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教育321 第4️⃣篇:除了小班教育,師生比和班師比數據還有什麽解讀價值?(上)名
下筆又過三千字,只好分開兩篇。
師生比與班師比是官方公佈最詳細的數據之一,數字常用以解讀為成功推動小班教學,並延伸出學生受教權益,教師工作壓力減低等議題,但作為政策宣傳外,這些數字還有何種解讀價值呢?
看完上下集你會了解到:
1.師生比及班師比歷年變化
2.兩組數據被忽略的解讀價值
有留意澳門立法會動態的朋友是必知道,師生比是議員定期查詢的數據。歷年數據反映出師生比每年在下降,從2006/2007學年師生比的中位數為16.28,來到2022/2023學年中位數是 10.04。且也是各學齡階段皆如是;相對地,班師比則每年上升。由2006/2007學年中位數1.82來到2022/2023學年已到2.63。
只要有過數年任教經驗的朋友,相信也如齋主般,有過教30至40人一班的經驗,師生比下降不單是客觀事實,也是能主觀感受到。如此看來,師生比的下降是朝好方向發展;儘管班師比有些微增幅,但事實可能並沒有這麼簡單。
這組數字卻隱藏了一項發展趨勢,讓人擔憂的事實,那便是師生比大的學校與較細學校差距逐步收窄。
這又代表什麽意義?
事實上,師生比除能用以解釋小班敎學成效,也可視作某校招聘教師與收生情況,反映該校能否在聘任教師與收生取得平衡。作為政府明文建議的要求,若學校有資源自然會希望做到。
差距收窄,則意味可能發生這些情況
1,本來多老師、少學生的學校多了學生
(低師生比因而提升)
2,本來多老師、少學生的學校少了老師
(低師生比因而提升)
3,本來少老師、多學生的學校多了老師
(高師生比下降)
4,本來少老師、多學生的學校少了學生
(高師生比下降)
四項事實看似能並存,但事實卻不然。正如前幾篇所言,澳門大細校在收生與招聘教師佔比差異很大。因此,大細校理應在師生比上有較顯著差距,但數據卻看出兩者正在逐步收窄。
在這裡先下結論:
師生比較大的學校和較細學校,由過往2006/2007學年相差約10名學生,到2022/2023的今天只差了約5名學生。
差距收窄將預示澳門教育界未來面對的問題,下集將進一步講解。
[本篇已同步發表於FB]
圖:九澳七苦聖母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