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美联储 读书笔记13
量化宽松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常规情况,经济衰退时,美联储购买短期国债,通过增加市场上得流动资金,造成短期利率下降,由此影响长期利率下降,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但是当短期利率降至零时,就无法再通过降低短期利率得方式来影响长期利率下降,因此美联储要找到某种方式直接影响长期利率,那么即使短期利率不变,仍可以达到刺激经济得效果。这就是量化宽松政策的逻辑。
降低短期利率的方式是购买短期国债,那降低长期利率的方式就是购买长期国债。假设国债数量有限,美联储大量购买,那就会增加市场上对长期国债的需求,国债供不应求,就会使得长期国债的价格上升,而长期利率会随着国债价格的上升而降低。
例如面值110元的1年期国债交易价格为100元,名义利率就是10%,利息10%。如果它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涨到105元,那么到期后的名义利率就是(110-105)/105=4.76%债券需求越高、价格越高、利率越低,长期国债利率降低可以导致长期购房利率和长期贷款利率降低,可以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支撑经济增长。
那量化宽松政策有没有后果呢?有,会导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美联储发行基础货币购买国债,债券是资产,基础货币是负债。那这些基础货币会流进市场,这是否属于滥发货币,大量的基础货币流进市场里是否会造成通货膨胀?
讨论这个问题前,先讲讲扭曲操作,就是卖出三年以下短期债券,买进等量6至30年的长期债券的操作。目的同样是提高市场对长期债券的需求,从而提高长期债券价格,降低长期利率。但与量化宽松政策不同的是,购买长期国债的基础货币来自于卖出的短期国债获得的,因此不会增加基础货币总量,不会对未来通货膨胀造成压力。
缺陷在于,美联储持有的短期债券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旦短期债券被卖光,就无法再通过扭曲操作的方式降低长期利率了。因此想要刺激经济只能依靠量化宽松政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