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神州:古建筑如何与现代都市融合共生

長風的隨筆
·
·
IPFS
神州大地的古今建筑如何共生共存,离不开对现实的洞察,也离不开对历史与当下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前段时间,山西多地暴雨成灾,引来各界的关注。平遥古城墙体坍塌曾一度上了热搜。

自然灾害中,古建筑的毁坏速度被加快。不得不承认的是,其实,在“岁月静好”的日子,古建筑也在一天天走向倾颓,各地常有修复古建筑的呼声。

我们这个时代,为何如此对古建筑有这样大的热情、如此多的关注?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城市化。近二十年来,中国四亿多的人口从农村走向城市。流速之迅猛,世界各地的城市化都望尘莫及。除了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迅速扩张、膨胀,内地诸多二三线城市也如星火燎原,突突崛起。很快,一大半的中国人已经住进了城市。

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城市雷同,没有特色,历史被堙没,地方特色被忽视,到处都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身在其中的人们,也感觉不到温度。

古建筑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走出古代,从1911年辛亥革命算起,也不过一百多年。神州大地,留下了大量的宫殿、寺院、园林等古建筑。我们处于古代和现代之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以现代人的眼光、近距离地观察古建筑。试想,到了三、四十世纪,那时留存的古建筑,能有多少呢?

所以,当下的古建筑,不应只是历史学家怀古思幽的所在,还应成为福泽大众的遗产。

城市仍在扩张,面对一座座古建筑之时,都绕不开这个问题:拆?还是不拆?不拆,现代人无处居住;拆掉,古建筑香消玉殒。

发展旅游业,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情况出发,来进行讨论:

一、古城保存完整的,可在周边再建新城。古城可发展旅游业,新城留给现代人居住。平遥古城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理想的状态,便是如此。因为古城是不可再生资源,塌一座,少一座。建国后,梁思成便建议在北京的古城之外,再建一个现代化的北京城,但毛未允许,城墙、城门,各种古建,拆掉不少。以致现在的朝阳门、建国门、安定门等处,都是空有其名,而无城门。

在保存固有建筑的情况下,平遥也为扩展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山西人贾樟柯在平遥创办了平遥国际电影展,中外影响很大,风头甚至不亚于古城。现代文化与古代遗址一起,共同为平遥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但今古衔接也常会弄巧成拙,如西安的大雁塔,本可和附近的钟楼、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等相互辉应,再以周边新建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融入现代元素,建个大唐雁塔文化群。但附近又出现了一个号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从主题到风格,都和古建筑群格格不入。

二、古建筑保存完整,但体量不大,影响较小。这些地方,发展旅游业价值不大,拆掉又很可惜。北京西安门附近的天主教公教进行会,即是一例。此教堂为清末所建,灰色罗马式建筑,后为民国天主教传教之所,建筑不大,名气也小。现在的改造方法是招商引资,让一家颇为著名的咖啡馆入驻,里面环境宁静优雅,休憩、游玩之人,竟也不少。(幸亏不是轰趴馆或密室逃脱)这不会对古建筑造成破坏,政府亦有税收。对历史感兴趣之人,也可自行查找,不失为游览地图之外的意外收获。这种开发,也可资借鉴。

天主教公教进行会外景,已改建为咖啡馆
天主教公教进行会内景

三、古代的园林,影响较大的,可部分修复。如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如果整体修复,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无此必要。因人们游览园林,多是想看看青山绿水等自然风光,放松放松淹没在高楼大厦与各种大小屏幕里的眼睛和心灵。所以圆明园、颐和园、香山等地,其重建,重在湖光山色、植被草木。让人们的每一次游览,也是一次强健体魄的旅程。五岳名山等,也是如此。其中特别著名的建筑,择要复建即可。如果是历史爱好者,则可以寻访战火与风尘磨损之下的处处古迹,低徊感慨,看到另一个时代。

当然,若园林或山川之中的古建群保存完整的,则最好。如山西五台山、福建土楼、皖南古村落等,都可单做一景点,对游客来说,既是是饱览文化,也可锻炼体魄。

四、除了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人们也可以“新建”古建筑。这也是未来古建筑发展的一条创新之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旁边的中国历史研究院,便是一例。该建筑以中国古代的青铜酒樽为模型,古朴大气,很容易让人想到国宝四羊方尊。与旁边现代化的鸟巢并肩而立,古今交汇,湖光倒影,一点没有违和感。

青铜酒樽是微观层面的建筑,中国历史研究院却是巨型的建筑。从极小到极大,也需要很大的想象力。

随着古建筑越来越少,人们也可以以本地的某种建筑特色或风俗民情为本,借用前沿文化,塑造有地方特色的建筑。

中国历史研究院与鸟巢的夜景,湖光倒影,极为漂亮

五、重建古建筑,也要考虑美感。如荆州的关羽塑像,文化与历史方面,是与地方契合了,但这塑像巨大无比,在古城中极为突兀。塑像总共高达58米,重1200余吨,周边的荆州古城最高不过十多米。这样一个金色的巨人雕像忽然腾空而起,与古城灰暗朴素的色调极不调和。后来又爆出基座下沉等事,最终,雕塑被拆除,耗资数以亿计,通通付之东流。

千余年来,不论人们毁掉或重建多少建筑,历史的大河从未停息,古建筑就像河流中的礁石,在澎湃的激流中,抵挡着时光之河的侵蚀。走近古建筑,我们会瞬间卷入它们曾经矗立的年代,感受战火纷飞与时代的沧桑。

而且,古建筑也能让千篇一律的城市,焕发出另一种光彩,进而温暖人们的心灵。

衣食住行,是任何时代人类生存的必须之物。代表着“住”的中国古建筑的体量其实极为庞大,种类也多种多样。古人把建筑大概分为十种,分别是宫苑、陵寝、仓库、城郭、桥梁、水利工程、郊庙建筑、佛寺、道观、民居。

与西方的石头建筑不同,中国多为木质建筑,极易损坏,所以留存下来的并不多。

对古建筑的保护,就尤为重要。保护也不是原封不动的保留,而是一项创造性的事业,既要尊重过去,也要关注当下。其实,古人也总希望走在时代的前列,东汉王充便说:“知古而不至今,谓之陆沉”。神州大地的古今建筑如何共生共存,离不开对现实的洞察,也离不开对历史与当下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