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存乎一心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們的理性是在服務感性

存乎一心
·
·

人有理性的一面,就是智力的發揮;也有感性的一面,就是感覺、情緒的一面。而似乎理性是在服務感性的,人的一生確實是以感性為主的。

最近對這個看法有深入的體會,確實是這樣的,想一想我們起心動念所做的事,都是要去滿足我們感性的需求,感性像是一個誘餌,而我們的理性會設法去吃到這個餌。

感性的東西,你說不出為什麼,因為它像是內建在人的靈魂,我們愛一個人,為一個人著迷,無法自拔,為什麼? 不知道啊,就是有這樣的反應,就是直覺,不是分析出來的。如果你的愛情是理性分析之後的決定,就一點也不浪漫了,算不算是愛情也有問題?

有人在事業上很成功,看似理性,但是不是也在滿足一些感性的內容? 比如說,渴望偉大,滿足榮耀的感覺,....等。 我們努力奮鬥的目的是不是在滿足感性的需要? 一個渴望偉大,渴望成功的內建感性需求?

每個人都有內心感性的需求,每個人不一樣,我們也一直在為了滿足感性的需求在活動,對不對?

每個人的感性是不是藏了很多設定或秘密? 你的人生大方向是不是也早設定好? 因為那些感性的因子本身就一直默默的在指引你。

那感性要怎麼解讀?

它太神秘了,與生俱來,似乎也是生前計劃書的一部分,是靈魂的一部分,因為太富有個人色彩。

感性的東西,不是智力分析出來的,是直覺的,直覺是什麼? 像不像早就設定好的? 我們不能說後天沒有影響,但大家應該可以認同感性的東西是很先天性的,對不對呢?

宿命論的說法,來自於我們感受到有一種內在的設定在主導,感性的先天性可以去支持這個論述。 但是完全的宿命論把人的自由意識給抹殺掉了,不像是正確答案。

比較可能看法是,在宿命的基礎上,有自由意識的創造性。說的具體一點,我們的靈魂有延續性,有生前計劃書,有一個方向性,但未來的發展變化有自由意識去創造。部分宿命,部分自由創造,這樣解讀會更完整一點。

感性的東西,藏在心中,像是內建好的,你就會自然的順著走,感性就是心流的概念。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