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為「鋼琴」的牽絆

Hermia4
·
(edited)
·
IPFS
·
大概要寫個「長文慎入」。其實並不長,這只是反映了我的年歲有多長。

三歲時,我爸爸媽媽便帶我去通利琴行學鋼琴。學了什麼我全都忘了,畢竟那時的回憶太久遠了,但有關於兒時的我,爸爸卻什麼都記得。這裡,結下了我與鋼琴的緣分。

六歲時,我跟教會的音樂人拜師學藝,後來我才知道她除了鋼琴老師之外,還是一個樂隊的主唱,也是一個曲詞編監都懂的音樂人。她喜氣洋洋的拿起唱片CD和音樂作品,再把自創的歌曲弄成音樂影片—兒歌、詩歌、合唱曲、純音樂什麼都有的。她的樂曲還得過不少獎項,樂曲還被翻譯成英語呢!看著鋼琴老師自豪的樣子,我倒是有點羨慕她的才華。

期間,我的鋼琴書由紅換成橙色,再換成黃色、綠色、藍色、紫色。縈繞不斷的琴音猶如在編織着天空的彩虹,過得燦爛,過得絢麗。及此,我也參加過不少校際音樂節。雖然沒有取得什麼獎項,但我還是樂在其中。嫩滑的手在黑白琴鍵穿梭,猶如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好不生動活潑!彈畢,吸一口自信的氣,再抬起手來,安放在大腿上。成了。

一直學到十歲,懵懵懂懂的我長大了,開始覺得重重複複彈的鋼琴很悶了,了無生趣。但爸爸叫我不要放棄,乖巧的我就繼續彈鋼琴、考樂級。儘管我不知自己為了什麼而彈,但我終究還是堅持下去了。

四年級的時候,教會的高小崇拜邀請我當司琴,我二話不說的答應了。還記得自己每天練著那一首詩歌,練得滾瓜爛熟,甚至把整首歌背起來了!導師們紛紛讚好,還說我是第一次作司琴就背起整首歌很了不起!那是我小時候彈鋼琴最自得其樂的一刻。

之後,五級、七級和八級的鋼琴樂級考試我都取得130+/150分,在中三以前完成八級鋼琴樂級考試,並獲得佳績,是一件很值得自豪的成就。然後,我暫停學鋼琴了。

但達到八級鋼琴樂級,也代表著另一個人生里程碑— 中四時,教會詩班邀請我當詩班司琴。我沒有像小四時二話不說地答應,反而擔心自己能力能不能應付四部合唱及難道高的伴奏……

最深刻是我第一次當了婚禮司琴。

那天我穿的格外漂亮,姨姨們都爭着和我拍照。第一次彈著Canon in D 作婚禮進場曲:全場靜止了,唯獨那琴音在空氣中迴盪,莊嚴而美麗。還有那首《愛是不保留》,雖然耳熟能詳,卻在婚禮那刻顯得格外特別。最後的Wedding March令我最緊張—雖然有少少失誤,但大抵不影響那喜樂的氣氛便好了。

然後,青少年敬拜隊可以開始報名招募司琴,我想也沒想便參加了,因為我認為夾樂隊和彈流行詩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雖然跟我一直彈的傳統音樂風格很不一樣,但卻很能令人著迷和投入。

大學期間,跟過不少鋼琴大師學藝,他們都讚我彈琴有天份,只要繼續深造,便可以更上一層樓。

直到現在,我還是一位司琴。我也很自豪自己是一位司琴。鋼琴,我與你的緣分未完,未來好好切磋切磋吧!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Hermia4A confident messenger. 一名女香港人,英文系畢業,所以請包容我有限的中文造詣。 寫作是一場掏人心靈的旅程,你的世界將會配上我的濾鏡。
  • Author
  • More

寫於教育實習完結後及復活節假期之前

學校理念

寫在上學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