些什麼招數對付父母逼婚,這兒也不詳細介紹了。因為我打開那些鏈接看了看,大部分都是如何博取父母同情啦、如何讓父母死心不再問啦……等等之類的語言技巧,跟國內租個男朋友借個女朋友回家的高端謀略相比,只能算作雕蟲小技。而且,我甚至還在某個日本網絡社區裡,看到有人翻譯了中國年輕人的“逼婚自救指南”在自主性參考學習的。
為什麼年輕人對結婚生子這件事,越來越提不起精神了?在日本,長輩們總會想當然地首先歸罪於經濟問題(估計中國也是如此):例如當下在中國也非常流行的各種說法:關於日本消費降級的“下流社會”、失去追求的“低欲望社會”,年輕人變得草食系和佛系……,這些說法,最終都將問題歸結為經濟疲軟帶來的年輕層貧困。
但這種說法,都是一種“長者視角”。作為一個高齡少子大國,日本的政治,也是一種“高齡政治”。擁有話語權並負責制定各種國家政策規劃的,基本上都是滿頭華髮的長輩們,年輕人很少說話或者很少能說得上話。例如日本政府最近出台的一個新政策——“幼兒園無償化”,就是在這樣一種狀態下被通過決定的。
現在,在日本生孩子可以得到與出產費相差無幾的一次性補貼,生孩子幾乎接近免費,再加上九年免費的義務教育,和即將實行的“幼兒園無償化”,任何一個合法出生在日本的孩子,不問國籍,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到九年義務教育,費用幾乎都由日本政府給包辦了。而且,2020年開始,日本政府對家庭困難的學生,還將免除大學學費,並予以一定的生活補貼。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缺不能缺孩子,為了擺脫高齡少子化困境,日本政府也真算是絞盡腦汁了。
日本的中高齡政治家們,認為通過這種為經濟解壓的方式,就能令年輕人對於結婚生子這件事,變得熱愛起來。在我看來,他們的這種做法,跟“中國式逼婚”的父母們的做法很有些異曲同工:家裡房子車子結婚費用全給子女準備好,錢方面都不用操心,就等著子女們洞房之後抱孫子。一般來說,出於中國式孝道,也出於經濟上的考慮,不少子女都會放棄個性,在結婚生娃這件事上,率先與父母實現和解。
但作為一種國家行為,日本的年輕人對於政府推出的各種免費政策似乎並不買帳。畢竟他們不用對政府盡孝心,而且多年來佛系得久了,免費送錢也不見得能令年輕人動心。因為就在日本政府宣佈“幼兒園無償化”不久,日本的NHK也公佈了他們每隔五年實施一次的“日本人的意識”調查結果。在“日本人的婚姻觀”一欄,68%的日本年輕人認為“人的一生未必一定要結婚”,60%的年輕人表示“即使結婚,也未必一定要生孩子”。
即使國家願意出錢,為什麼還是有近七成的年輕人對結婚不積極?六成的年輕人對生孩子沒興趣?日媒為此專門採訪了一部分年輕人,得到的回答令人大跌眼鏡。一個很具代表性的回答,是這樣的:
“一想到工作下班後,精疲力竭地回到家裡,結果卻發現家裡居然還有另外一個人,而且還不是一天,而是每天下班回到家都要看到另外一張臉,下班回到家還不能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呆著,這無法接受啊!”——怕失去自由,所以不願意結婚。
另一個很具代表性的回答,是這樣的:
“因為結了婚,總是免不了要考慮生孩子。生孩子——這是多麼危險的事啊!萬一孩子調皮,在鐵軌上放塊石頭,給人添麻煩,該怎麼辦?萬一孩子在學校和幼兒園欺負其他小朋友,又或者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又該怎麼辦?這些事想想就很麻煩。”——麻煩,所以不願意結婚。又或者即使結婚,也不想要孩子。
當然,還有更奇葩的理由,這是我自己親耳聽到的——一位可愛的日本女生說:“一想到未來的男朋友,折疊襪子的方式會跟自己不一樣,就失去了結婚的勇氣呢!”
怕失去自由、怕麻煩、對生活細節過講究(怕對方折疊襪子的方式跟自己不一樣)——這就是當下不少日本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理由。這一類年輕人,在日本被稱為“SOLO男”或者是“SOLO女”——這二個詞,是近兩年剛剛在日本出現的一個新詞。
SOLO,源於意大利語。在音樂方面是指“獨唱、獨奏、獨演”。例如:以“一個人”為單位進行演唱活動的歌手,就叫SOLO歌手。顯而易見,SOLO男和SOLO女,都是指不願意結婚的獨身主義者。但他們又不同於“啃老族”“御宅族”這一類的獨身者。
SOLO男和SOLO女,是一群看重“自立·自由·自給”價值觀的男女。除了前面言及的“怕失去自由、怕麻煩、對生活細節過講究”這三個特徵外,SOLO男女的其他特徵是:
經濟獨立、凡事有主張、對生活有自己的見解,極為看重個人獨立的生活空間,時間和錢,都只願意花在自己身上,決不為他人言行所左右。SOLO男女都很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內心強大到不需要朋友,但他們並不會因此跟社會格格不入,其中不少還是社交達人,很擅長與外界保持適當聯繫。
日本“博報堂”從2014年開始設立“SOLO活動系男子研究項目”,著手對於日本的“SOLO男”開展調查研究。並且在2016年又追加了“SOLO女”的研究項目,發現日本的SOLO女與SOLO男的特徵十分相似,是一個巨大的潛在群體。負責這個研究項目的獨身研究家荒川和久,二年前還將他的研究結果彙集成了一本書,書名叫《超SOLO社會:“獨身大國·日本”的衝擊》。
在這本書裡,荒川和久根據他的研究數據,推測在十多年後將要到來的2035年,日本總人口中,將有一半人以上獨身,再加上未婚化、非婚化、離婚率上升以及喪偶,日本將進入到獨身大國的SOLO社會。為此,荒川和久在書中呼籲說:與高齡少子化相比,SOLO男女的大面積社會化,才是日本需要面對的課題。
那麼,這種“SOLO化”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年輕人的貧困?因為年輕人的低欲望?顯而易見,絕對不是因為經濟問題。因為SOLO男女們個個都能自食其力。而且,查閱日本的國勢力調查數據可以發現:從1920年開始到1990年,日本人一生不結婚的比率,都維持在5%以下。過去的日本雖然有過經濟成長高峰,但戰前戰後也曾物質極度貧瘠,可這些並沒有影響日本人結婚成家。而且,至今為止日本人生孩子最多的年代是在1947-1949年這三年。這三年是日本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大繁殖時代,短短三年時間,日本出生嬰兒的總人數,合計起來超過806萬人。而這三年,也是日本戰敗之後最窮的幾年。
由此可見,經濟問題,並不是造成日本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子的主要問題。真正的核心的問題,是意識問題。是年輕人的生活意識與消費意識發生了改變。例如前面例舉的“怕失去自由”“怕麻煩”——這些都是很抽象的、很概念的意識問題。經濟問題基本上都是很具體的、很實際的。具體而實際的問題,只要能找到對策,都是可以解決的。但意識問題是歸屬於價值觀的,一個人的價值觀一旦形成,通常很難改變。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生富裕家庭,又是一國首相,安倍夫人也是大資本家千金,他的家庭,應該是完全沒有經濟壓力的吧,但安倍雖然拼命鼓勵日本國民生孩子,可他自己和安倍夫人之間卻是沒有孩子的。所以說,願不願意生孩子或者願不願意結婚,跟經濟壓力雖然會有關係,但個人意識,也就是一個人的價值觀,才是真正的核心原因。
通常,在中國,因為土地面積遼闊,南北差異、城鄉差距……等等原因,同一件事,人們的觀念意識會不一樣。可以說:中國人的觀念意識差距,基本上是“地域意識差距”,時間,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影響並不大。這一點,去看看百年前中國人的言行,再對比現在,就知道了;而日本的話,國土尺寸大小剛剛好,加上近百年來義務教育的平等普及、以及交通幹線的極度發達,日本的地域隔閡城鄉差距是相當小的。換言之,日本人的意識差距,跟中國正好相反,地域意識差距並不大,反而是“時代意識差距”拉開得比較大。尤其是近百年來,日本經歷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這四個時代,每個時代的日本人,其核心價值觀都是不一樣的。網絡上有一句很流行的總結能說明問題:
“明治養士,大正養國,昭和養鬼,平成養豚”。
明治時代武士道精神為世界矚目、大正時代百花齊放算得上是日本的文藝復興、昭和時代不問男女不分年齡全民都願意為了天皇去死、而平成時代,武士道精神被遺棄、也無人再願意為國家為天皇去死,平成男女們活成了“腐女、宅男、草食系、佛系”——合起來被統稱為“平成廢物”。
但平成真的就盛產廢物嗎?如果從國家主義集體主義的角度去看,似乎的確如此。但若從個人主義角度去看,卻未必如此。即將結束的平成時代走過了三十年,這三十年中,日本人的價值觀,完成了從“群體”向“個體”的轉移。公司不景氣會被炒魷魚,夫妻不和會離婚——年輕一代,不僅僅對“公司”這樣的社會共同體失去了信任,甚至對“婚姻”這樣的家庭共同體也失去了熱情,加上大部分人從小所接受的““自立·自由·自給”價值觀教育,令他們更相信自己。被稱為“廢物”的平成一代,很可能是日本歷史上最有個性的一代——他們像是掌握了“無為大法”的一代人,看似無所作為,但他們都在安安靜靜地活成自己,對周遭的一切都不以為意。
曾經的日本社會,是全民皆婚的家庭共同體社會。當時日本人的婚姻觀,認為“結婚是人生當中理所當然的事”。這跟不管是不是肚餓,一日三餐到時間都要按時吃飯才是良好生活習慣的認識差不多。而平成時代的日本人,在這方面的觀念意識,明顯發生了很大轉變:如果不餓,當然不必餐餐進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甚至體型肥胖;同樣地,如果自己一個人就可以生活得很好,當然也不必結婚。以免每天回家要看到另一張臉,時刻要顧忌另一個人的情緒,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不自由。
而且,根據“博報堂”的研究調查顯示:日本社會的這種“SOLO化”,還不僅僅只限於未婚獨身者,婚姻內其實也存在著“隱形SOLO”。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隱形SOLO”,可以參考對照下面的三條:
·希望沒有束縛地自由生活
·即使有家庭,也希望確保一個人渡過的時間
·即使有家庭,也可以不依賴任何人好好活下去
讀者朋友們看完這篇文章可以自我對照一下。如果上面三條全部符合要求,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是個“隱形SOLO”了。因為“SOLO現象”實際上並不僅僅只限於日本,每個國家都有。尤其對於越來越看重個人隱私空間、追求個體自由的現代人而言,很可能每個人都是一名隱形的SOLO。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