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交換信‧清邁之二】第二封信:你要去哪裡,你要怎麼旅行
加鹽:
我很好奇,你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填滿你時間的空白,注意力的空白,體力的空白?你怎麼在月曆上,將那些空白的方格一一填寫,或留白?你在旅途時,又是如何安排/順應你的旅行節奏,或者說,生活節奏?
旅行計畫
我和Chi 貫行的旅行計畫,大致憑著三月所決定,幾月幾號,要移動到哪裡的機票與車票。這是貫穿整趟旅行節奏的脊骨:
6/19 臺灣─清邁,飛機
6/25-26 清邁─曼谷,火車
6/26-27 曼谷─合艾,巴士
6/30 合艾─檳城,巴士
7/7 吉隆坡─臺灣,飛機
或者,可以這樣理解:
去頭去尾,停留在清邁周邊六天、曼谷半天、合艾周邊四天、馬來西亞七天,剩下的一天半,在飛機的行程、過夜的火車與巴士上度過,總共十九天。停留的時間是旅程的血肉,而移動則是骨幹。
要如何決定填上那些行程呢?
通常隔天的去處,都是前一晚和Chi在旅宿中各自滑著平板與手機、翻看著資料討論。
第一個決定:去看電影
上一封信我提到,第一天晚上,我詢問Chi明天要不要去看電影,她對這個提議感到驚喜,愉快附議。
影像、攝影與電影本就是Chi的興趣(或者是說,思索著看待世界的視角),而對我來說,似乎則是將泰國電影當作文本,好奇泰國導演創作題材、手法或是處理的議題,另外,我在行前曾有查詢泰國的文學創作,印象深刻的引介只有帕達‧雲的《P》,而在《新活水》的訪談中,我知悉「泰國人是不太讀書的」。因此,對於電影的好奇,也是我思索著通俗的影像,會不會更為貼近常民的生活經驗呢?
因此,當面對著清邁的空白日子,第一個躍上我心頭的就是電影。此外,去看電影,也可一探當地的觀影空間。
決定背後的渴望
直覺會選擇電影的另一個脈絡,則是學期末我結束了「虛構、非虛構與民族誌讀書會」,會中我、Chi與朋友涵分別選擇了一個地域選擇民族誌、小說、劇情片、紀錄片等不同文類的作品,我們各自選擇了渴望了解的地域:我的是拉美巴西、Chi選了西藏,而涵選擇將要前往交換的中歐波蘭。當時辦讀書會的渴望,也是好奇我們為何對遠方、異文化感興趣,甚至要作為旅人親身踏足?另一方面,是探究書寫者、人類學者會把什麼樣的故事「帶回來」?
當時的讀書會透過區域作為主題探討,背後也是順著那樣看到地方、看到人的渴望,我希望能夠在個別國族的歷史、國家治理、殖民、文化與世界觀、生態等力量交織下,能在個體的遭遇與情感、族群的矛盾中,折射出什麼樣的「地方性」,又能如何透過不同文類表達。
身為旅人,我們能看到什麼?旅行回來後,我問了E老師這個問題,老師則是提及了Strauss《憂鬱的熱帶》以及Geertz的《後事實追尋》討論,另外,對E老師來說,旅行是去親身而赤裸地試探一個地方,像她就很好奇她如果在恆河邊是會覺得神聖呢?或是覺得很髒而不敢碰觸呢?
相對的,書寫的時候我才發現,真正成為旅人的那一刻,一種害怕的驅力好像是一直存在的,我好像很害怕「看不到」地方。或者是──我很害怕,看到的只有我自己。
第二個決定:前往寧曼路
當我們在百貨公司(Maya)的電影院看完《喜劇的終結》(Google翻譯)後,我們晃了百貨公司,下午五點,有許多穿著制服的學生在晃,但人潮並不多。特別的是,我們在頂樓看到了鮮明的彩虹大道,是「LGBTQ+驕傲月」在百貨公司舉辦,也有人為了幾天後的開幕典禮走秀。甚至有許多商家也因應辦了打折活動(雖然我懷疑也是找個藉口打折促銷),例如Watson、麥當勞。
接著,我們因應著Chi昨日提出「要不要在寧曼路周邊晃晃」的提議,循著Google地圖上指引的方向而去。這也是一種探索清邁的、對空間的渴望。網路上將清邁的觀光分區如下:
以古城區輻射往外的區域
西北:寧曼路
西南:機場周邊
南邊:瓦萊
東南:長康路
東邊:夜市區,越過平河是平河東岸
往後,我們也依循著類似的邏輯,期待能夠認識地方中不同區域的異質性。例如Chi隔天去「沒那麼觀光」的平河邊看人釣魚,或者是我在檳島上選擇越過山域,來到島嶼「背面」的浮羅山背(Balik Pulau)。這意味著,橫越不同區域。
這似乎也是我們行程的骨幹,橫越,再橫越。縱貫的大陸。
不如預期
只是,寧曼路並不如Chi的預期。在網路的描述中,應該是各個巷道皆會有鮮明的特色,但店家開得零落,多數店家我們也沒有想走進去的慾望。我們走得疲憊,又猜想著或許下一條街、下下一條街會不一樣,結果卻大致相同。最後,我們在一家Roti專賣店獲得甜食與熱茶的慰藉,並且在走回旅宿的路上尋得一間溫暖的家庭式餐廳Lemontree Huaykaew,點了幾道菜好好地吃了飯(後來旅程中多數都是幾十塊的麵帶過),第一次品嘗了冬蔭功湯、芒果糯米飯等,我們在餐桌上討論電影(我忘了大半),並交換著對今天的感受,包括失落與疲憊,與好好、慢慢吃飯的療癒。
不過,寧曼路的經驗,也讓我隔天提出各自走的提議。
你要去哪裡?
這一封信,我交代了比較多旅行中的生活與行程安排,「看電影」這樣明確的時(場次)、事、地,成為我們第二天的行程主軸,而其坐落在寧曼路一域,也使我們順道在附近探索。我寫,但我回顧的更是如何做決定以及決定背後的渴望、害怕、矛盾,旅行中真正發生的事、看到的東西我反而寫的少。要去哪裡──好像是我在旅途中一直問自己的部分,也會讓我質疑,旅行是什麼?意義又是什麼?為什麼非得前往現場?但也許我問得太多、想要觀看的渴望太大,而讓自己赤裸地去承接與經歷則是太少。
(下集待續)
Lian
P.S.得知並閱讀你的作品後,我立刻註冊了Matters,抱著半是公開,半又因為寫給特定他人的親暱感很快地寫好了第一封信。在這裡,和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或部落格寫作有不同的觸感,前者是彷彿昭告親友打造持續的、且會在親身相處的互動中不斷印證的人設,後者則是不抱任何被閱讀期望的,不會有回聲的寫作。這裡很酷,靠演算法推給我,推給他人一些內容,像是新時代的緣分。
前陣子思考寫作,旅行,生活,未來,我總希望不要在他人的關注下進行,但也希望不致像是一座孤島。這種連載的感覺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